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商学院专利>正文

非机动车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005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机动车停车装置,包括:一对立柱;滑动杆,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一对凹槽内,所述滑动杆可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且不脱落;底板,其一端与所述滑动杆固定;一对固定护栏;挡板;转动轴,其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一对立柱的上端,所述转动轴与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转动轴绕其轴线圆周转动;柔性钢丝绳;当所述挡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对,螺钉依次穿过第二螺孔及第一螺孔将挡板锁紧在固定护栏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省停车空间,有序停车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停车装置技术领域。

Non-motor vehicle park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n-motor vehicle par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air of vertical columns, a sliding bar, two ends of which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a pair of grooves, and the sliding bar can slide downward and downward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vertical column without falling off; a bottom plate, one end of which is fixed with the sliding bar; a pair of fixed guardrails; a baffle plate; a rotating shaft, two ends of which are rotatable through a bearing respectively. At the upper end of a pair of columns,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mechanism, which drives the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around its axis; the flexible wire rope; when the baffle rotates to a vertical state, the first screw hole is opposite to the second screw hole, and the screw passes through the second screw hole and the first screw hole in turn to lock the baffle plate on the fixed guardrai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ving parking space and orderly parking,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arking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机动车停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停车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社会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电动车渐渐代替自行车占据市场的主要部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2.5亿辆,电动三轮车社会保有量达5000万辆。电动车已经逐渐成为了居民短途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然而社区却缺乏对电动车停放问题的统一规划管理,社区内电动车乱停乱放,占用公共设施区域等现象层出不穷,不仅不便于充电而且极易出现被盗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停车空间,有序停车的非机动车停车装置。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非机动车停车装置,包括:一对立柱,其下端相对竖直的固定于地面,一对立柱相对的侧面均向内凹陷形成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滑动杆,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一对凹槽内,所述滑动杆可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且不脱落;底板,其为长方形板且其一端与所述滑动杆固定;一对固定护栏,其包括水平杆及一对竖直杆;一对所述竖直杆的下端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且竖直设置;所述水平杆水平固定在一对竖直杆的上端;一对固定护栏相对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水平杆远离立柱的一端的竖直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挡板,其一端与所述底板远离立柱的一端铰接,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将其上下底面贯通的第二螺孔;转动轴,其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一对立柱的上端,所述转动轴与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转动轴绕其轴线圆周转动;柔性钢丝绳,其一端与转动轴的中部连接,一端与滑动杆的中部连接;其中,当所述挡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对,螺钉依次穿过第二螺孔及第一螺孔将挡板锁紧在固定护栏上。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其固定在任意一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所述滑动杆并朝向另一立柱;从动齿轮,其中心通孔穿设并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主动齿轮,其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通孔穿设并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优选地,所述竖直杆可沿高度方向伸缩;其中,当所述挡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挡板可沿高度方向伸缩;一对固定护栏可拆卸的固定在底板,一对固定护栏间的距离可调。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固定有一绕绳器,所述柔性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绕绳器上通过绕绳器与转动轴的中部连接。优选地,所述的非机动车停车装置,还包括一对固定柱,其相对竖直固定在所述底板靠近滑动杆的一端的上表面,每个所述固定柱上铰接一花篮螺栓的一端,其另一端固定有挂钩。优选地,所述的非机动车停车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二电机,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一靠近滑动杆的竖直杆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沿着水平杆的长度方向设置;转动齿轮,其竖直设置且其中心通孔穿设并固定有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所述转动齿轮在竖直平面内绕其轴线圆周转动;齿条,其位于所述转动齿轮的上方,且所述齿条的外侧端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所述齿条的内侧端沿着垂直于水平杆的长度方向穿过一对固定护栏靠近滑动杆的竖直杆;其中,一对固定护栏的靠近滑动杆的竖直杆来说,其具有垂直于水平杆长度方向的方形的贯通孔。