发热丝送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15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丝送线装置,包括底座、可来回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座、连接并驱动所述滑座在所述底座上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滑座上的用于夹持发热丝的夹持机构、在发热丝走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一侧的用于发热丝穿过的第一导向机构、以及联动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联动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底座和滑座之间,在所述滑座沿所述底座移动后驱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向靠近所述夹持机构的方向移动,将发热丝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发热丝的自动送线,且送线稳定准确。

Heating wire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wire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liding seat which can be movably matched on the base, a driving mechanism which connects and drives the sliding seat moving up and down on the base, a clamping mechanism for clamping the heating wire mounted on the sliding seat, and a side of the clamping mechanism for passing the heating wir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heating wire traveling. The first guiding mechanism is mounted on the linkage mechanism, which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sliding seat. After the sliding seat moves along the base, the first guiding mechanism moves in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clamping mechanism and sends out the heating wir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utomatic feeding of the heating wire, and the feeding is stable and accu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丝送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丝送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烟中,发热组件通常是发热丝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导液棉上形成的。在机械化生产发热组件的设备中,由送线装置将发热丝送至钢管上进行螺旋缠绕,完成后再推至棉线上。现有的送线装置中,送线方式主要依靠撞击发热丝夹持机构侧的导向针管来实现,这种方式送线不稳定,出线不顺畅且易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送线稳定的发热丝送线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丝送线装置,包括底座、可来回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座、连接并驱动所述滑座在所述底座上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滑座上的用于夹持发热丝的夹持机构、在发热丝走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一侧的用于发热丝穿过的第一导向机构、以及联动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联动机构上;所述联动机构连接在所述底座和滑座之间,在所述滑座沿所述底座移动后驱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向靠近所述夹持机构的方向移动,将发热丝送出。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滑座上的连接臂、连接在所述连接臂和底座之间的弹性复位组件、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推撞组件,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接臂上;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与所述推撞组件相对接触的配合部,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和推撞组件在所述连接臂的移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配合部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臂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推撞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连接环、可来回移动穿过所述连接环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轴向平行所述连接臂的移动方向;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连接环的一端部指向所述配合部。优选地,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可伸缩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臂,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连接臂的移动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手抓气缸、连接在所述手抓气缸的手抓部上并随手抓部开合的发热丝夹子;所述手抓气缸安装在所述滑座背向所述底座的表面上,所述发热丝夹子垂直在所述滑座的所述表面上,且所述发热丝夹子的开合方向与所述滑座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平行立置在所述发热丝夹子一侧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的上端设有供发热丝穿过的导向管;所述第一导向柱的下端与所述连接臂相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柱的上端可开合,所述导向管容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柱上端的开合处。优选地,所述发热丝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发热丝穿过的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在发热丝走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的相对另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滑座上并与所述夹持机构相对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上端设有供发热丝穿过的导向孔。优选地,所述发热丝送线装置还包括摆动机构;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摆动机构上,随所述摆动机构来回摆动。