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识别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58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生儿识别腕带,包括腕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包括固定区、标识区和调节区,所述固定区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固定区的端部,第一固定装置为一次性锁定按扣,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固定区的中部,包括立柱和压块;所述立柱和压块分别设置在固定区的两侧,所述立柱的数量为2根,所述压块与固定区为可旋转连接,所述压块的端部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两侧设有半球形的第一凸起,两根立柱的内侧的端部半球形的第二凸起,所述压头可插入到两根立柱之间,所述压头两侧的第一凸起的距离比两根立柱的第二凸起的距离大,所述压块底部设有竖直的压片;所述调节区的中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扣眼,所述调节区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凸齿,所述压片可抵住凸齿。

A New Neonatal Recognition Wristb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born identification wristband, which comprises a wristband body. The wristband body comprises a fixing area, a marking area and a regulating area. The fixing area comprises a first fixing device and a second fixing device. The first fixing device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fixing area, the first fixing device is a one-time locking button, and the second fixing device is fixe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xed area includes a column and a pressing block; the column and a pressing block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ed area, and the number of the columns is 2. The pressing block and the fixed area are rotatably connected, and the end of the press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head. The first protrusion of the hemispher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ressing head, and the second protrusion of the end of the hemisphere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wo columns. The pressing head can be inserted into both sides. Between the root column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protrus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indenter is larger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econd protrusion of the two columns, and the bottom of the indente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pressing shee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egulating zone is provided with a buttonhole with equidistant distribution,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regulating zone are provided with convex teeth, and the pressing sheet can resist the convex tee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识别腕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识别腕带。
技术介绍
目前,在新生儿出生后,在临床上都要在新生儿的手腕上系上一种新生儿腕带,其腕带头段上记录着新生儿的相关信息,且腕带需要紧贴在新生儿手腕部位。另外,由于道德的缺失和安保等措施的疏忽,会出现有人蓄意替换新生儿腕带的事件,为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临床上所用的新生儿腕带均为在腕带端部设置一次性锁定锁扣或者尼龙扎带方式,除非剪断腕带否则不能摘下,防止人为的通过更换腕带的方式将新生儿掉包。但是这些结构的新生儿腕带存在以下缺陷,因为腕带需要紧贴手腕部位的,新生儿出生后就系上这种腕带,新生儿的成长速度比较快,一段时间后,新生儿的手腕部位变大,而腕带无法进行调节,腕带会紧箍手腕从而造成手腕勒伤的后果,而且新生儿出院时也不易用剪刀将腕带剪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生儿识别腕带,包括腕带本体,所述腕带本体包括固定区、标识区和调节区,所述固定区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固定区的中部,第一固定装置为一次性锁定按扣,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固定区的端部,包括立柱和压块;所述立柱和压块分别设置在固定区的两侧,所述立柱的数量为2根,所述压块的一端部与固定区为可旋转连接,所述压块另一端部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两侧设有半球形的第一凸起,两根立柱的内侧的端部半球形的第二凸起,所述压头可插入到两根立柱之间,所述压头两侧的第一凸起的距离比两根立柱的第二凸起的距离大,所述压块底部设有竖直的压片;所述调节区的中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扣眼,所述调节区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凸齿,所述压片可抵住凸齿。本技术的总体思路是: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为一次性锁定按扣,由于人体手部比腕部大,第一固定装置可根据新生儿的手部大小把腕带不可拆卸的套在新生儿腕部,第二固定装置可根据新生儿的腕部大小调节腕带使腕带紧贴新生儿腕部。