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端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51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端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其中,车端骨架结构包括:车顶结构,车顶结构为弯梁结构;端部吸能结构,端部吸能结构上部与车顶结构相连接,端部吸能结构的下端与轨道车辆的底架相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发生碰撞时,端部吸能结构的上端与车顶结构相连接,端部吸能结构的下端用于与底架相连接,形成稳定的整体,防止轨道车辆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发生部件分离的现象。综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端部骨架结构碰撞性能无法满足当下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端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端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其运行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铁等轨道交通车辆通常载客量大,运行速度快,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往往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些年发生的列车追尾等事故充分说明即便在信号控制、调度管理和程序化管理等主动防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列车的碰撞事故还是不能完全被避免,此种情况下,作为乘车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终极卫士的被动安全防护装置的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统计表明,轨道交通车辆等在碰撞过程中需要吸收的能量大,因此,车辆端部骨架结构碰撞性能和其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而随着轨道交通车辆不断提速,对车辆端部骨架结构碰撞性能和其重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相关技术中车辆端部骨架结构碰撞性能无法满足当下需求的技术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端骨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端部骨架结构碰撞性能无法满足当下需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端骨架结构,包括:车顶结构,车顶结构为弯梁结构;端部吸能结构,端部吸能结构上部与车顶结构相连接,端部吸能结构的下端与轨道车辆的底架相连接。进一步地,端部吸能结构包括:第一吸能柱体,其第一端与车顶结构焊接,其第二端用于与底架焊接;第二吸能柱体,其第一端与车顶结构焊接,其第二端用于与底架焊接。进一步地,第二吸能柱体为两个,两个第二吸能柱体相间隔地设置,第一吸能柱体为两个,两个第一吸能柱体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吸能柱体位于两个第二吸能柱体之间。进一步地,车端骨架结构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第一端与第一吸能柱体相连接,连接板的第二端与车顶结构相连接。进一步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第一吸能柱体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侧面相焊接,连接板的第二端与车顶结构中两个相邻的侧面相焊接。进一步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吸能柱体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连接板的第二端朝向车顶结构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吸能柱体的第一端的顶面与第一吸能柱体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吸能柱体的第一端的顶面的一端朝向车顶结构。进一步地,车顶结构两端与第二吸能柱体相连接,车顶结构的中部通过连接板与第一吸能柱体相连接。进一步地,车端骨架结构还包括抗伸缩板,抗伸缩板为板型结构,其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吸能柱体连接。进一步地,抗伸缩板的中部设有两个位于其侧边的开口,其中,两个第一吸能柱体分别穿过开口并与抗伸缩板连接。进一步地,抗伸缩板两端的宽度小于抗伸缩板中部的宽度。进一步地,车端骨架结构还包括连接横梁,连接横梁的横截面为U型,其一端连接第一吸能柱体,其另一端连接第二吸能柱体。进一步地,车顶弯梁、抗伸缩板、第一吸能柱体和第二吸能柱体形成封闭的框架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端骨架结构,该车端骨架结构为上述任一项的车端骨架结构。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发生碰撞时,端部吸能结构的上端与车顶结构相连接,端部吸能结构的下端用于与底架相连接,形成稳定的整体,防止轨道车辆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发生部件分离的现象。综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达到了提高车端骨架结构的碰撞性能,保证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端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车端骨架结构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车端骨架结构的极限应力示意图一;图4示出了图1中的车端骨架结构的极限应力示意图二。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80、端部吸能结构;90、车顶结构;81、第一吸能柱体;82、第二吸能柱体;83、连接板;84、抗伸缩板;85、连接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端骨架结构,该车端骨架结构主要包括:车顶结构90和端部吸能结构80,其中,车顶结构90为弯梁结构,而端部吸能结构80上部与车顶结构90相连接,端部吸能结构80的下端与轨道车辆的底架相连接。