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油规律可变的双阀电控喷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15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喷油规律可变的双阀电控喷油器,包括喷油器头、增压控制阀、增压活塞、喷油控制阀、喷嘴、紧帽和喷油器体。采用双电磁阀分别控制增压过程和喷油过程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油规律可变的双阀电控喷油器的喷油过程不受增压过程的制约,因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非增压和增压两种模式下工作,在非增压模式下进行轨压喷射,增压模式下进行超高压喷射,并且增压模式下可以通过改变增压控制阀的控制策略来实现增压比的柔性可调,其可靠性更高,适用范围更广。液力补偿活塞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先缓后急的喷油规律,并且具有断油干脆的优点,有效地改善了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油规律可变的双阀电控喷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燃油系统,具体地说是船舶柴油机燃油系统。
技术介绍
柴油机具有功率覆盖面广、效率高、经济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许多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燃油系统是柴油机的核心部位,柴油机燃油系统经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高压共轨技术的应用更是实现了柴油机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但是为了进一步节省能源消耗,降低尾气污染,应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柴油机燃油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升级。电控喷油器是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关键元素,目前的电控喷油器可以实现对喷油量、喷油压力和喷油定时等的精确控制,增压式电控喷油器还兼具提高喷射压力的功效,但是为了解决柴油机污染排放问题,除优化尾气处理系统和提高喷射压力外,更重要的还是改善燃烧过程,这对电控喷油器的喷油规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现有的电控喷油器而言,实现理想喷油规律会极大地增加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喷油规律可变并且可以在非增压和增压两种模式下工作的喷油规律可变的双阀电控喷油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喷油规律可变的双阀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体、增压控制阀、增压活塞、喷油控制阀、喷嘴,增压控制阀、增压活塞自上而下安装在喷油器体内,喷油控制阀、喷嘴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增压活塞下方,喷油控制阀、喷嘴的外部设置紧帽,紧帽与喷油器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增压控制阀包括增压控制阀上阀座、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增压控制阀铁芯、增压控制阀衔铁、增压控制阀阀杆,增压控制阀上阀座、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和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自上而下设置,增压控制阀上阀座里设置主进油路,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增压控制阀铁芯设置在增压控制阀上阀座里,增压控制阀阀杆顶部连接增压控制阀衔铁,增压控制阀衔铁设置在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里,增压控制阀阀杆底端伸入至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里,增压控制阀铁芯里缠绕增压控制阀线圈,增压控制阀铁芯中部设置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的顶端顶在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座上,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的底端顶在增压控制阀衔铁上,增压控制阀阀杆中部设置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上方的增压控制阀阀杆与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控制阀上腔,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下方的增压控制阀阀杆与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控制阀下腔,增压控制阀阀杆底部与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泄油腔,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与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和