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及放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90832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及放线方法,所述装置由若干木质的扇形单元组合而成,所述扇形单元包括凹弧板、凸弧板、顶板、底板和两个端板,所有扇形单元通过端对端的连续拼接成为和大圆弧梁相同轮廓和相同尺寸的放线装置。与现有技术比较,大圆弧梁放线装置可以解决常规放线定位方法中计算量大的问题;可以解决放线误差较大的问题;装置制作简单,成本很小,无须大量数据计算,点位数量自由控制,放线时操作简单,误差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及放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及放线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常会遇到竖向多层具有大圆弧梁的施工情况,而对于这种圆曲线半径较大,曲线长度较长时的局部施工,往往会借助经纬仪测角法对圆弧进行施工放样操作。经纬仪测角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弦切角等于该弦所对圆心角的一半,因此,用经纬仪测角法作圆弧曲线施工放样时,常将圆弧曲线分成若干等分,求出每段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弦长,然后用经纬仪测角确定其等分点,最后将各点顺滑连接起来,即可得出所求的圆弧曲线。所述经纬仪测角法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以确定圆弧上各个分点,计算过程复杂,实地放线时需要将计算好分点连接起来,等分点越少,所作的圆弧曲线误差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及放线方法,无须大量数据计算,点位数量自由控制,操作简便,误差较小。本专利技术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所述装置由若干木质的扇形单元组合而成,所述扇形单元包括凹弧板、凸弧板、顶板、底板和两个端板,所有扇形单元通过端对端的连续拼接成为和大圆弧梁相同轮廓和相同尺寸的放线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所述单个扇形单元的凹弧板和凸弧板为相同圆心的弧面,通过测量尺寸并在模板下料弯折成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所述凹弧板和凸弧板的长度相等或不相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所述顶板和底板为相互平行,相同大小的扇面;其前后两弧形边分别具有与所述凹弧板和凸弧板对应的弧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所述单个扇形单元通过射钉连接,并完成形状固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在所述扇形单元内侧,设置有若干木梁,其两端分别与凹弧板和凸弧板的内侧固定,以稳定并加固扇形单元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围绕所述放线装置腰部周围设置有一道以上的钢箍,以加强并稳固放线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所述扇形单元钻有若干组绑扎孔,并穿过铁丝将钢箍绑扎到扇形单元的腰部。一种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一空旷的平地,利用拉线法,测绘出需要放线的大圆弧梁的投影轮廓,并根据投影轮廓的长度以及弧度变化趋势,对投影轮廓进行分段,并且每个分段对应一个扇形单元。S2:根据投影轮廓的每个分段的弧形边的长度,在木模板上分别完成凹弧板和凸弧板的下料,并进行初步的弯曲加工;保证单个扇形单元的凹弧板和凸弧板为相同圆心的弧面,凹弧板和凸弧板长度,可以根据邻近分段的弧形变化趋势而定。S3:根据尺寸完成顶板、底板以及两个端板的下料,并与凹弧板和凸弧板一起组装成扇形单元;顶板和底板的轮廓和大圆弧梁对应分段的投影轮廓相同。S4:重复步骤S2和S3,完成所有扇形单元的制作。S5:按照投影轮廓的弧形变化趋势,顺序的将所有的扇形单元拼接成一体,并组成了完整的放线装置。S6:将放线装置转移到已完成的第一楼层施工的楼面,调整放线装置到与大圆弧梁的投影轮廓重叠处,并固定放线装置;在架设第二楼层的楼面模板时,利用投影原理,使用铅锤将放线装置的水平轮廓线向上引至第二层楼面模板,以完成第二楼层大圆弧梁的精确定位,然后完成第二楼层的后续施工。S7:重复步骤S6,完成建筑剩下楼层的大圆弧梁的放线定位,并最终完成整栋建筑的施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圆弧梁的放线方法,可根据大圆弧梁的实际长度,将分别连续的扇形单元组合成为若干大扇形单元,以方便移动和组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比较,大圆弧梁放线装置可以解决常规放线定位方法中计算量大的问题;可以解决放线误差较大的问题;装置制作简单,成本很小,放线时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放线装置的测量放线示意图。