优选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外的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内的丝杆和连接座;所述丝杆可转动穿设在所述支撑座上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所述丝杆上并可随所述丝杆转动而摆动,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送线稳定准确,出线顺畅,不易断线,实现了用于电子烟的发热丝的全机械化自动生产,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热丝送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发热丝送线装置的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发热丝送线装置的下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发热丝送线装置,可包括底座10、滑座20、驱动机构30、夹持机构40、第一导向机构50以及联动机构60。滑座20可来回移动地配合在底座10上,可沿底座10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驱动机构30连接滑座20,驱动滑座20在底座10上来回移动。夹持机构40安装在滑座20上,用于夹持发热丝100。第一导向机构50用于发热丝100穿过,在发热丝100走线方向上设置在夹持机构40的一侧,对发热丝100起到导向的作用,引导发热丝100直线穿过夹持机构40。第一导向机构50安装在联动机构60上,联动机构60连接在底座10和滑座20之间,在滑座20沿底座10移动后驱使第一导向机构50向靠近夹持机构40的方向移动,将发热丝100送出。其中,滑座20和底座10之间通过滑轨结构配合。驱动机构30可包括电机,其设置在滑座20的一侧并连接滑座20。夹持机构40包括手抓气缸41以及用于夹持发热丝100的发热丝夹子42,发热丝夹子42连接在手抓气缸41的手抓部上,随手抓部开合。本实施例中,手抓气缸41安装在滑座20背向底座10的表面上,发热丝夹子41垂直在滑座20的表面上,且发热丝夹子42的开合方向与滑座20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第一导向机构50与夹持机构40排布在一直线上且相间隔,从而发热丝100穿过发热丝夹子42的夹持端后通过第一导向机构50,由第一导向机构50引导送线。该第一导向机构50可包括第一导向柱51,其平行发热丝夹子42并立置在发热丝夹子42的一侧。第一导向柱51的上端设有导向管52,供发热丝100穿过。根据实际设置需要,导向管52的长度可大于第一导向柱51的宽度,保证导向管52有足够的长度引导支撑发热丝10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柱51的上端可开合,导向管52容置在第一导向柱51上端的开合处。第一导向柱51上端的可开合设置,便于导向管52的取放,也方便根据不同直径的发热丝100更换对应管径的导向管52。对于长度较长的导向管52或者伸出第一导向柱51的导向管52端部,第一导向柱51的一侧或相对两侧还可连接辅助导向柱,辅助导向柱上设有通孔与第一导向柱51上端的开合处相对,方便支撑导向管52伸出的端部。联动机构60可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配合在滑座20上的连接臂61、连接在连接臂61和底座10之间的弹性复位组件62、至少一个安装在底座10上的推撞组件63。连接臂61上设有与推撞组件63相对接触的配合部611,弹性复位组件62和推撞组件63在连接臂61的移动方向上位于配合部611的相对两侧。第一导向机构50安装在连接臂61上,可随连接臂61移动。具体地,第一导向柱51的下端与连接臂61相接。连接臂61的移动方向与滑座20的移动方向一致。当滑座20沿底座10向靠近推撞组件63的方向移动时,连接臂61随着滑座20相对底座10移动,此时夹持机构40、第一导向机构50之间的间隔不变。连接臂61移动至其配合部611与推撞组件63相抵,连接臂61在继续移动过程中受推撞组件63的反作用抵推而相对滑座20反向移动,带动其上的第一导向机构50也反向移动从而靠近夹持机构40。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联动机构60包括两个连接臂61,分别通过滑轨结构配合在滑座20的两个侧面;连接臂61的一端对应在滑座20的一端并可设置连接段延伸至滑座20的表面,用于第一导向柱51的安装支撑。连接臂61的另一端对应在滑座20的另一端,弹性复位组件62连接在该另一端和底座10之间。推撞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丝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可来回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底座(10)上的滑座(20)、连接并驱动所述滑座(20)在所述底座(10)上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30)、安装在所述滑座(20)上的用于夹持发热丝(100)的夹持机构(40)、在发热丝(100)走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40)一侧的用于发热丝(100)穿过的第一导向机构(50)、以及联动机构(60);所述第一导向机构(50)安装在所述联动机构(60)上;所述联动机构(60)连接在所述底座(10)和滑座(20)之间,在所述滑座(20)沿所述底座(10)移动后驱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50)向靠近所述夹持机构(40)的方向移动,将发热丝(100)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丝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可来回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底座(10)上的滑座(20)、连接并驱动所述滑座(20)在所述底座(10)上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30)、安装在所述滑座(20)上的用于夹持发热丝(100)的夹持机构(40)、在发热丝(100)走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40)一侧的用于发热丝(100)穿过的第一导向机构(50)、以及联动机构(60);所述第一导向机构(50)安装在所述联动机构(60)上;所述联动机构(60)连接在所述底座(10)和滑座(20)之间,在所述滑座(20)沿所述底座(10)移动后驱使所述第一导向机构(50)向靠近所述夹持机构(40)的方向移动,将发热丝(100)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60)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滑座(20)上的连接臂(61)、连接在所述连接臂(61)和底座(10)之间的弹性复位组件(62)、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的推撞组件(63),所述第一导向机构(50)安装在所述连接臂(61)上;所述连接臂(61)上设有与所述推撞组件(63)相对接触的配合部(611),所述弹性复位组件(62)和推撞组件(63)在所述连接臂(61)的移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配合部(611)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臂(61)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滑座(20)的移动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丝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撞组件(63)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10)上的连接环、可来回移动穿过所述连接环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轴向平行所述连接臂(61)的移动方向;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连接环的一端部指向所述配合部(6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丝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可伸缩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臂(61),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10);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连接臂(61)的移动方向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丝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祥沈飞王滔阳露范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