此外,本技术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标识区的宽度大于调节区的宽度。可将新生儿的信息填写在标识区内。进一步的,所述标识区和调节区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5mm-1mm。透气孔可以保证腕带的透气性,避免腕带长时间紧贴新生儿皮肤而出现过敏症状,提高舒适性。进一步的,所述腕带本体的长度为12cm-18cm,所述调节区的宽度为1cm-1.5cm,所述标识区的宽度为2cm-3cm。保证腕带整体宽度较大,提高腕带的舒适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现有的新生儿腕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既具有腕带不可拆卸功能,除非剪断腕带否则不能把腕带从新生儿的手腕处摘下,避免了认为的通过更换腕带的方式将新生儿掉包,同时增加的第二固定装置,使腕带可以根据手腕大小调节,避免因新生儿手腕变大而腕带勒伤的现象;而且本技术操作简单,后期新生儿出院时便于将腕带剪断,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固定装置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固定区1,标识区2,调节区3,第一固定装置4,第二固定装置5,扣眼6,凸齿7;立柱501,压块502,压头503,第一凸起504,第二凸起505,压片50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以下实施例以技术最优效果进行解释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并非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新生儿识别腕带,包括腕带本体,腕带本体包括固定区1、标识区2和调节区3,固定区1包括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第一固定装置4设置在固定区1的中部,第一固定装置4为一次性锁定按扣,固定后除非将按扣破坏,否则不能将该按扣打开,一次性锁定按扣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尽描述;第二固定装置5设置在固定区1的端部,包括两根立柱501和压块502;立柱501和压块502分别设置在固定区1的两侧,压块502一端部与固定区1为可旋转连接,所述压块50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压头503;压头503两侧设有半球形的第一凸起504,两根立柱501的内侧的端部半球形的第二凸起505,压头503两侧的第一凸起504的距离比两根立柱501的第二凸起的距离大,立柱501、压头503、第一凸起504和第二凸起505均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材料制成;压块502底部设有竖直的压片506;调节区3的中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扣眼6,调节区3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凸齿7,压片506可抵住凸齿7。本实施例中,标识区2和调节区3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未在图中画出),透气孔的直径为0.5mm。本实施例中,标识区2的宽度大于调节区3的宽度,标识区2的宽度为2cm,调节区的宽度为1cm,腕带本体的长度为12cm。使用时,先根据新生儿手部的大小,将腕带的调节区3的扣眼6扣入第一固定装置4,按压一次性锁定按扣,使腕带固定在新生儿腕部,此时腕带既不能被摘下来,与新生儿腕部保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然后将腕带收紧在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之间,使腕带紧贴新生儿腕部,将压头503插入两根立柱501之间,第一凸起504与第二凸起505相互顶住固定,压片506抵住调节区3上的凸齿7,完成腕带的佩戴工作。当需要调节腕带松紧时,只需打开压头503,调节松紧后重新固定第二固定装置5,从而实现腕带的可调节功能。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气孔的直径为1mm,腕带本体的长度为18cm,调节区3的宽度为1.5cm,标识区2的宽度为3cm,其余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子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识别腕带,包括腕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包括固定区(1)、标识区(2)和调节区(3),所述固定区(1)包括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设置在固定区(1)的中部,第一固定装置(4)为一次性锁定按扣,所述第二固定装置(5)设置在固定区(1)的端部,包括立柱(501)和压块(502);所述立柱(501)和压块(502)分别设置在固定区(1)的两侧,所述立柱(501)的数量为2根,所述压块(502)一端部与固定区(1)为可旋转连接,所述压块(50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压头(503),所述压头(503)两侧设有半球形的第一凸起(504),两根立柱(501)的内侧的端部半球形的第二凸起(505),所述压头(503)可插入到两根立柱(501)之间,所述压头(503)两侧的第一凸起(504)的距离比两根立柱(501)的第二凸起(505)的距离大,所述压块(502)底部设有竖直的压片(506);所述调节区(3)的中部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扣眼(6),所述调节区(3)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凸齿(7),所述压片(506)可抵住凸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识别腕带,包括腕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本体包括固定区(1)、标识区(2)和调节区(3),所述固定区(1)包括第一固定装置(4)和第二固定装置(5),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设置在固定区(1)的中部,第一固定装置(4)为一次性锁定按扣,所述第二固定装置(5)设置在固定区(1)的端部,包括立柱(501)和压块(502);所述立柱(501)和压块(502)分别设置在固定区(1)的两侧,所述立柱(501)的数量为2根,所述压块(502)一端部与固定区(1)为可旋转连接,所述压块(50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压头(503),所述压头(503)两侧设有半球形的第一凸起(504),两根立柱(501)的内侧的端部半球形的第二凸起(505),所述压头(503)可插入到两根立柱(501)之间,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燕韦秀珍孙艺刘梅韦冠红黄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