首先,针对车端骨架结构的端部吸能结构80进行解释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端部吸能结构80包括:第一吸能柱体81和第二吸能柱体82,其中,第一吸能柱体81的第一端与车顶结构90焊接,第一吸能柱体81的第二端与底架焊接,而第二吸能柱体82的第一端也与车顶结构90焊接,第二吸能柱体82的第二端也与底架焊接。此种设计加强了车端骨架结构的连接稳定性,也即使得车端骨架的端部吸能结构80、车顶结构90以及车端的底架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并形成封闭的框架结构。此时端部吸能结构80在受到碰撞挤压力时,端部吸能结构80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整个框架结构,避免碰撞力集中作于某处,导致端部吸能结构80受到极端破坏。针对上述第二吸能柱体82,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第二吸能柱体82为两个,两个第二吸能柱体82相间隔地设置,第二吸能柱体82用于与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焊接。此种设计,使得端部吸能结构80与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也形成了稳定的焊接关系,进一步加强了轨道车辆的端部结构的连接稳定性。基于上述第二吸能柱体82的例子,在另一个可选的示例中,第一吸能柱体8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的第一吸能柱体81位于两个第二吸能柱体82之间,至少两个的第一吸能柱体81沿轨道车辆的车宽方向对称地设置。此种设计,使得第一吸能柱体81可以稳定的连接车顶结构90和轨道车辆的底架结构。避免第一吸能柱体81过于集中,导致轨道车辆的车端骨架结构出现“碰撞漏洞”,也即,避免碰撞点与第一吸能柱体81距离过大,导致第一吸能柱体81无法有效的起到碰撞吸能的作用,进而使得碰撞物破坏轨道车辆,危害乘车人员。最后,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一个优选的例子中,第二吸能柱体82为两个,两个第二吸能柱体82相间隔地设置,第一吸能柱体81为两个,两个第一吸能柱体81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吸能柱体81位于两个第二吸能柱体82之间。此种设计,使得第一吸能柱体81和第二吸能柱体82的数量和位置达到了一个精准的平衡。也即,第一吸能柱体81和第二吸能柱体82的数量和位置的设计既满足了轨道车辆的碰撞性能,同时也降低了轨道车辆不必要的成本,并且避免了由于第一吸能柱体81和第二吸能柱体82的数量和位置不恰当导致轨道车辆视野范围受影响的情况发生。其次,针对车端骨架结构的车顶结构90进行解释说明:如图1和图2中所示,车顶结构90为弯梁结构,基于此可知,在实施例中车顶结构90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便于制作。此外,如图1和图2中所示,车顶结构90两端与第二吸能柱体82相连接,基于此可知,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两个第二吸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端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结构(90),所述车顶结构(90)为弯梁结构;端部吸能结构(80),所述端部吸能结构(80)上部与所述车顶结构(90)相连接,所述端部吸能结构(80)的下端与轨道车辆的底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端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顶结构(90),所述车顶结构(90)为弯梁结构;端部吸能结构(80),所述端部吸能结构(80)上部与所述车顶结构(90)相连接,所述端部吸能结构(80)的下端与轨道车辆的底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端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吸能结构(80)包括:第一吸能柱体(81),其第一端与所述车顶结构(90)焊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底架焊接;第二吸能柱体(82),其第一端与所述车顶结构(90)焊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底架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端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能柱体(82)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吸能柱体(82)相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吸能柱体(81)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吸能柱体(81)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吸能柱体(81)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吸能柱体(8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端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骨架结构还包括连接板(83),所述连接板(8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吸能柱体(8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83)的第二端与所述车顶结构(90)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端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吸能柱体(81)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侧面相焊接,所述连接板(83)的第二端与所述车顶结构(90)中两个相邻的侧面相焊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端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吸能柱体(81)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连接板(83)的第二端朝向所述车顶结构(90)的方向延伸。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志田洪雷喻海洋刘龙玺郭占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