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紧固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18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的紧固件本体(1)一端表面设置卡槽(3),耐磨部件(2)一端设置套装腔(4),耐磨部件(2)一端为耐磨面(6),套装腔(4)内壁设置凸台(5),耐磨部件(2)通过套装腔(4)套装在紧固件本体(1)一端,所述的耐磨部件(2)的主要成分包括聚酰胺、玻璃纤维、二硫化钼,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能够完全避免异响产生,同时简化工艺流程,规避了热处理工艺,对人员的加工技术要求降低,同时也完全规避氢脆风险,使紧固件质量风险和成本得以降低,全面提高紧固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紧固件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用紧固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近年来国内外汽车行业一直在致力于通过技术革新来推动汽车轻量化,节能降排,成本降低,性能提升等前沿方向,由此各大OEM企业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研究新材料、新工艺等,而紧固件向来是所有整车厂容易忽略的零部件方向。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车内很多耐磨部件采用的还是传统工艺,即采用提高表面强度从而提升局部耐磨特性,但该工艺存在着诸多缺陷,如产生异响、工艺复杂、工序成本高、部分部件在电镀或酸洗后有着氢脆的风险。普通耐磨件为多以金属状态,圆弧面为磨损面,通过热处理工艺提高表面强度以实现耐磨特性,对金属表面粗糙度和尺寸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热处理后数控加工,效率很低,且市场反馈金属间摩擦异响明显。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耐磨件大多数采用的是金属或复合材料,成本高、寿命短、单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紧固件使用过程中,能够完全避免异响产生,同时简化工艺流程,规避了热处理工艺,对人员的加工技术要求降低,同时也完全规避氢脆风险,使紧固件质量风险和成本得以降低,全面提高紧固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用紧固件结构,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包括紧固件本体、耐磨部件,所述的紧固件本体一端表面设置凹进的卡槽,耐磨部件一端设置套装腔,耐磨部件一端为凸出的呈弧形面的耐磨面,套装腔内壁设置凸出的凸台,耐磨部件通过套装腔套装在紧固件本体一端,耐磨部件通过套装腔套装在紧固件本体一端时,凸台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卡槽内的结构,所述的耐磨部件的主要成分包括聚酰胺、玻璃纤维、二硫化钼。所述的耐磨部件的聚酰胺、玻璃纤维、二硫化钼的份数比为60-80:25-35:0.1-0.8,耐磨部件为一次注塑成型方式加工而成的结构。所述的紧固件本体设置凹进的卡槽一端端面设置向外侧延伸的限位条,耐磨部件的套装腔内壁还设置凹进的限位槽,耐磨部件通过套装腔套装在紧固件本体一端时,限位条设置为能够卡装在限位槽内的结构。所述的耐磨部件的耐磨面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储油孔,汽车用紧固件结构通过耐磨部件与连接部件套装连接。所述的耐磨部件一次注塑成型加工时的温度控制在220℃-260℃之间。所述的卡槽设置为沿紧固件本体一端表面一周设置的结构,所述的凸台设置为沿套装腔内壁一周布置的结构。所述的套装腔内壁的限位槽设置为沿套装腔一周布置的结构,限位条沿紧固件本体一端端面一周布置。所述的紧固件本体上还设置限位凸台,所述的耐磨部件通过套装腔套装在紧固件本体一端时,耐磨部件的部件前端面设置为能够贴合在限位凸台侧面的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改为由金属件的紧固件本体和非金属树脂材料的耐磨部件组成。这样,在紧固件与连接部件套装连接时,非金属的耐磨部件与连接部件接触,从而可以完全避免金属之间摩擦异响的问题,且规避了氢脆风险,使紧固件整体质量得以提升。本专利技术的紧固件的耐磨部件,主要成分包括聚酰胺、玻璃纤维、二硫化钼,这样,耐磨部件成型后表面非常光洁,与连接部件相对活动时不产生金属异响,选用的聚酰胺(PA66)的收缩率在1%~2%之间,加入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以将收缩率降低到0.2%~1%,收缩率在流程方向和与流程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相异是较大的,且具有可塑性、韧性好,耐高温;而且吸水率和收缩率非常低,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及优异的机械强度;聚酰胺PA66对许多溶剂具有抗溶性;材料中由于增加了适当比例玻璃纤维提高了整体强度,可提高摩擦寿命,又由于添加了二硫化钼(MoS2),使其与金属件摩擦接触时增加了润滑特性,提高了紧固件与连接部件转换活动的顺畅性,在后期实际验证和使用数据表明,经过该设计方案的传动机构,其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表面耐磨性更强,使用性能状态成正态分布形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紧固件使用过程中,能够完全避免异响产生,同时简化工艺流程,规避了热处理工艺,对人员的加工技术要求降低,同时也完全规避氢脆风险,使紧固件质量风险和成本得以降低,全面提高紧固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竞争力。