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轮转向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06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轮转向连接机构,属于转向机构领域,前轮转向连接机构包括机架及前轮装置,前轮装置位于机架的下方,前轮转向连接机构还包括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固定在机架的内侧上,转向装置的转向轴的一端与前轮装置固定连接,转向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变速器、第一摆杆、连杆、第二摆杆、轴承固定座、滚动轴承以及转向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前轮转向连接机构,能够控制前轮摆动角度以控制前轮的转动方向,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维护,左右限位调整灵活方便,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A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Front Wheel St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ont wheel steering connection mechanis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teering mechanism. The front wheel steering connec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frame and a front wheel device. The front wheel device is located below the frame. The front wheel steering connection mechanism also includes a steering device. The steer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frame, one end of the steering axle of the steering device is fixed with the front wheel device, and the steering device includes a servant. Serve motor, transmission, first swing rod, connecting rod, second swing rod, bearing fixed seat, rolling bearing and steering shaft. The front wheel steering connection mechanism discl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trol the swing angle of the front wheel to control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front wheel,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easy maintenance,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adjustment of left and right limit,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轮转向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转向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轮转向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前轮转向机构是控制飞机在路面跑道行驶方向和路线的重要装置,现有的前轮转向连接结构大部分比较复杂,需要另外设置一个独立的转向机构控制前轮运动,其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较大,既增加了飞机航行的燃耗量,降低了机舱的利用率,又使转向机构的维护工作繁琐不便。此外,现有的转向机构还存在左右限位转向调整复杂、转向不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轮转向连接机构,将转向控制结构与前轮结构结合成一个整体,在保证其能够灵活控制前轮摆动角度和方向的前提下,使其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维护,而且还具有左右限位调整灵活方便,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前轮转向连接机构,包括机架、及前轮装置,前轮装置位于所述机架的下方,前轮转向连接机构还包括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固定在机架的内侧上,转向装置的转向轴的一端与前轮装置固定连接,转向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变速器、第一摆杆、连杆、第二摆杆、轴承固定座、滚动轴承、以及转向轴,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的底部上,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器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变速器固定在机架的底部上,变速器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摆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摆杆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摆杆的另一端与转向轴固定连接,转向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滚动轴承,两个滚动轴承分别固定在轴承固定座的上端与下端,轴承固定座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内侧壁上,转向轴的一端与前轮装置固定连接。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机架包括第一侧挡板、第二侧挡板、以及底板,第一侧挡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端上,第二侧挡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变速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轴承固定座固定在第二侧挡板的内侧壁上。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前轮装置包括前轮架、第一轮臂、前轮、以及第二轮臂,前轮架的上端与转向装置的转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前轮架的一侧与第一轮臂的一端相连,第一轮臂的另一端与前轮的中部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前轮架的另一侧与第二轮臂的一端相连,第二轮臂的另一端与前轮的中部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轮臂与第二轮臂呈对称分布。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变速器活动连接。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用于减少震动的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第一筒式减震器、第一减震弹簧、第二筒式减震器、第二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套接在第一筒式减震器上,第二减震弹簧套接在第二筒式减震器上,第一筒式减震器的一端与前轮架的一侧壁相铰接,第一筒式减震器的另一端与第一轮臂的中部相铰接,第二筒式减震器的一端与前轮架的另一侧壁相铰接,第二筒式减震器的另一端与第二轮臂的中部相铰接;第一筒式减震器与第二筒式减震器呈对称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前轮转向连接机构,转向装置与前轮装置设计成整体结构,结构简单紧凑,不需要另设独立机构控制前轮的转向,节省了飞机的重量和空间,降低了航行的耗油量,且本前轮转向连接机构拆卸方便,便于后期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同时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向及切换其通断状态,可以方便地调节前轮的摆动方向和角度,通过调节限位块的角度,可以方便的调整前轮的左右限位,通过控制变速器的速度,可以调节前轮的摆角速度,此外,本前轮转向连接机构还设有减震装置,使前轮转向时更加平稳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前轮转向连接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第一