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控制阀中间腔,增压控制阀阀杆的中部设置与增压泄油腔相通的增压泄油路以及与增压泄油路相通的泄油孔,增压控制阀上腔连通泄油孔,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上设置增压控制阀进油路、增压控制阀出油路,增压控制阀下腔与增压控制阀进油路相通,增压控制阀中间腔与增压控制阀出油路相通;所述增压活塞的上部为大头端,增压活塞的下部为小头端,大头端与其上方的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活塞腔,喷油器体上设置限位凸台,大头端中部与限位凸台之间形成泄油腔,小头端与其下方的喷油器体之间形成增压腔,增压腔连通增压腔进油路,增压腔进油路连通主进油路,增压腔进油路里设置单向阀,增压腔下方设置与其相通的增压腔出油路,大头端内部设置内部油路,小头端设置凹槽,内部油路与凹槽相通,喷油器体里设置增压活塞连通油路,增压活塞连通油路分别连通凹槽和增压控制阀出油路;所述喷油控制阀包括喷油控制阀阀座、喷油器控制阀上阀座、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喷油控制阀铁芯、喷油控制阀衔铁、喷油控制阀阀杆,喷油器控制阀上阀座、喷油控制阀阀座自上而下设置,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喷油控制阀铁芯设置在喷油控制阀上阀座里,喷油控制阀阀杆顶部连接喷油控制阀衔铁,喷油控制阀衔铁设置在喷油控制阀阀座里,喷油控制阀铁芯里缠绕喷油控制阀线圈,喷油控制阀铁芯中部设置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的顶端顶在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座上,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的底端顶在喷油控制阀衔铁上,喷油控制阀阀杆中部设置喷油控制阀锥形凸起,喷油控制阀锥形凸起上方的喷油控制阀阀杆与喷油控制阀阀座之间形成喷油控制阀上腔,喷油控制阀锥形凸起下方的喷油控制阀阀杆与喷油控制阀阀座之间形成喷油控制阀下腔,喷油控制阀阀杆中部设置喷油泄油路,喷油控制阀阀座里设置喷油控制阀进油路,喷油控制阀进油路分别主进油路和连通喷油控制阀上腔;所述喷嘴包括中间块、控制腔静止块和针阀块,中间块、控制腔静止块和针阀块自上而下设置;中间块里设置液力补偿活塞上腔进油路、止回通道,止回通道里安装止回阀;控制腔静止块里设置液力补偿活塞、控制腔油路,液力补偿活塞外部套有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的上端顶在液力补偿活塞上,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的下端顶在其下方的控制腔静止块上,液力补偿活塞上方形成与液力补偿活塞上腔进油路相通的液力补偿活塞上腔,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所处位置为液力补偿活塞下腔,液力补偿活塞下端与其下方的控制腔静止块之间形成液力补偿活塞泄油腔,控制腔油路连通喷油控制阀下腔;针阀块里安装针阀,针阀上部套有针阀复位弹簧,针阀复位弹簧的上端顶在控制腔静止块上,针阀复位弹簧的下端顶在针阀上,针阀复位弹簧所处位置为控制腔,控制腔连通控制腔油路,针阀块里设置盛油槽进油路,针阀和针阀块之间形成盛油槽,针阀块底部设置喷孔,盛油槽进油路分别连通盛油槽、主进油路和增压腔出油路,液力补偿活塞下腔通过液力补偿活塞下腔进油路连通止回阀下方的止回通道,液力补偿活塞下腔通过控制连通油路连通控制腔。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1、增压控制阀线圈不通电时,增压控制阀进油路与增压活塞连通油路断开,高压燃油经主进油路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经增压控制阀进油路进入增压控制阀下腔,存储在增压控制阀下腔内;第二部分从增压腔进油路进入到增压腔内,并通过增压腔出油路流出增压腔,进入盛油槽进油路,流入盛油槽内;第三部分经液力补偿活塞上腔进油路流入液力补偿活塞上腔内;第四部分燃油经主进油路和喷油控制阀进油路流入喷油控制阀上腔,喷油控制阀上腔和喷油控制阀下腔连通,这一部分燃油分成两路流入控制腔内,第一路经喷油控制阀下腔和控制腔油路直接流入控制腔内,第二路经喷油控制阀下腔和液力补偿活塞下腔进油路流入液力补偿活塞下腔,再经液力补偿活塞下腔出油路流入控制腔,液力补偿活塞在液压和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保持静止,同时,针阀在燃油压力和针阀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保持落座;当喷油控制阀线圈通电后,喷油控制阀阀杆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上移,喷油器锥形凸起的锥面形成密封,喷油控制阀上腔与喷油控制阀下腔断开,喷油泄油路与喷油控制阀下腔、控制腔油路以及控制腔形成通路,控制腔与低压油道连通,开始泄油,泄油的同时,液力补偿活塞下腔内存储的燃油流入控制腔内,当控制腔内的燃油压力与针阀复位弹簧的合力小于盛油槽内的燃油压力时,针阀抬起,盛油槽内储存的燃油会从喷孔喷出,开始喷油;当喷油控制阀线圈断电后,在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喷油控制阀阀杆复位,喷油泄油路关闭,喷油控制阀上腔和喷油控制阀下腔连通,高压燃油进入喷油控制阀下腔后,一部分经控制腔油路进入控制腔,另一部分流入液力补偿活塞下腔,液力补偿活塞在液力补偿活塞下腔内液压以及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喷油规律可变的双阀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体、增压控制阀、增压活塞、喷油控制阀、喷嘴,增压控制阀、增压活塞自上而下安装在喷油器体内,喷油控制阀、喷嘴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增压活塞下方,喷油控制阀、喷嘴的