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914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其包括车用发动机本体、第一散热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辅助散热组件;车用发动机本体设有装第一冷却液的冷却缸,第一散热器与冷却缸通过第一管路和抽液泵形成主体循环散热系统;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冷却液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辅助散热组件包括用于存储第二冷却液的储液容器、电子水泵、第二散热器和第二管路,电子水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储液容器、冷却缸和第二散热器通过第二管路和电子水泵形成辅助散热系统。在超速工况下,该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可根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第一冷却液的温度高低利用控制器调控辅助散热系统运行,加强发动机散热,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规含涡轮增压器结构的车用机械发动机的转速普遍限制在1100转/分钟~2500转/分钟,而在特殊应用环境下需要车用发动机的功率继续提升,因此需要增加车用发动机的转速来提升功率。然而该常规含涡轮增压器结构的车用机械发动机采用水热散热器与由发动机本体驱动转动的风叶结构相结合的散热形式仅能满足小于2500转/分钟转速条件下的散热需求,不能满足高速(大于2500转/分钟,超速工况)高功率条件下的散热需求。另外,由发动机本体驱动转动的风叶结构则导致车用发动机的功率会有较大损失。同时,车用发动机的转速提高后,较高的转速会影响风叶结构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以满足车用发动机在超速工况下的散热需求,并减少车用发动机功率损失。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包括车用发动机本体、第一散热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辅助散热组件;所述车用发动机本体设有装第一冷却液的冷却缸,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冷却缸通过第一管路和串接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抽液泵形成主体循环散热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辅助散热组件包括用于存储第二冷却液的储液容器、电子水泵、第二散热器和第二管路,所述电子水泵串接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电子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储液容器、所述冷却缸和所述第二散热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电子水泵形成辅助散热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包括主体循环散热系统和辅助散热系统,在车用发动机在超速工况下,控制器可根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第一冷却液的温度高低调控辅助散热系统运行,加强发动机散热,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而且,当车用发动机在正常工况下,也可只采用主体循环散热系统进行散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用发动机本体上不设与所述车用发动机本体的输出轴连接的风叶结构,可进一步减少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还包括电子风扇;所述电子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子风扇靠近所述第一散热器或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进一步提高对发动机散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液为乙二醇水溶液,该乙二醇水溶液防冻防锈,且相对于常规采用纯水的方式降低冷却液的沸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液中乙二醇的体积百分数为60%~7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液为乙二醇的体积百分数为60%~75%。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0、发动机,110、第一散热器,130、温度传感器,140、电子水泵,150、第二散热器,160、电子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请结合图1,一种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包括车用发动机本体100、第一散热器110、温度传感器130、控制器和辅助散热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车用发动机本体100设有装第一冷却液的冷却缸,第一散热器110与冷却缸通过第一进管路和串接于第一管路上的抽液泵形成主体循环散热系统。温度传感器130用于监测第一冷却液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30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辅助散热组件包括用于存储第二冷却液的储液容器、电子水泵140、第二散热器150和第二管路,电子水泵140串接于第二管路上,电子水泵140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储液容器、冷却缸和第二散热器150通过第二管路和电子水泵140形成辅助散热系统。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包括主体循环散热系统和辅助散热系统(如图中箭头所示的循环),在车用发动机在超速工况下,控制器可根据温度传感器130实时监测第一冷却液的温度高低利用控制器调控辅助散热系统运行,加强车用发动机散热,提高车用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而且,当车用发动机在正常工况情况下,也可只采用主体循环散热系统进行散热。其中,抽液泵内置于冷却缸内。具体地,例如,控制器采用PLC程序控制器,当温度传感器130监测到冷却缸内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或等于90℃,控制器可通过与供电源连接的温敏开关启动辅助散热系统;当温度传感器130监测到冷却缸内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不高于85℃,控制器控制温敏开关关闭,不启动辅助散热系统,整体上保证车用发动机的散热需求,同时也可节约能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发动机本体100上不设与车用发动机本体100的输出轴连接的风叶结构,可有效减少发动机驱动风叶结构转动过程中的功率损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还包括电子风扇。电子风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电子风扇靠近第一散热器或第二散热器设置,可自动控制电子风扇的运转以提高散热效果。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的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中,第一冷却液采用乙二醇水溶液,优选采用乙二醇的体积百分数为60%~75%的高浓度乙二醇水溶液。该乙二醇水溶液防冻防锈,且相对于常规采用纯水的方式降低冷却液的沸点,加强对流散热。进一步地,第二冷却液采用乙二醇的体积百分数为60%~75%的乙二醇水溶液,直接通过辅助散热系统向冷却缸内补充乙二醇水溶液,可快速使冷却缸内的第一冷却液降温,加强散热效果。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用发动机本体、第一散热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辅助散热组件;所述车用发动机本体设有装第一冷却液的冷却缸,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冷却缸通过第一管路和串接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抽液泵形成主体循环散热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辅助散热组件包括用于存储第二冷却液的储液容器、电子水泵、第二散热器和第二管路,所述电子水泵串接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电子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储液容器、所述冷却缸和所述第二散热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电子水泵形成辅助散热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用发动机本体、第一散热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辅助散热组件;所述车用发动机本体设有装第一冷却液的冷却缸,所述第一散热器与所述冷却缸通过第一管路和串接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抽液泵形成主体循环散热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辅助散热组件包括用于存储第二冷却液的储液容器、电子水泵、第二散热器和第二管路,所述电子水泵串接于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电子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储液容器、所述冷却缸和所述第二散热器通过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电子水泵形成辅助散热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鹏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晟欣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