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紧固件本体;2、耐磨部件;3、卡槽;4、套装腔;5、凸台;6、耐磨面;7、限位条;8、限位槽;9、储油孔;11、限位凸台;12、部件前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用紧固件结构,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包括紧固件本体1、耐磨部件2,所述的紧固件本体1一端表面设置凹进的卡槽3,耐磨部件2一端设置套装腔4,耐磨部件2一端为凸出的呈弧形面的耐磨面6,套装腔4内壁设置凸出的凸台5,耐磨部件2通过套装腔4套装在紧固件本体1一端,耐磨部件2通过套装腔4套装在紧固件本体1一端时,凸台5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卡槽3内的结构,所述的耐磨部件2的主要成分包括聚酰胺、玻璃纤维、二硫化钼。将紧固件的结构进行改进,改为由金属件的紧固件本体和非金属树脂材料的耐磨部件组成。这样,在紧固件与连接部件套装连接时,非金属的耐磨部件与连接部件接触,从而可以完全避免金属之间摩擦异响的问题,且规避了氢脆风险,使紧固件整体质量得以提升。本专利技术的紧固件的耐磨部件,主要成分包括聚酰胺、玻璃纤维、二硫化钼,这样,耐磨部件成型后表面非常光洁,与连接部件相对活动时不产生金属异响,选用的聚酰胺(PA66)的收缩率在1%~2%之间,加入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以将收缩率降低到0.2%~1%,收缩率在流程方向和与流程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相异是较大的,且具有可塑性、韧性好,耐高温;而且吸水率和收缩率非常低,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及优异的机械强度;聚酰胺PA66对许多溶剂具有抗溶性;材料中由于增加了适当比例玻璃纤维提高了整体强度,可提高摩擦寿命,又由于添加了二硫化钼(MoS2),使其与金属件摩擦接触时增加了润滑特性,提高了结构转换活动的顺畅性,在后期实际验证和使用数据表明,经过该设计方案的传动机构,其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表面耐磨性更强,使用性能状态成正态分布形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紧固件使用过程中,能够完全避免异响产生,同时简化工艺流程,规避了热处理工艺,对人员的加工技术要求降低,同时也完全规避氢脆风险,使紧固件质量风险和成本得以降低,全面提高紧固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竞争力。所述的耐磨部件2的聚酰胺、玻璃纤维、二硫化钼的份数比为6—80:25-35:0.1-0.8,耐磨部件2为一次注塑成型方式加工而成的结构。耐磨部件采用一次注塑成型方式加工,规避了热处理工艺,简化了产品工艺流程,因此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紧固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包括紧固件本体(1)、耐磨部件(2),所述的紧固件本体(1)一端表面设置凹进的卡槽(3),耐磨部件(2)一端设置套装腔(4),耐磨部件(2)一端为凸出的呈弧形面的耐磨面(6),套装腔(4)内壁设置凸出的凸台(5),耐磨部件(2)通过套装腔(4)套装在紧固件本体(1)一端,耐磨部件(2)通过套装腔(4)套装在紧固件本体(1)一端时,凸台(5)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卡槽(3)内的结构,所述的耐磨部件(2)的主要成分包括聚酰胺、玻璃纤维、二硫化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紧固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包括紧固件本体(1)、耐磨部件(2),所述的紧固件本体(1)一端表面设置凹进的卡槽(3),耐磨部件(2)一端设置套装腔(4),耐磨部件(2)一端为凸出的呈弧形面的耐磨面(6),套装腔(4)内壁设置凸出的凸台(5),耐磨部件(2)通过套装腔(4)套装在紧固件本体(1)一端,耐磨部件(2)通过套装腔(4)套装在紧固件本体(1)一端时,凸台(5)设置为能够卡装在卡槽(3)内的结构,所述的耐磨部件(2)的主要成分包括聚酰胺、玻璃纤维、二硫化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部件(2)的聚酰胺、玻璃纤维、二硫化钼的份数比为60-80:25-35:0.1-0.8,耐磨部件(2)为一次注塑成型方式加工而成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紧固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本体(1)设置凹进的卡槽(3)一端端面设置向外侧延伸的限位条(7),耐磨部件(2)的套装腔(4)内壁还设置凹进的限位槽(8),耐磨部件(2)通过套装腔(4)套装在紧固件本体(1)一端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潇吴建中朱文涛朱琛琦任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大乘汽车有限公司江苏金坛大迈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