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普芹专利>正文

一种脚轮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00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轮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支架,该脚轮组件包括脚轮架壳体、脚轮和控制开关,脚轮架壳体形成有内腔及与内腔相通的转动槽,内腔具有底部开口;控制开关可转动安装于脚轮架壳体,控制开关配有位于内腔内的抵压部及与转动槽滑动配合的操作部,抵压部适于与脚轮抵压接触,操作部在转动槽中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操作部受力由第一定位位置向第二定位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抵压部能够驱动脚轮沿着内腔向下滑动以使脚轮与地面接触,且操作部能够保持在第二定位位置以限制控制开关的回转;操作部受力由第二定位位置向第一定位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控制开关复位,脚轮能够向内腔缩回以以使脚轮架壳体与地面接触。

A caster assembly and a movable bracket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ster component and a movable bracket thereof, which comprises a caster shell, a caster wheel and a control switch. The caster shell forms an inner cavity and a rotating groove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and the inner cavity has a bottom opening. The control switch can be rotated and installed in the caster shell, and the control switch is equipped with a pressure-resisting part located in the inner cavity and sliding matching with the rotating groove. Operating part, the pressure relief part is suitable for contacting with the casters, and the operation part has the first positioning position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osition in the rotating groove. When the force of the operation part rotates from the first positioning position to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osition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pressure relief part can drive the casters to slide down along the inner cavity to make the casters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and the operation part can maintain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osition to limit the control. When the operating part rotates from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osition to the first positioning position along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switch is controlled to reset, and the caster can retract to the inner cavity to make the caster shell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轮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轮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支架。
技术介绍
在以往晾衣架行业,无法使脚架简易移动,一般需要把整个衣架抬起,或者仅仅只是加装普遍的万向轮,这样的后果虽然可以使晾衣架自由移动,但由于固定时万向轮仅是以轮子的一个接触点与地面固定,这样会使晾衣架的稳定性不足,易摇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脚轮组件,可脚轮以进行伸缩调整以与地面稳定接触,提高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脚轮组件,包括:脚轮架壳体,形成有内腔及与所述内腔相通的转动槽,所述内腔具有底部开口;脚轮,与所述内腔滑动配合;控制开关,通过第一铰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脚轮架壳体;所述控制开关配置有位于所述内腔内的抵压部以及与所述转动槽滑动配合的操作部,所述抵压部适于与所述脚轮抵压接触,所述操作部在所述转动槽中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所述操作部受力由所述第一定位位置向所述第二定位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抵压部能够驱动所述脚轮沿着所述内腔向下滑动以使所述脚轮与地面接触,且所述操作部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定位位置以限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回转;所述操作部受力由所述第二定位位置向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控制开关复位,且所述脚轮能够向所述内腔回缩以使所述脚轮架壳体与地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脚轮相对所述内腔的滑动方向为纵向,并且/或者,所述操作部凸出于所述脚轮架壳体。进一步地,所述脚轮包括:轮子固定件,与所述内腔滑动配合并位于所述抵压部的下方;所述轮子固定件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槽;轮子,位于所述容纳槽中并通过第二铰轴与所述轮子固定件铰接。进一步地,所述脚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轮子固定件顶部的回转轴承,以及,封盖所述回转轴承的上端面的保护板;所述抵压部适于与所述保护板抵压接触;所述第二铰轴的轴线与所述回转轴承的回转中心线相垂直且二者之间相隔预定距离。进一步地,当所述操作部到达所述第二定位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转动槽的一端端壁相抵触以限制所述操作部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当所述操作部到达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转动槽的另一端端壁相抵触以限制所述操作部继续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位于所述内腔中的部分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内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向所述凹陷部凸出的限位凸出部;当所述操作部到达所述第二定位位置时,所述凹陷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出部相抵触以限制所述操作部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当所述操作部到达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凹陷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出部相抵触以限制所述操作部继续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抵压部包括:平面抵压段和位于所述平面抵压段一端的凸弧面抵压段;所述操作部处于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平面抵压段适于与所述脚轮的顶部抵压接触;所述操作部处于所述第二定位位置时,所述凸弧面抵压段适于与所述脚轮的顶部抵压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内腔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圆弧轨道和第二圆弧轨道,所述第一圆弧轨道位于所述第二圆弧轨道的上方;所述限位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圆弧轨道和所述第二圆弧轨道之间;所述控制开关还配置有凸弧面导向部,所述凸弧面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圆弧轨道滑动配合;所述凸弧面抵压段适于与所述第二圆弧轨道滑动配合;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凸弧面导向部与所述凸弧面抵压段之间;所述凹陷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出部的接触面为平面,所述凹陷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出部的接触面为弧形面。