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67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提供一种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包括筒体和连接于筒体的进水管、加药管、中心反应筒、斜板区和出水管,中心反应筒和斜板区设置在筒体内,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加药管上设有加药泵,进水管连接中心反应筒,加药管连接于进水管和中心反应筒之间,中心反应筒的上方为筒体上的出水口,从中心反应筒里出来的水进入斜板区,斜板区连接于出水口下方,斜板区的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集泥管,集泥管底端出口部分对应回流管进口,回流管的出口连接在加药管的下游管路上。该净化设备基于多药剂联合及泥渣自循环分区的水质净化设备,具有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特点,对高浊度、高浓度废水及黑臭水体和初期雨水都有很好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水是国民经济命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水污染防治设施和再生回用设施需要与城市展同步规划,改变原有的纯消耗型的用水模式。一般情况下,受水源的限制,很多工业园区用水来源为附近地表水源,而我国多数江河源水污染程度较重,传统的水质净化设备无法处理高浊度或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污水,同样,对工业园区内产生的高浊度、高浓度废水也不能有效处理,普遍存在着净化效率低、净化效果差等问题。现已公开的净化设备,当需要过滤自来水时,人工控制电控阀打开,将自来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筒体,当水装满筒体时,控制电控阀关闭,控制升降气缸伸长,推动搅拌杆及搅拌杆上的叶片向下移动,当叶片完全浸入水中时,控制升降气缸停止伸长,控制旋转电机旋转,旋转电机带动下端相连部件旋转,水中杂质在叶片旋转的作用下凝结成较大的颗粒,控制电控阀打开,经过一定时间搅拌后的水将通过水管进入箱体,水经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后,控制水泵工作,水泵将水抽到中空超滤膜滤芯内,中空超滤膜滤芯将水中氯气过滤,经过中空超滤膜滤芯过滤的水进入箱体,水中细小的杂质将由箱体中的活性炭吸收,再经过滤网的过滤,从出水管中由多重过滤出来的水将可以放心使用。当不需要过滤自来水时,控制控制升降气缸缩短,推动搅拌杆及搅拌杆上的叶片向上移动至原来位置,控制升降气缸停止缩短,控制旋转电机停止旋转,控制电控阀关闭,控制停止水泵工作。上述设备的净化原理为:叶片旋转使混合物混合效果良好,实现颗粒物大体积凝结,并设有中空超滤膜滤芯,进而实现吸附效果好、净化效果好的目的。该设备较适合于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净化,比如家用净化设备,针对高污染水不适用。针对高污染水,曾公布一种净化设备,采用高效脱氮分批多循环活性污泥法,该处理装置包括生物选择区和反应区;生物选择区的前端与污水进水管道连通;生物选择区后端与反应区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射流曝气系统用于对所述生物选择区与反应区提供曝气处理;且反应区上还设置循环管道和污泥回流管道;其中,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道上;循环泵用于通过循环管道对反应区内部污水实施水循环处理;污泥回流泵设置在所述污泥回流管道上;污泥回流泵用于通过污泥回流管道将反应区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区实施污泥循环处理;每次滗水只排出池中少量达标废水,对原污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能力较高;池内的污泥浓度高,生物反应速率也大,因此反应池的单位容积处理效率高于传统生化处理技术;与此同时,该高效脱氮分批多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装置的前段设置生物选择区,有利于抑制丝状菌的生长,能克服传统活性污泥法常见的污泥膨胀问题。上述处理装置能够处理高污染的水质,其将射流曝气系统加装在生物选择区与反应区,提高处理效率。另外,其利用污泥回流泵加装在污泥回流管道上,污泥回流管道将反应区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区实施污泥循环处理,反应区的池内的活性污泥交替处于厌氧、缺氧和好氧状态,可根据运行工况灵活调整运行周期和药剂投加规模,实现对出水水质的可控性。可见,其污泥循环泵的设置解决的并非是净化效率低和净化效果差的缺陷。