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岚霖专利>正文

一种机动车机油过滤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9139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机动车机油过滤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滤清器,滤清器包括壳体、端盖、一号隔板、一号滤芯、二号滤芯、二号隔板和弹性片;还包括驱动单元、搅拌单元、控制单元、一号气缸和储气箱。通过驱动单元、搅拌单元、控制单元、一号气缸和储气箱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扇叶对机油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机油中的杂质不易堵塞一号滤芯,一号滤芯充分对机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提高了机油的过滤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一号杆、二号杆和限位块间的相互配合,控制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的开合,避免过滤后的机油产生回流,从而提高了机油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车机油过滤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机动车机油过滤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机油滤清器作为内燃机的一个部件,在润滑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将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并混入机油中的金属磨屑、碳粒及机油逐渐产生的胶质等杂质过滤掉。这些杂质会加速运动零件的磨损,易造成润滑油路堵塞。机油滤清器保证了内燃机的正常运转,使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同时也延长其他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机动车机油过滤优化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6100571384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机油滤清器,包括壳体、端盖、第一隔板、第一滤芯、第二隔板、弹性片、第一单向膜、第二单向膜、第一磁致伸缩薄膜、第一线圈;壳体上设有出油口;端盖可拆卸安装在壳体上,端盖上设有进油口;第一隔板置于壳体内,第一隔板与壳体的内周表面连接,第一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滤芯为环形,第一滤芯置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一滤芯的第一端与壳体的内周表面连接且第二端与第一隔板连接,第一滤芯将第一容纳腔分成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与上述进油口连通,第二过滤腔与第一通孔连通。该技术方案的一种汽车用机油滤清器,结构简单,效果好,且对机油进行了搅拌。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机油的搅拌不充分,使得机油的过滤效果不佳,容易造成一号滤芯的堵塞;同时滤清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回流,从而影响机油的过滤效果;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机动车机油过滤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滤清器,滤清器通过驱动单元、搅拌单元、控制单元、一号气缸和储气箱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扇叶对机油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机油中的杂质不易堵塞一号滤芯,一号滤芯充分对机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提高了机油的过滤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一号杆、二号杆和限位块间的相互配合,控制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的开合,避免过滤后的机油产生回流,从而提高了机油的过滤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机动车机油过滤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过滤筛网和永久磁铁安装在滤清器上,过滤筛网安装在滤清器中的进油口处,设置过滤筛网,在机油从进油口进入时,通过过滤筛网将机油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从而提高了机油的过滤效果和效率;永久磁铁固定安装在一号过滤腔的内壁上,