外部设置紧帽,紧帽与喷油器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增压控制阀包括增压控制阀上阀座、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增压控制阀铁芯、增压控制阀衔铁、增压控制阀阀杆,增压控制阀上阀座、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和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自上而下设置,增压控制阀上阀座里设置主进油路,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增压控制阀铁芯设置在增压控制阀上阀座里,增压控制阀阀杆顶部连接增压控制阀衔铁,增压控制阀衔铁设置在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里,增压控制阀阀杆底端伸入至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里,增压控制阀铁芯里缠绕增压控制阀线圈,增压控制阀铁芯中部设置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的顶端顶在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座上,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的底端顶在增压控制阀衔铁上,增压控制阀阀杆中部设置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上方的增压控制阀阀杆与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控制阀上腔,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下方的增压控制阀阀杆与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控制阀下腔,增压控制阀阀杆底部与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泄油腔,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与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和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控制阀中间腔,增压控制阀阀杆的中部设置与增压泄油腔相通的增压泄油路以及与增压泄油路相通的泄油孔,增压控制阀上腔连通泄油孔,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上设置增压控制阀进油路、增压控制阀出油路,增压控制阀下腔与增压控制阀进油路相通,增压控制阀中间腔与增压控制阀出油路相通;所述增压活塞的上部为大头端,增压活塞的下部为小头端,大头端与其上方的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活塞腔,喷油器体上设置限位凸台,大头端中部与限位凸台之间形成泄油腔,小头端与其下方的喷油器体之间形成增压腔,增压腔连通增压腔进油路,增压腔进油路连通主进油路,增压腔进油路里设置单向阀,增压腔下方设置与其相通的增压腔出油路,大头端内部设置内部油路,小头端设置凹槽,内部油路与凹槽相通,喷油器体里设置增压活塞连通油路,增压活塞连通油路分别连通凹槽和增压控制阀出油路;所述喷油控制阀包括喷油控制阀阀座、喷油器控制阀上阀座、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喷油控制阀铁芯、喷油控制阀衔铁、喷油控制阀阀杆,喷油器控制阀上阀座、喷油控制阀阀座自上而下设置,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喷油控制阀铁芯设置在喷油控制阀上阀座里,喷油控制阀阀杆顶部连接喷油控制阀衔铁,喷油控制阀衔铁设置在喷油控制阀阀座里,喷油控制阀铁芯里缠绕喷油控制阀线圈,喷油控制阀铁芯中部设置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的顶端顶在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座上,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的底端顶在喷油控制阀衔铁上,喷油控制阀阀杆中部设置喷油控制阀锥形凸起,喷油控制阀锥形凸起上方的喷油控制阀阀杆与喷油控制阀阀座之间形成喷油控制阀上腔,喷油控制阀锥形凸起下方的喷油控制阀阀杆与喷油控制阀阀座之间形成喷油控制阀下腔,喷油控制阀阀杆中部设置喷油泄油路,喷油控制阀阀座里设置喷油控制阀进油路,喷油控制阀进油路分别主进油路和连通喷油控制阀上腔;所述喷嘴包括中间块、控制腔静止块和针阀块,中间块、控制腔静止块和针阀块自上而下设置;中间块里设置液力补偿活塞上腔进油路、止回通道,止回通道里安装止回阀;控制腔静止块里设置液力补偿活塞、控制腔油路,液力补偿活塞外部套有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的上端顶在液力补偿活塞上,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的下端顶在其下方的控制腔静止块上,液力补偿活塞上方形成与液力补偿活塞上腔进油路相通的液力补偿活塞上腔,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所处位置为液力补偿活塞下腔,液力补偿活塞下端与其下方的控制腔静止块之间形成液力补偿活塞泄油腔,控制腔油路连通喷油控制阀下腔;针阀块里安装针阀,针阀上部套有针阀复位弹簧,针阀复位弹簧的上端顶在控制腔静止块上,针阀复位弹簧的下端顶在针阀上,针阀复位弹簧所处位置为控制腔,控制腔连通控制腔油路,针阀块里设置盛油槽进油路,针阀和针阀块之间形成盛油槽,针阀块底部设置喷孔,盛油槽进油路分别连通盛油槽、主进油路和增压腔出油路,液力补偿活塞下腔通过液力补偿活塞下腔进油路连通止回阀下方的止回通道,液力补偿活塞下腔通过控制连通油路连通控制腔。...

