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玲波专利>正文

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14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动力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辅助动力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涡轮增压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汽缸,所述第一汽缸内设置与开口向下的第一燃烧腔;本次设计的热气发动机着眼于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余热,吸收利用余热加热热回收腔中的水使其沸腾产生空气流动,再通过传动达到涡轮增压的效果,它能够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从而又能节约能源,再者,此发动机自带的涡轮增压设余发动机内部且其空间占有率小且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动力
,具体是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
技术介绍
近代,热气发动机不断地被完善,其功率也在不断增加,本次设计的热气发动机着眼于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余热,吸收利用余热加热热回收腔中的水使其沸腾产生空气流动,再通过传动达到涡轮增压的效果,它能够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从而又能节约能源,再者,此发动机自带的涡轮增压设余发动机内部且其空间占有率小且轻,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动力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辅助动力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涡轮增压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汽缸,所述第一汽缸内设置与开口向下的第一燃烧腔,所述第一燃烧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下端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燃烧腔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杆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且所述第一转杆左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所述第二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轮盘,所述第一轮盘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左端延伸至外界且可转动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燃烧腔上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火花塞,所述第一汽缸上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火花塞左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转动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内与所述第一进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火花塞前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汽缸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汽缸,所述第二汽缸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燃烧腔,所述第二燃烧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下端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燃烧腔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二连杆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转动腔内且所述第三转动腔左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轮盘,所述第二轮盘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且可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三轮盘,所述左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杆右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二燃烧腔上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火花塞,所述第二汽缸上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二火花塞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进气孔,所述第四转动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三进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第三进气孔,所述第四转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一排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凹槽的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火花塞前侧内壁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排气孔,所述第四转动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三排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连通所述第四凹槽的第四排气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动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可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端啮合配合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内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上设置有上下贯穿且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以及所述第一排气孔对齐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汽缸右侧靠上侧位置连通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汽缸左侧靠上侧位置连通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四转动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传动腔,所述第四转轴右端延伸穿过所述第二传动腔以及所述第三传动腔且延伸至所述第四传动腔内,所述第四传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转轴固定连接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下端啮合配合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四转动腔内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上设置有上下贯穿且可与所述第三进气孔以及第三排气孔对齐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第三传动腔之间靠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燃料腔,所述燃料腔左侧内壁靠下侧位置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汽缸右侧内壁与所述第三通孔对其位置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五滑块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四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对齐的第五通孔第五滑块,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腔固定连接且可转动的凸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相同的间歇进油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涡轮增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汽缸以及第二汽缸外侧环绕的热回收腔,所述热回收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上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五凹槽上下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叶片朝左的叶轮,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上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凹槽上下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叶片朝右的第二叶轮,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五凹槽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七转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第八转轴通过皮带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热回收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内设置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上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六凹槽上下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块凸轮,所述第三套筒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九转轴,所述第九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叶片朝右的第一涡轮,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第四套筒,所述第四套筒上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四凹槽上下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套筒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叶片朝右的第二涡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使用时,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第四转轴同时带动第一齿轮、左侧凸轮、右侧的凸轮和第四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五转轴转动,第五转轴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一进气孔以及第一排气孔间歇性被第一通孔所连通与其对齐的第二进气孔及第二排气孔,同理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转动带动第六转轴转动,第六转轴转动带动第六齿轮转动,第三进气孔以及第三排气孔间歇性被第二通孔所连通与其对齐的第三进气孔及第四排气孔,同理凸轮转动带动第四通孔上下滑动,第五滑块间歇性的连通第三通孔及第三通孔,并且当第一汽缸的进气管道连通时,左侧的第五滑块刚好连通左侧的第三通孔与左侧的第四通孔,当第二汽缸的进气管道连通时,右侧的第五滑块刚好连通右侧的第三通孔与右侧的第四通孔,且其余时间不连通,当第一通孔连通第一汽缸的进气管道时,第一汽缸的进油管道连通,空气以及燃料进入第一燃烧腔中,当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动力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辅助动力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涡轮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汽缸,所述第一汽缸内设置与开口向下的第一燃烧腔,所述第一燃烧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下端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燃烧腔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杆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且所述第一转杆左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所述第二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轮盘,所述第一轮盘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左端延伸至外界且可转动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燃烧腔上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火花塞,所述第一汽缸上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火花塞左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转动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内与所述第一进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火花塞前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汽缸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汽缸,所述第二汽缸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燃烧腔,所述第二燃烧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下端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燃烧腔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二连杆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转动腔内且所述第三转动腔左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轮盘,所述第二轮盘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且可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三轮盘,所述左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杆右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二燃烧腔上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火花塞,所述第二汽缸上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二火花塞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进气孔,所述第四转动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三进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第三进气孔,所述第四转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一排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凹槽的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火花塞前侧内壁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排气孔,所述第四转动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三排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连通所述第四凹槽的第四排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动力输出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辅助动力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涡轮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汽缸,所述第一汽缸内设置与开口向下的第一燃烧腔,所述第一燃烧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下端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燃烧腔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杆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且所述第一转杆左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所述第二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轮盘,所述第一轮盘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左端延伸至外界且可转动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燃烧腔上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火花塞,所述第一汽缸上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火花塞左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转动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内与所述第一进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火花塞前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汽缸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汽缸,所述第二汽缸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燃烧腔,所述第二燃烧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下端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燃烧腔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二连杆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转动腔内且所述第三转动腔左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轮盘,所述第二轮盘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且可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三轮盘,所述左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杆右端靠下侧位置固定连接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二燃烧腔上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火花塞,所述第二汽缸上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二火花塞左侧内壁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进气孔,所述第四转动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三进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第三进气孔,所述第四转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一排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凹槽的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火花塞前侧内壁上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排气孔,所述第四转动腔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三排气孔对齐位置设置有连通所述第四凹槽的第四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左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传动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玲波
申请(专利权)人:毛玲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