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晨航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泵站放江的水体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866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泵站放江的水体治理方法。在泵站放江前的2个月,或在泵站放江前的7‑21天,优选在泵站放江前的12‑16天,更优选在泵站放江前的14天,调节待治理河道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至5mg/L以上,并维持该溶解氧浓度至泵站放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水体治理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泵站放江后,水质发黑发臭的问题,可以实现泵站放江后,24h内消除黑臭,72h水质快速恢复的治理效果,从而有效避免了泵站放江后,水生态系统受损的问题,如水生植物、鱼类死亡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泵站放江的水体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治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泵站放江的水体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境要求逐步提高,近年来河道整治力度不断加大,河道的黑臭现象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通过对研究河道黑臭的污染物来源发现,泵站雨季放江(河)的黑臭水是其主要污染物来源之一。由于雨水管错接污水、雨污合流制等原因,雨季时,大量雨污水排入水体,引起水质短期恶化,水体发黑发臭,是长期困扰改善城市水体水质的瓶颈问题。公开号为CN10621981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雨水泵站雨季放江(河)黑臭水处理方法,通过对雨水管道底泥冲刷、雨水井底泥扰动提升、泥砂渣分离以及药剂缓释抑菌削减黑臭进行处理。然而,该方法仍然难以克服放江时,针对大流量排水无法及时、有效进行净化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6830367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内雨水和/或污水排放处理的净化设施,通过在水中并包围雨水和/或污水排放的排水口的位置设置高透水屏障,形成一高透水性围隔区域,并结合曝气设备、复合生态浮床和载体,实现河道内雨水和/或污水排放处理的净化。然而,该方法需设置挡板柔性屏障等部件,对部件的清洁、损耗和回收均耗费较大的成本。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操作便捷,且可及时、有效地对放江时大流量排水进行净化,从而防止泵站放江引起黑臭水的水体治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泵站放江的水体治理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泵站放江的水体治理方法,在泵站放江前的2个月,或在泵站放江前的7-21天,优选在泵站放江前的12-16天,更优选在泵站放江前的14天,调节待治理河道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至5mg/L以上,并维持该溶解氧浓度至泵站放江。经过本专利技术的实验研究发现,调节待治理河道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为5-8mg/L可更好的实现对泵站放江后水体的净化效果并维持较低的运行成本。进一步地,当进行泵站放江后,在放江后的一小时内调节待治理河道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至50mg/L以上,可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利于水体的净化。而当放江结束后,可将所述河道的溶解氧浓度维持在4-5mg/L,以节约运行成本。若放江后出现底泥翻泥现象,则调节所述河道的溶解氧浓度至8-10mg/L,待底泥翻泥现象消失后,将所述河道的溶解氧浓度维持在4-5mg/L。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中对溶解氧浓度的调节,可通过物理充氧方法进行,所述物理充氧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旋流曝气、螺旋曝气、射流曝气、纳米曝气、转盘曝气、倒伞曝气及富氧水注射。其中,所述富氧水注射方式,可包括射流投加、对流接触塔,文丘里反应器等方式。上述曝气方式均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进行,本专利技术不另做限定。进一步地,为提高曝气充氧效率和增加氧气的扩散速度与范围,可采用水体循环与物理充氧相结合的方法调节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作为优选,选择在待治理河道的底泥上20-30cm位置进行物理充氧。如此,一方面可尽可能不扰动底泥,另一方面,可快速改变泥水交界面的氧化还原电位的环境。同时在河道底部,形成高密度的溶解氧层,有效的解决河道翻泥引起的黑臭问题。进一步地,为了精准控制曝气机的运行,通过对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的监测,控制物理充氧设备的开关:当水体底部溶解氧浓度大于溶解氧浓度预设值的1.5倍,和/或河道底部氧化还原电位>200mv时,可以停止曝气。更为具体地,可根据河道和水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溶解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的自动监测。