图中标记:Ⅰ为扇形单元,Ⅱ为建筑相邻两层的相对下层,Ⅲ建筑相邻两层的相对上层,8为铅垂线;1为凹弧板,2为凸弧板,3为顶板,4为底板,5为端板,6为木梁,7为钢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所示,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所述装置由若干木质的扇形单元Ⅰ组合而成,所述扇形单元Ⅰ包括凹弧板1、凸弧板2、顶板3、底板4和两个端板5,所有扇形单元Ⅰ通过端对端的连续拼接成为和大圆弧梁相同轮廓和相同尺寸的放线装置。具体的,所述单个扇形单元Ⅰ的凹弧板1和凸弧板2为相同圆心的弧面,通过测量尺寸并在模板下料弯折成型。所述凹弧板1和凸弧板2的长度相等或不相等。所述顶板3和底板4为相互平行,相同大小的扇面;其前后两弧形边分别具有与所述凹弧板1和凸弧板2对应的弧度。所述单个扇形单元Ⅰ通过射钉连接,并完成形状固化。在所述扇形单元Ⅰ内侧,设置有若干木梁6,木梁6的两端分别与凹弧板1和凸弧板2的内侧固定,以稳定并加固扇形单元Ⅰ的结构。木梁6的固定方式,可在凹弧板1和凸弧板2的外侧超木梁的两端进行射钉固定。围绕所述放线装置腰部周围设置有一道以上的钢箍7,以加强并稳固放线装置。所述扇形单元Ⅰ钻有若干组绑扎孔,并穿过铁丝将钢箍7绑扎到扇形单元Ⅰ的腰部,起到稳固整体放线装置的目的。一种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一空旷的平地,利用拉线法,测绘出需要放线的大圆弧梁的投影轮廓,并根据投影轮廓的长度以及弧度变化趋势,对投影轮廓进行分段,并且每个分段对应一个扇形单元Ⅰ。S2:根据投影轮廓的每个分段的弧形边的长度,在木模板上分别完成凹弧板1和凸弧板2的下料,并进行初步的弯曲加工;保证单个扇形单元Ⅰ的凹弧板1和凸弧板2为相同圆心的弧面,凹弧板1和凸弧板2长度,可以根据邻近分段的弧形变化趋势而定。S3:根据尺寸完成顶板3、底板4以及两个端板5的下料,并与凹弧板1和凸弧板2一起组装成扇形单元Ⅰ;顶板3和底板4的轮廓和大圆弧梁对应分段的投影轮廓相同。S4:重复步骤S2和S3,完成所有扇形单元Ⅰ的制作。S5:按照投影轮廓的弧形变化趋势,顺序的将所有的扇形单元Ⅰ拼接成一体,并组成了完整的放线装置。S6:将放线装置转移到已完成的第一楼层施工的楼面,调整放线装置到与大圆弧梁的投影轮廓重叠处,并固定放线装置;在架设第二楼层的楼面模板时,利用投影原理,使用铅锤将放线装置的水平轮廓线向上引至第二层楼面模板,以完成第二楼层大圆弧梁的精确定位,然后完成第二楼层的后续施工。S7:重复步骤S6,完成建筑剩下楼层的大圆弧梁的放线定位,并最终完成整栋建筑的施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圆弧梁的放线方法,可根据大圆弧梁的实际长度,将分别连续的扇形单元Ⅰ组合成为若干大扇形单元Ⅰ,以方便移动和组装。该放线装置主要由扇形单元、钢箍、木梁支撑组成;单个扇形单元由5mm厚的大挠度模板组成,内外两侧的凹弧板和凸弧板事先经人工弯折加工,外侧弧长为1m,半径即为需要放线的大圆弧梁设计圆弧半径,顶板、底板和端板无须弯折,仅按扇形或矩形裁剪即可,完后才将四周模板用钉子钉好,形成盒子状的扇形单元,扇形单元中间设置2道5*5cm的木梁,可以横向支撑与侧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若干木质的扇形单元组合而成,所述扇形单元包括凹弧板、凸弧板、顶板、底板和两个端板,所有扇形单元通过端对端的连续拼接成为和大圆弧梁相同轮廓和相同尺寸的放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若干木质的扇形单元组合而成,所述扇形单元包括凹弧板、凸弧板、顶板、底板和两个端板,所有扇形单元通过端对端的连续拼接成为和大圆弧梁相同轮廓和相同尺寸的放线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扇形单元的凹弧板和凸弧板为相同圆心的弧面,通过测量尺寸并在模板下料弯折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板和凸弧板的长度相等或不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为相互平行,相同大小的扇面;其前后两弧形边分别具有与所述凹弧板和凸弧板对应的弧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扇形单元通过射钉连接,并完成形状固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扇形单元内侧,设置有若干木梁,其两端分别与凹弧板和凸弧板的内侧固定,以稳定并加固扇形单元的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放线装置腰部周围设置有一道以上的钢箍,以加强并稳固放线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大圆弧梁定位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单元钻有若干组绑扎孔,并穿过铁丝将钢箍绑扎到扇形单元的腰部。9.一种大圆弧梁定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军王文斌胥海波况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