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志达专利>正文

一种车轮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48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内胎,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充气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检测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可左右滑动的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工作块;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使用车辆,经常会遇到车胎内胎被戳破导致漏气,驾驶者常常无法找到被戳破的口子,无法自行对其补漏,需要去汽修店进行维修,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可对受损的内胎进行自动测漏,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内胎,同时还具有自动充气功能,在不需要测漏时也能对内胎进行充气,功能实用且多样一种车轮内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轮内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轮胎
,具体为一种车轮内胎。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使用车辆,经常会遇到车胎内胎被戳破导致漏气,驾驶者常常无法找到被戳破的口子,无法自行对其补漏,需要去汽修店进行维修,因此设计一种可对受损的内胎进行自动测漏,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内胎,同时还具有自动充气功能,在不需要测漏时也能对内胎进行充气,功能实用且多样一种车轮内胎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内胎,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轮内胎,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充气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检测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可左右滑动的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工作块,所述第一工作块上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工作块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置有第二工作块,所述第二工作块后端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线轮,所述第二工作块后端与第一转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二工作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前端设置有开口朝前的第二卡孔,所述第二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二卡孔相卡位配合的设置有卡齿,所述第一转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卡齿左端轴心处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外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环形阵列分布的且开口朝外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开口朝外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撑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内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一侧的内壁内可转动的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线轮,所述第二转线轮与所述第一撑块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线,所述第四空腔内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腔一侧的内壁内设置有第二撑块,所述第二撑块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一端与所述第一撑块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腔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可放置有可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的漏气内胎,所述漏气内胎内侧端面固定设置有气门芯,所述气门芯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气体腔,所述第一气体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五空腔左侧内壁内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三工作块,所述第三工作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二气体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三工作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三转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二锥齿轮下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四转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转动腔内转动的曲轴,所述曲轴上铰链连接有拉杆,所述第四转动腔内固定设置有气体压缩室,所述气体压缩室内设置有压缩腔,所述拉杆右端铰链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压缩腔内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泵,所述压缩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三气体腔,所述第三气体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下侧内壁内的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四工作块,所述第四工作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出所述第四工作块外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滑动腔内转动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四锥齿轮,靠近所述第三滑动腔上侧内壁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转动腔,所述第四锥齿轮左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五转动腔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五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五转动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块外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齿轮腔内的环形齿,所述环形齿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出所述第二电机外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滑动腔内转动的第四齿轮,靠近所述第三滑动腔下侧内壁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配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六转轴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七空腔内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七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八空腔内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水室,所述储水室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放置有清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四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一卡孔相卡位配合的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四滑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卡块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端与所述第一限位槽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空腔上下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工作块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右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撑块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第三限位槽内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下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槽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工作块上下两端设置设置第一复位装置,所述拉杆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四工作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一滑槽内的导滑块,所述第四工作块右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卡孔,所述第三滑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滑动腔,所述第五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二复位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缩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需要对泄露的内胎进行检测前,需要先对内胎进行充气,使用人员将漏气内胎放置于第五空腔内,将气门芯与第三工作块相对齐,此时转动第一转线轮进而通过第一拉线向后拉动第二工作块使第二卡孔与卡齿脱离卡位状态,此时由于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会使第一撑块、第二撑块以及压缩弹簧向外撑开,此时第二齿轮、第二转线轮、第一齿轮以及卡齿会转动,当第二撑块将对需要充气的漏气内胎撑紧时,松开第一转线轮,使第二卡孔与卡齿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内胎,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充气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可左右滑动的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工作块,所述第一工作块上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工作块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置有第二工作块,所述第二工作块后端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线轮,所述第二工作块后端与第一转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二工作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前端设置有开口朝前的第二卡孔,所述第二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二卡孔相卡位配合的设置有卡齿,所述第一转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卡齿左端轴心处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外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环形阵列分布的且开口朝外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开口朝外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撑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内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一侧的内壁内可转动的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线轮,所述第二转线轮与所述第一撑块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线,所述第四空腔内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腔一侧的内壁内设置有第二撑块,所述第二撑块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一端与所述第一撑块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腔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可放置有可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的漏气内胎,所述漏气内胎内侧端面固定设置有气门芯,所述气门芯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气体腔,所述第一气体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内胎,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充气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可左右滑动的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工作块,所述第一工作块上侧端面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工作块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置有第二工作块,所述第二工作块后端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线轮,所述第二工作块后端与第一转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二工作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前端设置有开口朝前的第二卡孔,所述第二空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二卡孔相卡位配合的设置有卡齿,所述第一转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卡齿左端轴心处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外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环形阵列分布的且开口朝外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开口朝外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撑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内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一侧的内壁内可转动的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前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线轮,所述第二转线轮与所述第一撑块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线,所述第四空腔内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腔一侧的内壁内设置有第二撑块,所述第二撑块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腔一端与所述第一撑块远离所述第二转动腔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空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可放置有可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的漏气内胎,所述漏气内胎内侧端面固定设置有气门芯,所述气门芯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气体腔,所述第一气体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单向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轮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五空腔左侧内壁内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三工作块,所述第三工作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二气体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三工作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三转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三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腔内可转动的且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配合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转动腔,所述第二锥齿轮下端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第四转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转动腔内转动的曲轴,所述曲轴上铰链连接有拉杆,所述第四转动腔内固定设置有气体压缩室,所述气体压缩室内设置有压缩腔,所述拉杆右端铰链连接有延伸通入至所述压缩腔内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泵,所述压缩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三气体腔,所述第三气体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达
申请(专利权)人:何志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