设置永久磁铁,永久磁铁将机油中的铁质粒子进行吸附,避免铁质粒子在润滑系统中来回循环,危害内燃机的零部件,从而提高了内燃机的使用寿命;S2:将挂环安装在S1中的过滤筛网上,设置挂环,在过滤筛网上聚集较多的机油杂质时,通过挂环将过滤筛网从进油口中拿离,将过滤筛网上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机油的过滤效果;过滤筛网清理后,再次通过挂环将过滤筛网放入到进油口处,过滤筛网对机油进行过滤;S3:在滤清器中的搅拌单元和抖动单元的外圈上套设一层弹性层,通过设置弹性层,缓解搅拌单元和抖动单元在转动中对永久磁铁的碰撞,避免永久磁铁的消磁,使得永久磁铁持续对机油中的铁质粒子进行吸附,从而提高了机油的过滤效果;S4:在S1、S2和S3的基础上,滤清器对车用机油进行过滤,通过过滤筛网、滤清器和永久磁铁间的相互配合,对机油中的杂质进行充分的过滤,从而提高了机油的过滤效率和效果;其中,S1中采用滤清器,滤清器包括壳体、端盖、一号隔板、一号滤芯、二号滤芯、二号隔板和弹性片;还包括驱动单元、搅拌单元、控制单元、一号气缸和储气箱;所述壳体底部上设有出油口;所述端盖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上,端盖上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的尺寸自外向内逐渐减小,且进油口的数量为多组,多组进油口以一号滤芯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一号隔板置于壳体内,一号隔板两端与壳体的内壁连接,一号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成一号容纳腔和二号容纳腔,一号隔板上设有一号通孔;所述一号滤芯为环形,一号滤芯置于一号容纳腔内,一号滤芯一端与壳体的内壁固连,一号滤芯的另一端与一号隔板固连,一号滤芯将一号容纳腔分成一号过滤腔和二号过滤腔;所述一号过滤腔位于二号过滤腔的两侧,一号过滤腔与进油口连通;所述二号过滤腔与一号通孔连通;所述一号通孔与进油口分布于一号滤芯的内外两侧;所述二号隔板、弹性片均置于二号容纳腔内,弹性片一端与二号隔板连接,弹性片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固连;所述二号隔板上设有二号通孔,二号隔板和弹性片将二号容纳腔分成三号过滤腔和四号过滤腔,三号过滤腔与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连通,四号过滤腔与二号通孔和出油口连通;所述二号滤芯置于四号过滤腔内,二号滤芯的一端与二号隔板固连,二号滤芯的另一端与壳体内壁固连,二号滤芯将四号过滤腔分成一号收容腔和二号收容腔,一号收容腔与二号通孔连通,二号收容腔与出油口连通;所述一号隔板和二号隔板上均设有一号槽;所述一号槽上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的开合,且避免机油的反向流动;所述驱动单元固定安装在端盖上,驱动单元用驱动搅拌单元对机油进行搅拌;所述搅拌单元安装在一号过滤腔内,搅拌单元用于对机油进行搅拌,提高机油的过滤效果;所述一号气缸安装在二号收容腔中,一号气缸用于控制三号过滤腔的空间体积,一号气缸一端固连在弹性片上,一号气缸另一端固连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储气箱固定安装在端盖上,储气箱用于储存驱动单元驱动中产生的气体;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一号轮、凸轮、一号轴、皮带和一号气囊;所述一号轴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一号轴另一端位于一号过滤腔内;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端盖上;所述一号轮和凸轮转动安装在一号轴上,一号轮位于凸轮的上方,一号轮的数目有两个,一号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一号气囊一端固定安装在储气箱的外壁上,一号气囊另一端与凸轮接触,一号气囊受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输送至储气箱中储存;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转动盘和搅拌扇叶;所述转动盘转动安装在一号轴上,且转动盘在一号轴的外圈上均匀分布;所述搅拌扇叶固定安装在转动盘上;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一号杆、二号杆和限位块;所述一号杆一端为圆弧形,且一号杆一端与二号杆接触,一号杆另一端铰接在一号槽上,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二号杆一端为圆弧形,且二号杆一端与一号杆接触,二号杆另一端铰接在一号槽上,铰接出设有扭簧;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一号杆和二号杆上,限位块位于靠近二号过滤腔的一侧。机油滤清器作为内燃机的一个部件,在润滑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将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并混入机油中的金属磨屑、碳粒及机油逐渐产生的胶质等杂质过滤掉。这些杂质会加速运动零件的磨损,易造成润滑油路堵塞。