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009085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及结构,该结构包括既有梁、柱或墙体和既有结构板,在梁、柱或墙体上通过植筋、锚栓或销键固定连接有增结构梁,在新增结构梁与既有结构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可变形材料,砌新增隔墙砌在新增结构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把新增结构梁置于既有结构板之上,在新增结构梁与既有结构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可变形材料,砌新增隔墙砌在新增结构梁上,这样便可将新增隔墙的荷载通过新增结构梁以及可变形材料导荷至既有结构梁、柱或墙体之上,避免对既有结构板产生不利影响,以减少加固工作量及相应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及结构,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满足生活或工作中各种使用功能的需要,往往需对既有建筑内部进行后期拆改和功能区的重新划分,这样就涉及到在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情况,但既有结构板承载力不足,为了满足结构在新增隔墙后的安全使用,通常采用在板底新增结构梁或对既有结构板进行加固的方式进行改造处理,而这种改造方法均影响下部楼层空间的使用,且按照上述改造方式加固工程量及相应造价均较大,因此现有的技术方案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及结构,该方法不仅施工简单、安全可靠、减少改造工程量及成本,而且在改造后不影响下部楼层空间使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首先将新增结构梁的两端采用植筋、锚栓或销键连接于既有梁、柱或墙体之上,然后在新增结构梁与既有结构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可变形材料,最后在新增结构梁上砌新增隔墙,这样便可将新增隔墙的荷载通过新增结构梁以及可变形材料导荷至既有结构梁、柱或墙体之上,避免对既有结构板产生不利影响。上述方法中,所述新增结构梁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当新增结构梁采用混凝土结构时,新增结构梁与既有梁、柱或墙体采用植筋的方式连接,当新增结构梁采用钢结构时,新增结构梁与既有梁、柱或墙体采用锚栓的方式连接,若新增结构梁连接于砌体墙时,可采用销键方式的连接。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可变形材料为挤塑板。上述方法中,若与新增结构梁连接的既有结构梁验算后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在既有结构梁的顶面采用粘钢、粘纤维布或增大截面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构建的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结构,包括既有梁、柱或墙体和既有结构板,在梁、柱或墙体上通过植筋、锚栓或销键固定连接有增结构梁,在新增结构梁与既有结构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可变形材料,砌新增隔墙砌在新增结构梁上。进一步,所述新增结构梁与既有结构板之间的空隙为50~100mm。进一步,所述新增结构梁的宽度与新增隔墙的厚度相等,以使改造后房屋内部美观。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把新增结构梁置于既有结构板之上,在新增结构梁与既有结构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可变形材料,砌新增隔墙砌在新增结构梁上,这样便可将新增隔墙的荷载通过新增结构梁以及可变形材料导荷至既有结构梁、柱或墙体之上,避免对既有结构板产生不利影响,以减少加固工作量及相应工程造价。此外,本专利技术在改造施工时,可在本楼层内部进行改造施工,可避免对下部楼层正常使用产生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新增结构梁;2-既有梁、柱或墙体;3-既有结构板;4-可变形材料;5-植筋、锚栓或销键;6-新增隔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首先将新增结构梁1的两端采用植筋、锚栓或销键5连接于既有梁、柱或墙体2之上,然后在新增结构梁1与既有结构板3之间的空隙内填充可变形材料4,所述的可变形材料4为挤塑板;最后在新增结构梁1上砌新增隔墙6,这样便可将新增隔墙6的荷载通过新增结构梁1以及可变形材料4导荷至既有结构梁、柱或墙体2之上,避免对既有结构板3产生不利影响。上述方法中,所述新增结构梁1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当新增结构梁1采用混凝土结构时,新增结构梁1与既有梁、柱或墙体2采用植筋的方式连接,当新增结构梁1采用钢结构时,新增结构梁1与既有梁、柱或墙体2采用锚栓的方式连接,若新增结构梁1连接于砌体墙时,可采用销键方式的连接。若与新增结构梁1连接的既有结构梁验算后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在既有结构梁的顶面采用粘钢、粘纤维布或增大截面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参见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施工方法构建的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结构,包括既有梁、柱或墙体2和既有结构板3,在梁、柱或墙体2上通过植筋、锚栓或销键5固定连接有增结构梁1,在新增结构梁1与既有结构板3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可变形材料4,砌新增隔墙6砌在新增结构梁1上。所述新增结构梁1与既有结构板3之间的空隙为80mm。所述新增结构梁1的宽度与新增隔墙6的厚度相等,以使改造后房屋内部美观。本专利技术把新增结构梁1置于既有结构板之上,在新增结构梁1与既有结构板3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可变形材料4,砌新增隔墙6砌在新增结构梁1上,这样便可将新增隔墙6的荷载通过新增结构梁1以及可变形材料4导荷至既有结构梁、柱或墙体2之上,避免对既有结构板3产生不利影响,以减少加固工作量及相应工程造价。此外,本专利技术在改造施工时,可在本楼层内部进行改造施工,可避免对下部楼层正常使用产生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新增结构梁(1)的两端采用植筋、锚栓或销键(5)连接于既有梁、柱或墙体(2)之上,然后在新增结构梁(1)与既有结构板(3)之间的空隙内填充可变形材料(4),最后在新增结构梁(1)上砌新增隔墙(6),这样便可将新增隔墙(6)的荷载通过新增结构梁(1)以及可变形材料(4)导荷至既有结构梁、柱或墙体(2)之上,避免对既有结构板(3)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新增结构梁(1)的两端采用植筋、锚栓或销键(5)连接于既有梁、柱或墙体(2)之上,然后在新增结构梁(1)与既有结构板(3)之间的空隙内填充可变形材料(4),最后在新增结构梁(1)上砌新增隔墙(6),这样便可将新增隔墙(6)的荷载通过新增结构梁(1)以及可变形材料(4)导荷至既有结构梁、柱或墙体(2)之上,避免对既有结构板(3)产生不利影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结构梁(1)为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当新增结构梁(1)采用混凝土结构时,新增结构梁(1)与既有梁、柱或墙体(2)采用植筋的方式连接,当新增结构梁(1)采用钢结构时,新增结构梁(1)与既有梁、柱或墙体(2)采用锚栓的方式连接,若新增结构梁(1)连接于砌体墙时,可采用销键方式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既有建筑楼板之上新增隔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变形材料(4)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太珩帅海乐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