进一步地,所述脚轮架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对接围合成所述内腔;所述脚轮架壳体的底部适于由地面支承;并且/或者,所述控制开关为平板型结构;并且/或者,所述内腔的腔壁上设置有限制所述脚轮从所述内腔脱出的限位台阶。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移动支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脚轮组件。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脚轮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支架,通过控制开关对脚轮进行伸缩调整,操作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抵压部驱动脚轮沿着内腔向下滑动以使脚轮与地面接触,移动支架向上抬起的同时脚轮架壳体与地面相分离,这样,通过脚轮的滚动,移动支架就可以容易地自由移动到指定位置;移动支架需要固定时,将操作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控制开关复位,然后移动支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移,同时地面抵压脚轮,将脚轮顶回内腔,此时脚轮架壳体的底部与地面接触,由于脚轮架壳体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大大提高移动支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脚轮组件的控制开关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二定位位置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第二外壳;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脚轮组件的控制开关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一定位位置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第二外壳;图4为图1的脚轮组件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中:1、脚轮架壳体;10、第一圆弧轨道;11、第二圆弧轨道;12、第一外壳;13、第二外壳;14、内腔;15、限位凸出部;16、第一铰轴;17、限位台阶;2、方管;3、控制开关;31、凸弧面导向部;32、凹陷部;33、平面抵压段;34、凸弧面抵压段;4、轮子固定件;41、第二铰轴;5、轮子;6、保护板;7、回转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脚轮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支架,该脚轮组件包括:脚轮架壳体1、脚轮及控制开关3。其中,脚轮架壳体1形成有内腔14,内腔14具有底部开口,脚轮架壳体1的壁体上还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与内腔14相通;脚轮与内腔14滑动配合。控制开关3通过第一铰轴16可转动地安装于脚轮架壳体1上,控制开关3配置有位于内腔14内的抵压部以及与转动槽滑动配合的操作部,抵压部适于与脚轮(例如脚轮的顶部)抵压接触,操作部在转动槽中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操作部受力由第一定位位置向第二定位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抵压部能够驱动脚轮沿着内腔14向下滑动以使脚轮与地面接触,同时抬高安装有该脚轮组件的移动支架底部与地面的距离,当操作部转动至第二定位位置时,操作部能够保持在第二定位位置以限制控制开关3的回转;操作部受力由第二定位位置向第一定位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控制开关3复位,且脚轮能够向内腔14回缩以使脚轮架壳体1与地面接触。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定位位置位于第二定位位置的上方,使用时,将控制开关3的操作部向上打起,即操作部由第一定位位置向第二定位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使抵压部沿第一方向转动,驱动脚轮沿着内腔14向下滑动,当操作部转动至并保持在第二定位位置时,脚轮与地面接触,移动支架向上抬起的同时脚轮架壳体1与地面相分离,这样,通过脚轮的滚动,移动支架就可以容易地自由移动到指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情况下,当抵压部的端部与脚轮抵接且抵压部处于第二定位位置时,可以使抵压部受力的方向通过第一铰轴16的转动中心,此时抵压部和脚轮受力平衡,第一铰轴16不能提供抵压部沿第一方向回转的向心力;或者,可以通过设置额外的限制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轮架壳体,形成有内腔及与所述内腔相通的转动槽,所述内腔具有底部开口;脚轮,与所述内腔滑动配合;控制开关,通过第一铰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脚轮架壳体;所述控制开关配置有位于所述内腔内的抵压部以及与所述转动槽滑动配合的操作部,所述抵压部适于与所述脚轮抵压接触,所述操作部在所述转动槽中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所述操作部受力由所述第一定位位置向所述第二定位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抵压部能够驱动所述脚轮沿着所述内腔向下滑动以使所述脚轮与地面接触,且所述操作部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定位位置以限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回转;所述操作部受力由所述第二定位位置向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控制开关复位,且所述脚轮能够向所述内腔回缩以使所述脚轮架壳体与地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轮架壳体,形成有内腔及与所述内腔相通的转动槽,所述内腔具有底部开口;脚轮,与所述内腔滑动配合;控制开关,通过第一铰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脚轮架壳体;所述控制开关配置有位于所述内腔内的抵压部以及与所述转动槽滑动配合的操作部,所述抵压部适于与所述脚轮抵压接触,所述操作部在所述转动槽中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和第二定位位置;所述操作部受力由所述第一定位位置向所述第二定位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抵压部能够驱动所述脚轮沿着所述内腔向下滑动以使所述脚轮与地面接触,且所述操作部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定位位置以限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回转;所述操作部受力由所述第二定位位置向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控制开关复位,且所述脚轮能够向所述内腔回缩以使所述脚轮架壳体与地面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相对所述内腔的滑动方向为纵向,并且/或者,所述操作部凸出于所述脚轮架壳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包括:轮子固定件,与所述内腔滑动配合并位于所述抵压部的下方;所述轮子固定件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槽;轮子,位于所述容纳槽中并通过第二铰轴与所述轮子固定件铰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轮子固定件顶部的回转轴承,以及,封盖所述回转轴承的上端面的保护板;所述抵压部适于与所述保护板抵压接触;所述第二铰轴的轴线与所述回转轴承的回转中心线相垂直且二者之间相隔预定距离。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脚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操作部到达所述第二定位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转动槽的一端端壁相抵触以限制所述操作部继续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当所述操作部到达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转动槽的另一端端壁相抵触以限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普芹
申请(专利权)人:史普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