例如:对于长度为1km以内的河流,自动监测装置均匀布点3个,取平均值。对于长度在1km-5km之间的河道,每隔500m布设一个自动监测装置。对于>5km的河道,每隔800m设置一个自动监测装置。当>80%的点位,满足限定值时,可以停止或者开启曝气(物理充氧)。对于河流深度<1m的水体,自动监测装置的氧化还原电位仪,设置在水深2/3处,对于河流深度>1m的水体,自动监测装置的氧化还原电位仪设置在距河底20cm-30cm的位置。进一步地,泵站放江时,雨污水颗粒物含量较高,污水管或者雨水管沉积的底泥也会在泵站放江时一起入河,因此可以采取旋流沉砂池等快速沉淀的装置,进行预处理,尽可能避免大量的颗粒物入河。更进一步地,针对潮汐流的河道,或者水流方向不确定的河道,可以用生物载体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固定,载体的悬挂数量,每立方米的河水悬挂0.2-1m2的载体,载体材料可以是比表面积较高的碳素纤维,聚乙烯材料或者成本较低的海绵等。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物料和设备均为普通市售产品,涉及到的操作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操作。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以相互组合,得到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水体治理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泵站放江后,水质发黑发臭的问题,可以实现泵站放江后,24h内消除黑臭,72h水质快速恢复的治理效果,从而有效避免了泵站放江后,水生态系统受损的问题,如水生植物、鱼类死亡等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对比实验例1中放江前曝气组的溶解氧浓度变化。图2为对比实验例1中放江后曝气组的溶解氧浓度变化。图3为对比实验例1中对放江前曝气组和放江后曝气组的ORP监测结果。图4为对比实验例1中对放江前曝气组和放江后曝气组的TN监测结果。图5为对比实验例1中对放江前曝气组和放江后曝气组的NH4+-N监测结果。图6为对比实验例1中对放江前曝气组和放江后曝气组的TP监测结果。图7为对比实验例1中对放江前曝气组和放江后曝气组的COD监测结果。图8为对比实验例1中放江前曝气组和放江后曝气组的水体观察结果。图9为对比实验例2中针对不同处理的TN监测结果。图10为对比实验例2中针对不同处理的NH4+-N监测结果。图11为对比实验例2中针对不同处理的TP监测结果。图12为对比实验例2中针对不同处理的COD监测结果。图13为对比实验例2中针对不同处理的ORP监测结果。图14为对比实验例3中针对不同处理的DO监测结果。图15为对比实验例3中针对不同处理的ORP监测结果。图16为对比实验例3中针对不同处理的TN监测结果。图17为对比实验例3中针对不同处理的NH4+-N监测结果。图18为对比实验例3中针对不同处理的TP监测结果。图19为对比实验例3中针对不同处理的COD监测结果。图20为对比实验例3中针对不同处理的水体观察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的给出仅是为了起到说明的目的,并不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上海某河道长为5km,水深大于1m,在雨季时,泵站放江引起水体发黑发臭。本实施例采用富氧水注射的方式,同时富氧水注射与水体循环相结合,在泵站放江前的2个月,对河道持续充氧曝气,维持河道溶解氧>5mg/L。泵站曝气在底泥上20-30cm范围内。泵站放江时,加大河道曝气量,将溶解氧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泵站放江的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泵站放江前的2个月,或在泵站放江前的7‑21天,优选在泵站放江前的12‑16天,更优选在泵站放江前的14天,调节待治理河道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至5mg/L以上,并维持该溶解氧浓度至泵站放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泵站放江的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泵站放江前的2个月,或在泵站放江前的7-21天,优选在泵站放江前的12-16天,更优选在泵站放江前的14天,调节待治理河道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至5mg/L以上,并维持该溶解氧浓度至泵站放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待治理河道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为5-8mg/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泵站放江后一小时内,调节待治理河道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至50mg/L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放江结束后,将所述河道的溶解氧浓度维持在4-5mg/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放江后出现底泥翻泥现象,则调节所述河道的溶解氧浓度至8-10mg/L,待底泥翻泥现象消失后,将所述河道的溶解氧浓度维持在4-5mg/L。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体治理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航
申请(专利权)人:张晨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