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桨驱动装置、变桨驱动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915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桨驱动装置、变桨驱动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变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风涡器转动预定角度,变桨驱动装置包括:滑环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环和转动环,固定环与转动环之间设置有油道,转动环的外周侧设置有固定部;变桨轴承,设置于固定部与风涡器之间,变桨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件,驱动杆件与油道连通,且可活动地连接至内圈或者外圈,以通过油压驱动内圈或者外圈带动风涡器往复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具有油道的滑环装置及与滑环装置的油道连通的驱动杆件,并采用液压驱动技术为驱动杆件提供驱动力,从而能够为风涡器提供稳定强劲的动力,并且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桨驱动装置、变桨驱动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桨驱动装置、变桨驱动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其中叶片桨距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了风力发电机组吸收的风能。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中需要根据风速的大小不断的调整叶片桨距角,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其中采用变桨驱动装置来调整叶片的桨距角。现有的变桨驱动装置有电动变桨驱动装置和直线型液压缸变桨驱动装置。其中,电动变桨驱动装置中的执行单元由电动机、变桨齿轮箱和蓄电池组成,这种执行单元的成本较高,而且发电机组不能随时启动发电,需要等蓄电池充电后才能启动,系统的响应速度也较慢,具有风轮超速的隐患,使得发电机组具有潜在的超载风险。直线型液压缸变桨驱动装置的执行单元是直线型液压缸及其控制回路,这种执行单元具有传动力矩大、刚度大、定位精确、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是由于其控制回路中部件较多,控制回路很复杂,体积也很大,因此故障率较高,维护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桨驱动装置、变桨驱动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该变桨驱动装置能够为叶片提供稳定的动力,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风涡器转动预定角度,该变桨驱动装置包括:滑环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环和转动环,固定环与转动环之间设置有油道,转动环的外周侧设置有固定部;变桨轴承,设置于固定部与风涡器之间,变桨轴承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圈和外圈;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件,驱动杆件与油道连通,且可活动地连接至内圈或者外圈,以通过油压驱动内圈或者外圈带动风涡器往复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油道包括沿滑环装置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驱动杆件包括呈预定角度相互连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至变桨轴承的内圈/外圈,另一端与第一油道连通,第二杆件的一端与第一杆件枢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油道连通,使得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共同作用以驱动内圈或者外圈带动风涡器往复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杆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空心杆件和第一活塞杆件,第一空心杆件上设置有与第一油道连通的第一油管,外圈/内圈上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安装轴,第一活塞杆件的端部设置有长条孔,第一杆件通过长条孔与安装轴的配合可活动地连接至内圈或者外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杆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空心杆件和第二活塞杆件,第二空心杆件上设置有与第二油道连通的第二油管,第二活塞杆件的端部与第一空心杆件枢轴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油道包括由固定环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弧形槽和由转动环的内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弧形槽,且第一弧形槽与第二弧形槽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件,以形成封闭的通道;第二油道包括由固定环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三弧形槽和由转动环的内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的第四弧形槽,且第三弧形槽与第四弧形槽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件,以形成封闭的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液压站,第一弧形槽上设置有与液压站连通的第一主油槽,第三弧形槽上设置有与液压站连通的第二主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弧形槽上设置有与第一油管连通的第一油槽,第四弧形槽上设置有与第二油管连通的第二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油管包括第一进油管和第一回油管,第二油管包括第二进油管和第二回油管;第二弧形槽上设置有与第一进油管连通的第一进油槽和与第一回油管连通的第一回油槽,第四弧形槽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油管连通的第二进油槽和与第二回油管连通的第二回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固定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固定部均布于转动环的外周侧,每个固定部上设置有变桨轴承,并且每个变桨轴承对应设置有驱动装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变桨驱动系统,用于风力发电机组,该变桨驱动系统包括:风涡器,设置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的转子外周侧,风涡器包括叶片和沿自身轴向支撑叶片的导杆;如前所述的任一种变桨驱动装置,变桨驱动装置的滑环装置与发电机同轴设置,变桨驱动装置的变桨轴承的内圈或者外圈与导杆连接,以驱动内圈或者外圈带动风涡器往复转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包括如前所述的变桨驱动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桨驱动装置,通过设置具有油道的滑环装置及与滑环装置的油道连通的驱动杆件,并采用液压驱动技术为驱动杆件提供驱动力,从而能够为风涡器提供稳定强劲的动力。