而机油滤清器保证了内燃机的正常运转,使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同时也延长其他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机油的滤清器,但是现有技术的机油滤清器存在不足,一方面,由于机油的搅拌不充分,使得机油的过滤效果不佳,同时容易造成一号滤芯的堵塞;另一方面,滤清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回流,从而影响机油的过滤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驱动单元、搅拌单元、控制单元、一号气缸和储气箱;通过驱动单元、搅拌单元、控制单元、一号气缸和储气箱间的相互配合,一方面,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扇叶对机油进行充分搅拌,使得机油中的杂质不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机油过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过滤筛网和永久磁铁安装在滤清器上,过滤筛网安装在滤清器中的进油口处,永久磁铁固定安装在一号过滤腔的内壁上;S2:将挂环安装在S1中的过滤筛网上;S3:在滤清器中的搅拌单元和抖动单元的外圈上套设一层弹性层;S4:在S1、S2和S3的基础上,滤清器对车用机油进行过滤;其中,S1中采用滤清器,滤清器包括壳体(1)、端盖(11)、一号隔板(12)、一号滤芯(13)、二号滤芯(14)、二号隔板(15)和弹性片(16);还包括驱动单元(2)、搅拌单元(3)、控制单元(4)、一号气缸(5)和储气箱(17);所述壳体(1)底部上设有出油口(18);所述端盖(11)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上,端盖(11)上设有进油口(19);所述进油口(19)的尺寸自外向内逐渐减小,且进油口(19)的数量为多组,多组进油口(19)以一号滤芯(13)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一号隔板(12)置于壳体(1)内,一号隔板(12)两端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一号隔板(12)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成一号容纳腔(111)和二号容纳腔(112),一号隔板(12)上设有一号通孔(121);所述一号滤芯(13)为环形,一号滤芯(13)置于一号容纳腔(111)内,一号滤芯(13)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连,一号滤芯(13)的另一端与一号隔板(12)固连,一号滤芯(13)将一号容纳腔(111)分成一号过滤腔(113)和二号过滤腔(114);所述一号过滤腔(113)位于二号过滤腔(114)的两侧,一号过滤腔(113)与进油口(19)连通;所述二号过滤腔(114)与一号通孔(121)连通;所述一号通孔(121)与进油口(19)分布于一号滤芯(13)的内外两侧;所述二号隔板(15)、弹性片(16)均置于二号容纳腔(112)内,弹性片(16)一端与二号隔板(15)连接,弹性片(16)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连;所述二号隔板(15)上设有二号通孔(151),二号隔板(15)和弹性片(16)将二号容纳腔(112)分成三号过滤腔(115)和四号过滤腔(116),三号过滤腔(115)与一号通孔(121)和二号通孔(151)连通,四号过滤腔(116)与二号通孔(151)和出油口(18)连通;所述二号滤芯(14)置于四号过滤腔(116)内,二号滤芯(14)的一端与二号隔板(15)固连,二号滤芯(14)的另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连,二号滤芯(14)将四号过滤腔(116)分成一号收容腔(117)和二号收容腔(118),一号收容腔(117)与二号通孔(151)连通,二号收容腔(118)与出油口(18)连通;所述一号隔板(12)和二号隔板(15)上均设有一号槽(152);所述一号槽(152)上设有控制单元(4);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控制一号通孔(121)和二号通孔(151)的开合,且避免机油的反向流动;所述驱动单元(2)固定安装在端盖(11)上,驱动单元(2)用驱动搅拌单元(3)对机油进行搅拌;所述搅拌单元(3)安装在一号过滤腔(113)内,搅拌单元(3)用于对机油进行搅拌,提高机油的过滤效果;所述一号气缸(5)安装在二号收容腔(118)中,一号气缸(5)用于控制三号过滤腔(115)的空间体积,一号气缸(5)一端固连在弹性片(16)上,一号气缸(5)另一端固连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储气箱(17)固定安装在端盖(11)上,储气箱(17)用于储存驱动单元(2)驱动中产生的气体;其中,所述驱动单元(2)包括驱动电机(21)、一号轮(22)、凸轮(23)、一号轴(24)、皮带(25)和一号气囊(26);所述一号轴(24)一端与驱动电机(21)输出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一号轴(24)另一端位于一号过滤腔(113)内;所述驱动电机(21)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端盖(11)上;所述一号轮(22)和凸轮(23)转动安装在一号轴(24)上,一号