优选地,所述绕绳器为滑轮。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本技术提供的非机动车停车装置,对社区的非机动车进行统一规划管理,解决了占用盲道,消防栓等公共设施的问题,统一规范小区内非机动车的停放,改善小区内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广泛应用。2、本技术提供的非机动车停车装置,停车位结合悬空装置使电动车的投影占地面积更加节省空间:空间节省率可达20%左右。3、本技术提供的非机动车停车装置采用机电结合,利用电动机带动齿轮传动,传动稳定,使用方便。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电动车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2、滑动杆,3、底板,4、固定护栏,5、水平杆,6、竖直杆,7、挡板,8、转动轴,9、转动机构,10、柔性钢丝绳,11、第一电机,12、从动齿轮,13、主动齿轮,14、滑轮,15、花篮螺栓,16、挂钩,17、第二电机,18、转动齿轮,19、齿条,20、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停车装置,包括:一对立柱1,其下端相对竖直的固定于地面,一对立柱1相对的侧面均向内凹陷形成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滑动杆2,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一对凹槽内,所述滑动杆2可沿所述立柱1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且不脱落;底板3,其为长方形板且其一端与所述滑动杆2固定;一对固定护栏4,其包括水平杆5及一对竖直杆6;一对所述竖直杆6的下端沿着所述底板3的长度方向间隔且竖直设置;所述水平杆5水平固定在一对竖直杆6的上端;一对固定护栏4相对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所述水平杆5远离立柱1的一端的竖直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挡板7,其一端与所述底板3远离立柱1的一端铰接,挡板7的另一端设置有将其上下底面贯通的第二螺孔;转动轴8,其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一对立柱1的上端,所述转动轴8与转动机构9连接,所述转动机构9带动所述转动轴绕其轴线圆周转动;柔性钢丝绳10,其一端与转动轴8的中部连接,一端与滑动杆2的中部连接;其中,当所述挡板7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对,螺钉依次穿过第二螺孔及第一螺孔将挡板7锁紧在固定护栏4上。在该种技术方案中,将电动车停至底板3上,用固定护栏4将电动车的轮胎固定,然后用机械锁将电动车的轮胎锁紧在固定护栏4上,转动机构9带动转动轴8正转,将柔性钢丝绳10卷起来,带动底板3上升,电动车达到一定高度后如图3所示停止转动机构9。取车时,转动机构9带动转动轴8反转即可实现取车。底板3的前端两侧左右各有一个第一轮子,底板3后端两侧也可分别设置一个第二轮子与地面接触以减少摩擦。滑动杆的两端也可以分别设置一滚轮,滚轮竖直设置在凹槽内并可绕其轴线圆周滚动,可减少凹槽对滑动杆的两端的摩擦力。轴承的外圈与立柱1的上端固定,轴承的内圈套设并固定有转动轴8的一端。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机构9包括:第一电机11,其固定在任意一立柱1的上端,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平行于所述滑动杆2并朝向另一立柱1;从动齿轮12,其中心通孔穿设并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主动齿轮13,其与所述从动齿轮12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3的中心通孔穿设并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上。在该种技术方案中,采用齿轮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机动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立柱,其下端相对竖直的固定于地面,一对立柱相对的侧面均向内凹陷形成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滑动杆,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一对凹槽内,所述滑动杆可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且不脱落;底板,其为长方形板且其一端与所述滑动杆固定;一对固定护栏,其包括水平杆及一对竖直杆;一对所述竖直杆的下端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且竖直设置;所述水平杆水平固定在一对竖直杆的上端;一对固定护栏相对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水平杆远离立柱的一端的竖直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挡板,其一端与所述底板远离立柱的一端铰接,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将其上下底面贯通的第二螺孔;转动轴,其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一对立柱的上端,所述转动轴与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转动轴绕其轴线圆周转动;柔性钢丝绳,其一端与转动轴的中部连接,一端与滑动杆的中部连接;其中,当所述挡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对,螺钉依次穿过第二螺孔及第一螺孔将挡板锁紧在固定护栏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机动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立柱,其下端相对竖直的固定于地面,一对立柱相对的侧面均向内凹陷形成沿其长度方向的凹槽;滑动杆,其两端分别设置在一对凹槽内,所述滑动杆可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且不脱落;底板,其为长方形板且其一端与所述滑动杆固定;一对固定护栏,其包括水平杆及一对竖直杆;一对所述竖直杆的下端沿着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且竖直设置;所述水平杆水平固定在一对竖直杆的上端;一对固定护栏相对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水平杆远离立柱的一端的竖直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挡板,其一端与所述底板远离立柱的一端铰接,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将其上下底面贯通的第二螺孔;转动轴,其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一对立柱的上端,所述转动轴与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转动轴绕其轴线圆周转动;柔性钢丝绳,其一端与转动轴的中部连接,一端与滑动杆的中部连接;其中,当所述挡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对,螺钉依次穿过第二螺孔及第一螺孔将挡板锁紧在固定护栏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其固定在任意一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所述滑动杆并朝向另一立柱;从动齿轮,其中心通孔穿设并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主动齿轮,其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通孔穿设并固定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王红宇孙金华孙昭昭闻子恒周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