侧挡板;12、第二侧挡板;13、底板;2、转向装置;21、伺服电机;22、变速器;221、限位块;23、第一摆杆;24、连杆;25、第二摆杆;26、轴承固定座;27、滚动轴承;28、转向轴;3、前轮装置;31、前轮架;32、第一轮臂;33、前轮;34、第二轮臂;4、减震装置;41、第一筒式减震器;42、第一减震弹簧;43、第二筒式减震器;44、第二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前轮转向连接机构,包括机架1、及前轮装置3,前轮装置3位于机架1的下方,前轮转向连接机构还包括转向装置2,转向装置2固定在机架1的内侧上,转向装置2的转向轴的一端与前轮装置3固定连接,转向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21、变速器22、第一摆杆23、连杆24、第二摆杆25、轴承固定座26、滚动轴承27、以及转向轴28,伺服电机21固定在机架1的底部上,伺服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器22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变速器22固定在机架1的底部上,变速器22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摆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摆杆23的另一端与连杆24的一端活动连接,连杆24的另一端与第二摆杆25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二摆杆25的另一端与转向轴28固定连接,转向轴28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滚动轴承27,两个滚动轴承27分别固定在轴承固定座26的上端与下端,轴承固定座26固定在机架1的内侧壁上,转向轴28的一端与前轮装置3固定连接。为了使前轮装置3能更灵活地调节摆动方向和角度。进一步地,当伺服电机21正向转动时,带动与其相连的变速器22的输出端进行逆时针转动,变速器22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一摆杆23逆时针旋转,第一摆杆23带动与其相连的连杆24向前运动,连杆24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二摆杆25逆时针旋转,第二摆杆25带动与其相连的转向轴28逆时针旋转,转向轴28带动与其相连的前轮装置3进行逆时针转动,当伺服电机21反向转动时,则运动方向相反,前轮装置3进行顺时针转动。通过控制伺服电机21的通断状态和转动方向,可以方便地调节前轮装置3的摆动角度和方向,通过控制变速器22的速度,可以调节前轮装置3的摆角速度。为了使前轮转向连接机构的维护保养工作易于开展。进一步地,机架1包括第一侧挡板11、第二侧挡板12、以及底板13,第一侧挡板11固定在底板13的一端上,第二侧挡板12固定在底板13的另一端上,伺服电机21固定在所述底板13上,变速箱22固定在底板13上,轴承固定座26固定在第二侧挡板12的内侧壁上。机架1拆卸方便,有助于后续开展前轮转向连接机构的维护保养工作。为了保证前轮装置3能够灵活摆动。进一步地,前轮装置3包括前轮架31、第一轮臂32、前轮33、以及第二轮臂34,前轮架31的上端与转向装置2的转向轴28的一端固定连接,前轮架31的一侧与第一轮臂32的一端相连,第一轮臂32的另一端与前轮33的中部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前轮架31的另一侧与第二轮臂34的一端相连,第二轮臂34的另一端与前轮33的中部转轴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轮臂32与第二轮臂34呈对称分布。转向装置2的转向轴28的一端带动与其相连的前轮架31进行摆动,前轮架31通过与其对称相连的两个轮臂32带动前轮33进行摆动。为了可以方便灵活地调整前轮33的左右限位。进一步地,变速器22包括限位块221,限位块221与变速器22活动连接。通过调节变速器22上的限位块221的角度,可以方便地调整前轮装置3的左右限位,操作方便简单,易于执行。为了使前轮33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轮转向连接机构,包括机架(1)、及前轮装置(3),所述前轮装置(3)位于所述机架(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装置(2);所述转向装置(2)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内侧上;所述转向装置(2)的转向轴的一端与所述前轮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21)、变速器(22)、第一摆杆(23)、连杆(24)、第二摆杆(25)、轴承固定座(26)、滚动轴承(27)、以及转向轴(28);所述伺服电机(21)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上;所述伺服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变速器(22)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22)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上;所述变速器(2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摆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24)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2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杆(25)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轴(28)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28)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滚动轴承(27);两个所述滚动轴承(27)分别固定在所述轴承固定座(26)的上端与下端;所述轴承固定座(26)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内侧壁上;所述转向轴(28)的一端与所述前轮装置(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轮转向连接机构,包括机架(1)、及前轮装置(3),所述前轮装置(3)位于所述机架(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装置(2);所述转向装置(2)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内侧上;所述转向装置(2)的转向轴的一端与所述前轮装置(3)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21)、变速器(22)、第一摆杆(23)、连杆(24)、第二摆杆(25)、轴承固定座(26)、滚动轴承(27)、以及转向轴(28);所述伺服电机(21)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上;所述伺服电机(2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变速器(22)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变速器(22)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上;所述变速器(2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摆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24)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杆(25)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杆(25)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轴(28)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28)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滚动轴承(27);两个所述滚动轴承(27)分别固定在所述轴承固定座(26)的上端与下端;所述轴承固定座(26)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内侧壁上;所述转向轴(28)的一端与所述前轮装置(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转向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第一侧挡板(11)、第二侧挡板(12)、以及底板(13);所述第一侧挡板(11)固定在所述底板(13)的一端上;所述第二侧挡板(12)固定在所述底板(13)的另一端上;所述伺服电机(21)固定在所述底板(13)上;所述变速器(22)固定在所述底板(13)上;所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朱颂华李宁康曾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冠一通用飞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