轮(22)位于凸轮(23)的上方,一号轮(22)的数目有两个,一号轮(22)之间通过皮带(25)传动;所述一号气囊(26)一端固定安装在储气箱(17)的外壁上,一号气囊(26)另一端与凸轮(23)接触,一号气囊(26)受挤压向外鼓气,鼓出的气体输送至储气箱(17)中储存;所述搅拌单元(3)包括转动盘(31)和搅拌扇叶(32);所述转动盘(31)转动安装在一号轴(24)上,且转动盘(31)在一号轴(24)的外圈上均匀分布;所述搅拌扇叶(32)固定安装在转动盘(31)上;所述控制单元(4)包括一号杆(41)、二号杆(42)和限位块(43);所述一号杆(41)一端为圆弧形,且一号杆(41)一端与二号杆(42)接触,一号杆(41)另一端铰接在一号槽(152)上,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二号杆(42)一端为圆弧形,且二号杆(42)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机油过滤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过滤筛网和永久磁铁安装在滤清器上,过滤筛网安装在滤清器中的进油口处,永久磁铁固定安装在一号过滤腔的内壁上;S2:将挂环安装在S1中的过滤筛网上;S3:在滤清器中的搅拌单元和抖动单元的外圈上套设一层弹性层;S4:在S1、S2和S3的基础上,滤清器对车用机油进行过滤;其中,S1中采用滤清器,滤清器包括壳体(1)、端盖(11)、一号隔板(12)、一号滤芯(13)、二号滤芯(14)、二号隔板(15)和弹性片(16);还包括驱动单元(2)、搅拌单元(3)、控制单元(4)、一号气缸(5)和储气箱(17);所述壳体(1)底部上设有出油口(18);所述端盖(11)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上,端盖(11)上设有进油口(19);所述进油口(19)的尺寸自外向内逐渐减小,且进油口(19)的数量为多组,多组进油口(19)以一号滤芯(13)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一号隔板(12)置于壳体(1)内,一号隔板(12)两端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一号隔板(12)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成一号容纳腔(111)和二号容纳腔(112),一号隔板(12)上设有一号通孔(121);所述一号滤芯(13)为环形,一号滤芯(13)置于一号容纳腔(111)内,一号滤芯(13)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连,一号滤芯(13)的另一端与一号隔板(12)固连,一号滤芯(13)将一号容纳腔(111)分成一号过滤腔(113)和二号过滤腔(114);所述一号过滤腔(113)位于二号过滤腔(114)的两侧,一号过滤腔(113)与进油口(19)连通;所述二号过滤腔(114)与一号通孔(121)连通;所述一号通孔(121)与进油口(19)分布于一号滤芯(13)的内外两侧;所述二号隔板(15)、弹性片(16)均置于二号容纳腔(112)内,弹性片(16)一端与二号隔板(15)连接,弹性片(16)另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连;所述二号隔板(15)上设有二号通孔(151),二号隔板(15)和弹性片(16)将二号容纳腔(112)分成三号过滤腔(115)和四号过滤腔(116),三号过滤腔(115)与一号通孔(121)和二号通孔(151)连通,四号过滤腔(116)与二号通孔(151)和出油口(18)连通;所述二号滤芯(14)置于四号过滤腔(116)内,二号滤芯(14)的一端与二号隔板(15)固连,二号滤芯(14)的另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连,二号滤芯(14)将四号过滤腔(116)分成一号收容腔(117)和二号收容腔(118),一号收容腔(117)与二号通孔(151)连通,二号收容腔(118)与出油口(18)连通;所述一号隔板(12)和二号隔板(15)上均设有一号槽(152);所述一号槽(152)上设有控制单元(4);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控制一号通孔(121)和二号通孔(151)的开合,且避免机油的反向流动;所述驱动单元(2)固定安装在端盖(11)上,驱动单元(2)用驱动搅拌单元(3)对机油进行搅拌;所述搅拌单元(3)安装在一号过滤腔(113)内,搅拌单元(3)用于对机油进行搅拌,提高机油的过滤效果;所述一号气缸(5)安装在二号收容腔(118)中,一号气缸(5)用于控制三号过滤腔(115)的空间体积,一号气缸(5)一端固连在弹性片(16)上,一号气缸(5)另一端固连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储气箱(17)固定安装在端盖(11)上,储气箱(17)用于储存驱动单元(2)驱动中产生的气体;其中,所述驱动单元(2)包括驱动电机(21)、一号轮(22)、凸轮(23)、一号轴(24)、皮带(25)和一号气囊(26);所述一号轴(24)一端与驱动电机(21)输出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一号轴(24)另一端位于一号过滤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岚霖
申请(专利权)人:倪岚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