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866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一混合菌种;其中,第一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20~30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二混合菌种;其中,第二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10~15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三混合菌种;其中,第三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打捞、收集浮于污染水域水面上的絮凝物,使水域水体得到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可快速降解污染水域中含氮、磷等污染物质,快速分解转化水体中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恢复水域的生态平衡及自净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湖泊、池塘等水域的水体净化是一项难度极大、处理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当水中污染物不能与水彻底分离时,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水的透明度,进而阻碍水体中水生生物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水中生物、微生物、植物等健康生长,最终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分离的污染物因沉入水底而难于收集利用,并会再次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同时随着沉入污物的逐渐积累而影响水深,改变原有水生态环境,使水体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并影响景观以及人类生活和健康。目前,水体治理方法主要有截流、疏浚、活水循环、河道人工增氧曝气、底泥覆盖、混凝、生态修复等方法。这些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涌水环境恶化的问题,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成本过高,效果不够显著。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及自净功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以快速降解污染水域中含氮、磷等污染物质,快速分解转化水体中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恢复水域的生态平衡及自净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包括步骤:S1: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一混合菌种;其中,第一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S2:20~30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二混合菌种;其中,第二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S3:10~15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三混合菌种;其中,第三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S4:打捞、收集浮于污染水域水面上的絮凝物,使水域水体得到净化。第一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8~109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5~20):1:(2~3)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菌种。第二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8~109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0~15):1:(10~12):(2~3)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菌种。第三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7~108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2~3):1:(4~8):(5~6)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菌种。第一混合菌种、第二混合菌种、第三混合菌种的投放体积比为1:(0.3~0.4):(1.4~1.6)。第一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中,还包括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进行诱变的步骤。诱变包括化学诱变和/或紫外诱变,优选为依次进行紫外诱变、化学诱变和紫外诱变。优选地,紫外诱变采用的紫外灯的照射强度为25~28W,紫外灯与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的垂直距离为30~35cm,紫外照射的时间为20~28s。优选地,化学诱变采用的化学诱变剂为硫酸二乙酯水溶液,硫酸二乙酯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1.0%~1.2%;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和化学诱变剂的体积比为100:(1.2~1.4);化学诱变的时间为30~32min,化学诱变的过程中持续震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不同的种类的菌种制备得到的微生物菌剂,使其在富营养化或重度污染的水体中繁殖和生存,通过利用光能,快速降解污染水域中含氮、磷等污染物质及诸如苯酚等有机物,快速分解转化污染水域中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及自净功能,从而提升水质,且该专利技术采用的菌种安全无毒,自身富含营养及多种活性物质,并可释放抗病毒因子,从而可抑制有害菌群,维护生态环境;(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具有不耗能、原位修复不需大规模工程、快速有效、成本较低等优势,已作为生态修复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可广泛运用于污染水域治理。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包括步骤:S1: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一混合菌种;其中,第一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8~109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5~20):1:(2~3)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菌种;优选地,还包括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依次进行紫外诱变、化学诱变和紫外诱变的步骤:紫外诱变采用的紫外灯的照射强度为25~28W,紫外灯与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的垂直距离为30~35cm,紫外照射的时间为20~28s;化学诱变采用的化学诱变剂为硫酸二乙酯水溶液,硫酸二乙酯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1.0%~1.2%;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和化学诱变剂的体积比为100:(1.2~1.4);化学诱变的时间为30~32min,化学诱变的过程中持续震荡;S2:投放第一混合菌种20~30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二混合菌种;其中,第二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8~109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0~15):1:(10~12):(2~3)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菌种;S3:投放第二混合菌种10~15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三混合菌种;其中,第三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7~108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2~3):1:(4~8):(5~6)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菌种;第一混合菌种、第二混合菌种、第三混合菌种的投放体积比为1:(0.3~0.4):(1.4~1.6);S4:打捞、收集浮于污染水域水面上的絮凝物,使水域水体得到净化。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包括步骤:S1: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一混合菌种;第一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5×108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8:1:2.5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菌种;S2:投放第一混合菌种24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二混合菌种;第二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5×108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2:1:11:2.5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菌种;S3:投放第二混合菌种12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三混合菌种;第三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一混合菌种;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S2:20~30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二混合菌种;其中,所述第二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S3:10~15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三混合菌种;其中,所述第三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S4:打捞、收集浮于污染水域水面上的絮凝物,使水域水体得到净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一混合菌种;其中,所述第一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S2:20~30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二混合菌种;其中,所述第二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S3:10~15h后,在污染水域投放第三混合菌种;其中,所述第三混合菌种包含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碱菌和米曲霉;S4:打捞、收集浮于污染水域水面上的絮凝物,使水域水体得到净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乳酸链球菌和放线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8~109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5~20):1:(2~3)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第一混合菌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反硝化细菌、泾阳链霉菌和氧化硫杆菌分别进行扩大培养至菌体浓度为108~109cfu/g,然后以活菌数比例为(10~15):1:(10~12):(2~3)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第二混合菌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菌种的大水域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混合菌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集胞藻、沼泽红假单胞菌、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良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晴川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