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81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增韧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由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第一接枝单体、第二接枝单体、引发剂和稀释剂制成,其中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为乙烯‑辛稀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二元乙丙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一种或多种混合物,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得合金增韧剂能在保持尼龙适宜刚性的情况下有效增加尼龙的韧性,对尼龙的综合增韧改性效果好,且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韧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
技术介绍
尼龙是聚酰胺纤维的俗称,是重要的工程塑料,具有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是以塑代钢、铁、铜等金属的良好选择,适用于制作耐磨零件、传动结构件、家用电器零件、汽车制造零件、化工机械零件、化工设备等。但是由于尼龙的韧性比较差往往限制了其应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加入无机填料进行增韧,但是增韧的效果不够理想,也有加入高密度聚乙烯等弹性体进行增韧改性的,但是会导致尼龙的热性上升的同时,刚性下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尼龙韧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可以提高尼龙的韧性,增韧的效果明显,同时保持尼龙适宜刚性,满足尼龙多用途应用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所述合金增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50~95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5~50份、第一接枝单体0.5~8份、第二接枝单体0.1~8份、引发剂0.01~0.6份和稀释剂0.1~1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为乙烯-辛稀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二元乙丙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的第一接枝单体为顺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丙烯酸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接枝单体为苯乙烯、吡啶、己内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甲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的引发剂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苯甲酸叔戊酯、2,2-双(叔戊基过氧)-丁烷、二叔戊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二苯甲酰基过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稀释剂为丙酮、丁酮、乙醇、乙酸乙酯中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合金增韧剂为顺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丙烯酸或邻苯二甲酸酐接枝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和顺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丙烯酸或邻苯二甲酸酐接枝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合金,其中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包括乙烯-辛稀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二元乙丙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包括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柔性大,将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单独加入到尼龙中作为增韧剂使用时,会导致尼龙的热塑性上升、刚性下降明显,影响尼龙性能;另一方面将聚烯烃类热塑体与有机刚性粒子如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塑料混合使用时两者容易出现分层,无法起到协同增强的作用;而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柔性链段比例均不大,造成了分子以刚性基团为主,因此单独加入到尼龙中虽然可以改善韧性,但是增韧效果较差,达不到应用要求。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试验发现,将聚烯烃类热塑体与苯乙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形成合金使用添加到尼龙中,在保持较好增韧效果的同时使尼龙的刚性适宜。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苯乙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中存在橡胶相柔性部分,使聚烯烃类热塑型弹性体与苯乙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的相容性高,而合金中柔性好的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及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橡胶相可以作为增韧体系的增韧主体赋予尼龙韧性,而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聚苯乙烯段则作为有机刚性粒子在增韧体系中起到协同增韧作用,从而达到综合的增韧效果。另外,第一接枝单体中的酸酐或羧基接枝到热塑性弹性体的聚烯烃部分,通过与尼龙中的酰胺基反应增强热塑性弹性体的相容性,从而增强尼龙的韧性,增强合金增韧剂的增韧效果。上述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第一接枝单体、第二接枝单体、引发剂和稀释剂混合均匀,得到初级物料;(2)将初级物料送入挤出机中挤出造粒,然后冷却、干燥得到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在步骤(1)中先将引发剂、稀释剂、第一接枝单体和第二接枝单体依次加入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中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得到初级物料。作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选,步骤(2)中所用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机1区到12区温度设置为80℃、150℃、180℃、195℃、195℃、195℃、195℃、195℃、180℃、170℃、160℃、150℃,机头为170℃。本专利技术的合金增韧剂通过混合、挤出造粒的方式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其中由于聚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密度相对较小,直接与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混合会出现分层、混合不均匀等现象,因此首先将引发剂、稀释剂、第一接枝单体和第二接枝单体等液体原料与聚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混合,使聚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充分吸收后密度增加,再与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混合,混合均匀,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由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和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在第一接枝单体的接枝改性作用下共混造粒制成,能够在保持尼龙适宜刚性的情况下有效增加尼龙的韧性,对尼龙的综合增韧改性效果好,而且挤出造粒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无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原料均可从市场上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如无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合金增韧剂经以下方法制成(1)先将引发剂、稀释剂、第一接枝单体和第二接枝单体依次加入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中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混合均匀得到初级物料;(2)将初级物料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1区到12区温度设置为80℃、150℃、180℃、195℃、195℃、195℃、195℃、195℃、180℃、170℃、160℃、150℃,机头为170℃,然后冷却、干燥得到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合金增韧剂的组成见以下实施例所示。实施例1一种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合金增韧剂由以下组份制成:乙烯-辛稀共聚物50g、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5g、顺丁烯二酸酐0.5g、第二接枝单体为苯乙烯0.1g、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0.01g和丙酮0.1g。实施例2一种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合金增韧剂由以下组份制成:乙烯-丁烯共聚物55g、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g、顺丁烯二酸0.55g、吡啶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增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50~95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5~50份、第一接枝单体0.5~8份、第二接枝单体:0.1~8份、引发剂0.01~0.6份和稀释剂0.1~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尼龙增韧的合金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增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50~95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5~50份、第一接枝单体0.5~8份、第二接枝单体:0.1~8份、引发剂0.01~0.6份和稀释剂0.1~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为乙烯-辛稀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二元乙丙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一种或多种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合金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枝单体为顺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丙烯酸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合金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枝单体为苯乙烯、吡啶、己内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甲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合金增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赵平程斌君张发饶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能之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