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桨驱动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采用该变桨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桨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变桨驱动装置中的区域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变桨驱动装置中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变桨驱动装置中的一种转动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桨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变桨驱动装置中的区域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的变桨驱动装置中的转动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桨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油管;1a-第一进油管;1b-第一回油管;2-第二油管;2a-第二进油管;2b-第二回油管;3-第一油槽;4-第二油槽;3a-第一进油槽;3b-第一回油槽;4a-第二进油槽;4b-第二回油槽;10-滑环装置;11-固定环;12-转动环;13-第一油道;13a-第一弧形槽;13b-第二弧形槽;14-第二油道;14a-第三弧形槽;14b-第四弧形槽;15-固定部;16-油道;20-变桨轴承;21-变桨轴承的内圈;22-变桨轴承的外圈;22a-安装轴;30-驱动装置;31-第一杆件;31a-第一空心杆件;31b-第一活塞杆件;31c-长条孔;32-第二杆件;32a-第二空心杆件;32b-第二活塞杆件;33-液压站;331-第一主油槽;332-第二主油槽;40-中轴;100-变桨驱动装置;200-风涡器;210-叶片;220-导杆。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专利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桨驱动装置(100),用于驱动风涡器转动预定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桨驱动装置(100)包括:滑环装置(10),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环(11)和转动环(12),所述固定环(11)与所述转动环(12)之间设置有油道(16),所述转动环(12)的外周侧设置有固定部(15);变桨轴承(20),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5)与所述风涡器之间,所述变桨轴承(20)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圈(21)和外圈(22);驱动装置(30),包括驱动杆件,所述驱动杆件与所述油道(16)连通,且可活动地连接至所述内圈(21)或者所述外圈(22),以通过油压驱动所述内圈(21)或者所述外圈(22)带动所述风涡器(200)往复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桨驱动装置(100),用于驱动风涡器转动预定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桨驱动装置(100)包括:滑环装置(10),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环(11)和转动环(12),所述固定环(11)与所述转动环(12)之间设置有油道(16),所述转动环(12)的外周侧设置有固定部(15);变桨轴承(20),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5)与所述风涡器之间,所述变桨轴承(20)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圈(21)和外圈(22);驱动装置(30),包括驱动杆件,所述驱动杆件与所述油道(16)连通,且可活动地连接至所述内圈(21)或者所述外圈(22),以通过油压驱动所述内圈(21)或者所述外圈(22)带动所述风涡器(200)往复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桨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16)包括沿所述滑环装置(10)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油道(13)和第二油道(14),所述驱动杆件包括呈预定角度相互连接的第一杆件(31)和第二杆件(32),所述第一杆件(31)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至所述内圈(21)或者所述外圈(22),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道(13)连通,所述第二杆件(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件(31)枢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道(14)连通,使得所述第一杆件(31)与所述第二杆件(32)共同作用以驱动所述内圈(21)或者所述外圈(22)带动所述风涡器(200)往复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桨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3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空心杆件(31a)和第一活塞杆件(31b),所述第一空心杆件(31a)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道(13)连通的第一油管(1),所述内圈(21)或者所述外圈(22)上设置有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安装轴(22a),所述第一活塞杆件(31b)的端部设置有长条孔(31c),所述第一杆件(31)通过所述长条孔(31c)与所述安装轴(22a)的配合可活动地连接至所述内圈(21)或者所述外圈(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桨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件(3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空心杆件(32a)和第二活塞杆件(32b),所述第二空心杆件(32a)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油道(14)连通的第二油管(2),所述第二活塞杆件(32b)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空心杆件(31a)枢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桨驱动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13)包括由所述固定环(11)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弧形槽(13a)和由所述转动环(12)的内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弧形槽(13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王珺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