【技术特征摘要】
1.喷油规律可变的双阀电控喷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体、增压控制阀、增压活塞、喷油控制阀、喷嘴,增压控制阀、增压活塞自上而下安装在喷油器体内,喷油控制阀、喷嘴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增压活塞下方,喷油控制阀、喷嘴的外部设置紧帽,紧帽与喷油器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增压控制阀包括增压控制阀上阀座、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增压控制阀铁芯、增压控制阀衔铁、增压控制阀阀杆,增压控制阀上阀座、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和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自上而下设置,增压控制阀上阀座里设置主进油路,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增压控制阀铁芯设置在增压控制阀上阀座里,增压控制阀阀杆顶部连接增压控制阀衔铁,增压控制阀衔铁设置在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里,增压控制阀阀杆底端伸入至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里,增压控制阀铁芯里缠绕增压控制阀线圈,增压控制阀铁芯中部设置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的顶端顶在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座上,增压控制阀复位弹簧的底端顶在增压控制阀衔铁上,增压控制阀阀杆中部设置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上方的增压控制阀阀杆与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控制阀上腔,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下方的增压控制阀阀杆与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控制阀下腔,增压控制阀阀杆底部与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泄油腔,增压控制阀锥形凸起与增压控制阀锥面阀座和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增压控制阀中间腔,增压控制阀阀杆的中部设置与增压泄油腔相通的增压泄油路以及与增压泄油路相通的泄油孔,增压控制阀上腔连通泄油孔,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上设置增压控制阀进油路、增压控制阀出油路,增压控制阀下腔与增压控制阀进油路相通,增压控制阀中间腔与增压控制阀出油路相通;所述增压活塞的上部为大头端,增压活塞的下部为小头端,大头端与其上方的增压控制阀平面阀座之间形成活塞腔,喷油器体上设置限位凸台,大头端中部与限位凸台之间形成泄油腔,小头端与其下方的喷油器体之间形成增压腔,增压腔连通增压腔进油路,增压腔进油路连通主进油路,增压腔进油路里设置单向阀,增压腔下方设置与其相通的增压腔出油路,大头端内部设置内部油路,小头端设置凹槽,内部油路与凹槽相通,喷油器体里设置增压活塞连通油路,增压活塞连通油路分别连通凹槽和增压控制阀出油路;所述喷油控制阀包括喷油控制阀阀座、喷油器控制阀上阀座、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喷油控制阀铁芯、喷油控制阀衔铁、喷油控制阀阀杆,喷油器控制阀上阀座、喷油控制阀阀座自上而下设置,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座、喷油控制阀铁芯设置在喷油控制阀上阀座里,喷油控制阀阀杆顶部连接喷油控制阀衔铁,喷油控制阀衔铁设置在喷油控制阀阀座里,喷油控制阀铁芯里缠绕喷油控制阀线圈,喷油控制阀铁芯中部设置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的顶端顶在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座上,喷油控制阀复位弹簧的底端顶在喷油控制阀衔铁上,喷油控制阀阀杆中部设置喷油控制阀锥形凸起,喷油控制阀锥形凸起上方的喷油控制阀阀杆与喷油控制阀阀座之间形成喷油控制阀上腔,喷油控制阀锥形凸起下方的喷油控制阀阀杆与喷油控制阀阀座之间形成喷油控制阀下腔,喷油控制阀阀杆中部设置喷油泄油路,喷油控制阀阀座里设置喷油控制阀进油路,喷油控制阀进油路分别主进油路和连通喷油控制阀上腔;所述喷嘴包括中间块、控制腔静止块和针阀块,中间块、控制腔静止块和针阀块自上而下设置;中间块里设置液力补偿活塞上腔进油路、止回通道,止回通道里安装止回阀;控制腔静止块里设置液力补偿活塞、控制腔油路,液力补偿活塞外部套有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的上端顶在液力补偿活塞上,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的下端顶在其下方的控制腔静止块上,液力补偿活塞上方形成与液力补偿活塞上腔进油路相通的液力补偿活塞上腔,液力补偿活塞复位弹簧所处位置为液力补偿活塞下腔,液力补偿活塞下端与其下方的控制腔静止块之间形成液力补偿活塞泄油腔,控制腔油路连通喷油控制阀下腔;针阀块里安装针阀,针阀上部套有针阀复位弹簧,针阀复位弹簧的上端顶在控制腔静止块上,针阀复位弹簧的下端顶在针阀上,针阀复位弹簧所处位置为控制腔,控制腔连通控制腔油路,针阀块里设置盛油槽进油路,针阀和针阀块之间形成盛油槽,针阀块底部设置喷孔,盛油槽进油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兰奇范立云马修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