针对以上所述,现有的净化设备并没有可行的技术方案用以解决高浊度、高浓度污水的高效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低、净化效果差等缺陷,尤其是针对高浊度、高浓度污水的净化处理上。为解决以上所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包括筒体和连接于筒体的进水管、加药管、中心反应筒、斜板区和出水管,中心反应筒和斜板区设置在筒体内,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加药管上设有加药泵,进水管连接中心反应筒,加药管连接于进水管和中心反应筒之间,中心反应筒的上方为筒体上的出水口,从中心反应筒里出来的水进入斜板区,斜板区连接于出水口下方,斜板区的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集泥管,集泥管底端出口部分对应回流管进口,回流管的出口连接在加药管的下游管路上,集泥管的下方设有集泥斗。集泥管可竖直设置。进一步地,筒体内中心反应筒的入口处设有促使加药后的混水形成紊流状态的折流结构。进一步地,折流结构的进水口包裹中心反应筒的入口,折流结构包括水平板和折回板,水平板与折回板形成底部具有开口端的空腔结构,水平板封闭连接在中心反应筒外壁与筒体内壁之间,集泥管的进口高于水平板。进一步地,折回板连接于水平板的底部,与水平板间的内倾斜角小于90度。进一步地,折回板与水平板间的内倾斜角大于30度而小于75度。可以选择其它的度数,例如,45度或60度。进一步地,空腔结构包括圆锥环形体结构。空腔结构将混合物形成紊流状态。进一步地,集泥管至少有一根,可对称设置在中心反应筒两侧。进一步地,集泥管顶部进口具有扩口端。具体的,可为圆锥形口。进一步地,回流管包括倾斜部和水平部,倾斜部上端口为回流管的进口,水平部用于连接加药管的下游管路。进一步地,折流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折流结构底部的与中心反应筒相通的混料筒,进水管、加药管、回流管均连接在混料筒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斜板区的下方设有集泥斗,从中心反应筒内出来的混合物进入斜板区,斜板区内的混合物累积后进入集泥斗,从集泥斗内出来的颗粒物部分的进入回流管,与中心反应筒进口处的混合物混合,该颗粒物能够进一步吸附周围水杂质,形成更大的具有吸附作用的颗粒物,提升了吸附效果,进而提高净化效果。该净化设备基于多药剂联合及泥渣自循环分区的水质净化设备,具有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特点,对高浊度、高浓度废水及黑臭水体和初期雨水都有很好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出水区、B-沉淀区、C-反应区、D-排泥区;1-进水管、2-加药管、3-混料筒、4-进水筒、5-中心反应筒、6-折流结构、7-集泥管、8-回流管、9-斜板区、10-集泥斗、11-出水管、12-排泥管、13-进水泵、14-加药泵、15-止回阀、16-控制阀、17-紊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连接于筒体的进水管、加药管、中心反应筒、斜板区和出水管,中心反应筒和斜板区设置在筒体内,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加药管上设有加药泵,进水管连接中心反应筒,加药管连接于进水管和中心反应筒之间,中心反应筒的上方为筒体上的出水口,从中心反应筒里出来的水进入斜板区,斜板区连接于出水口下方,所述斜板区的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集泥管,集泥管底端出口部分对应回流管进口,回流管的出口连接在加药管的下游管路上,集泥管的下方设有集泥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连接于筒体的进水管、加药管、中心反应筒、斜板区和出水管,中心反应筒和斜板区设置在筒体内,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加药管上设有加药泵,进水管连接中心反应筒,加药管连接于进水管和中心反应筒之间,中心反应筒的上方为筒体上的出水口,从中心反应筒里出来的水进入斜板区,斜板区连接于出水口下方,所述斜板区的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集泥管,集泥管底端出口部分对应回流管进口,回流管的出口连接在加药管的下游管路上,集泥管的下方设有集泥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中心反应筒的入口处设有促使加药后的混水形成紊流状态的折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结构的进水口包裹中心反应筒的入口,折流结构包括水平板和折回板,水平板与折回板形成底部具有开口端的空腔结构,水平板封闭连接在中心反应筒外壁与筒体内壁之间,集泥管的进口高于水平板。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梅凯尼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