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防坍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870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6: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长效防坍损的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配方包括水泥、砂石、矿粉、粉煤灰、水以及防坍添加剂;所述防坍添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酯,所述第二组分选自甲基烯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醇聚氧乙烯醚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所述第三组分为N‑羟基琥珀酰亚胺。本申请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防坍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通过防坍添加剂的配比优化,尤其可以长效的避免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在最佳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长达6h的时间内维持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比例仅为9.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效防坍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长效防坍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来说,混凝土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材料之一,其混凝土构件是建筑结构最主要荷载承载力的组件。制备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衡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等。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坍落度损失是指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是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混凝土需要一个外部运输过程,但由于运输路程以及交通状况的不确定性,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要求较高,必须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混凝土的坍落度变化不大。尤其在交通容易发生堵塞的城市,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的时间要求更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效防坍损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效防坍损的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配方包括水泥、砂石、矿粉、粉煤灰、水以及防坍添加剂。进一步的,所述防坍添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酯;所述第二组分选自甲基烯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醇聚氧乙烯醚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所述第三组分为N-羟基琥珀酰亚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分优选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进一步的,所述防坍添加剂中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的重量比为(20-40):(10-30):(5-20),优选,25:20:10。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配方中各成分按重量分数计分别为:水泥100-300份、砂石1500-2000份、矿粉50-100份、粉煤灰50-150份、水100-200份、防坍添加剂5-20份;优选的,水泥200份、砂石1800份、矿粉90份、粉煤灰100份、水150份、防坍添加剂10份。进一步的,所述水泥的视密度为3-4g/cm3,砂石的视密度为2-3g/cm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长效防坍损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各原料按配比进行混合的步骤。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混合物进行搅拌的步骤。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防坍添加剂在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方面的应用;所述防坍添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酯;所述第二组分选自甲基烯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醇聚氧乙烯醚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所述第三组分为N-羟基琥珀酰亚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分优选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进一步的,所述防坍添加剂中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的重量比为(20-40):(10-30):(5-20),优选,25:2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防坍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通过防坍添加剂的配比优化,尤其可以长效的避免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在最佳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长达6h的时间内维持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比例仅为9.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不含防坍添加剂的混凝土的制备按照水泥200kg、砂石1800kg、矿粉90kg、粉煤灰100kg、水150kg的配比,制备不含防坍添加剂的混凝土,具体制备过程如下:(1)选择视密度分别为3.2g/cm3和2.7g/cm3的水泥和砂石颗粒,按照上述配比将各水泥、砂石、矿粉和粉煤灰加入搅拌机中,干粉搅拌5-10min,充分混合均匀;(2)将水加入搅拌机中,浆体搅拌1-2min,充分搅拌均匀;(3)待搅拌结束后,转移至模具中。实施例2防坍添加剂的制备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甲基烯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醇聚氧乙烯醚、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制备防坍添加剂。其中,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作为一种化学增稠剂,可以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甲基烯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减水剂有助于混凝土的保坍;N-羟基琥珀酰亚胺作为一种助剂,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际生产中,对于防坍添加剂的成分和配比进行了摸索,各防坍添加剂按照表1中的成分配比制备防坍添加剂。表1防坍添加剂的成分表1中,1-3号防坍添加剂中,仅含有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重量比均为25:20;4-6号防坍添加剂中含有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中,4-6号防坍添加剂中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25:20:5、25:20:10、25:20:15。实施例3防坍添加剂的防坍效果坍落度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润湿坍落度筒和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踏脚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2、将拌制的混凝土试样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每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微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注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降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的拔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环现象,则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次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于记录备查。将实施例2中的防坍添加剂以10kg的添加量分别添加到实施例1制备的混凝土中,搅拌、混匀,按上述方式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验,检测结果见表2。表2不同防坍添加剂的防坍结果由表2可知,与不添加防坍添加剂的对照组相比,添加了1-3号防坍添加剂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在4小时之内得到了较好的改善;随着时间的延长,添加1-3号防坍添加剂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与对照组相比,效果不太明显;到了6小时,添加1-3号防坍添加剂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基本与对照组持平,其中,3号防坍添加剂组的在6小时的时候坍落度损失最少。随着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加入(4-6号防坍添加剂),在更大程度上减少了坍落度的损失;不仅短时间的坍落度损失(4h以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随着时间的延长(6h),与对照组以及添加1-3号防坍添加剂的混凝土相比,坍落度损失仍然保持了较好的改善;尤其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效防坍损的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配方包括水泥、砂石、矿粉、粉煤灰、水以及防坍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坍添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酯,所述第二组分选自甲基烯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醇聚氧乙烯醚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所述第三组分为N‑羟基琥珀酰亚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效防坍损的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配方包括水泥、砂石、矿粉、粉煤灰、水以及防坍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坍添加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聚乙二醇硬脂酸酯,所述第二组分选自甲基烯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醇聚氧乙烯醚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所述第三组分为N-羟基琥珀酰亚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坍添加剂中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的重量比为(20-40):(10-30):(5-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坍添加剂中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的重量比为25:20: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配方中各成分按重量分数计分别为:水泥100-300份、砂石1500-2000份、矿粉50-100份、粉煤灰50-150份、水100-200份、防坍添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樟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游通衢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