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40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包括上辊、下辊、辊压平台、压辊、上轨道、上固定器、下轨道、下固定器、加热丝、传送带、传送滚轴;所述辊压平台上方设置有压辊,辊压平台一侧设置有上辊、下辊,上辊位于下辊上方,辊压平台另一侧设置有上轨道、下轨道、加热丝、传送带,上轨道位于下轨道上方,上轨道、下轨道之间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一侧的设置有传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快速压平和焊点焊接,并通过传送带移送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快速压平和焊点焊接,并通过传送带移送出的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电路板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路板,近几年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在移动电话、电脑与液晶荧幕、CD随身听、磁碟机、硬盘驱动器和无线充电线圈阵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柔性电路板的市场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对于柔性电路板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高效低成本的完成柔性电路板的制造与加工。在柔性电路板的加工过程中,都需要将柔性电路板与载板贴合,而现有的技术中对于柔性电路板与载板的贴合大都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采用人工贴合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加工成本,同时,人工贴合操作效率很低,贴合效果差,误差较大,产生大量的不合格产品,极大的提高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快速压平和焊点焊接,并通过传送带移送出的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包括上辊、下辊、辊压平台、压辊、上轨道、上固定器、下轨道、下固定器、加热丝、传送带、传送滚轴;所述辊压平台上方设置有压辊,辊压平台一侧设置有上辊、下辊,上辊位于下辊上方,辊压平台另一侧设置有上轨道、下轨道、加热丝、传送带,上轨道位于下轨道上方,上轨道、下轨道之间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一侧的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上辊与所述压辊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下辊与所述压辊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上固定器包括上气缸柱、上压盘、上吸附孔,上气缸柱顶部设置有上气缸滑块,上气缸滑块与上轨道配合,上固定器通过上气缸滑块安装在上轨道上;上气缸柱底部安装有上压盘,上压盘下表面设置有上吸附孔,上吸附孔在上压盘下表面呈矩阵分布;所述上固定器沿上轨道移动;上吸附孔通过上气管与吸气泵连接;所述下固定器包括下气缸柱、下压盘、下吸附孔,下气缸柱底部设置有下气缸滑块,下气缸滑块与下轨道配合,下固定器通过下气缸滑块安装在下轨道上;下气缸柱顶部安装有下压盘,下压盘上表面设置有下吸附孔,下吸附孔在下压盘上表面呈矩阵分布;所述下固定器沿下轨道移动;下吸附孔通过下气管与吸气泵连接;所述传送带内设置有传送滚轴,传送滚轴转动,带动传送带沿两个传送滚轴顶点连线方向移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快速压平和焊点焊接,并通过传送带移送出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参见图1,包括上辊1、下辊2、辊压平台3、压辊4、上轨道5、上固定器6、下轨道7、下固定器8、加热丝9、传送带10、传送滚轴11;所述辊压平台3位于该装置腔体内,辊压平台3上方设置有压辊4,辊压平台3一侧设置有上辊1、下辊2,上辊1位于下辊2上方,辊压平台3另一侧该装置腔体内设置有上轨道5、下轨道7、加热丝9、传送带10,上轨道5位于下轨道7上方,上轨道5、下轨道7之间设置有加热丝9,上轨道5、下轨道7、加热丝9均设置在该装置腔体内壁上;加热丝9一侧的设置有传送带10,传送带10穿出该装置腔体;所述上辊1与所述压辊4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柔性电路板A通过上辊1、压辊4之间的传送带传送到辊压平台3上;所述下辊2与所述压辊4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柔性电路板B通过下辊2与压辊4之间的传送带传送到辊压平台3上;所述柔性电路板A与所述柔性电路板B被传送到辊压平台3上,柔性电路板A位于柔性电路板B上方,经过压辊4辊压后,将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压平,操作人员调整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的位置,使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焊接点对应,在焊接点之间涂敷焊锡,并压合在上固定器6、下固定器8之间;所述上固定器6包括上气缸柱61、上压盘62、上吸附孔63,上气缸柱61顶部设置有上气缸滑块,上气缸滑块与上轨道5配合,上固定器6通过上气缸滑块安装在上轨道5上;上气缸柱61底部安装有上压盘62,上压盘62下表面设置有上吸附孔63,上吸附孔63在上压盘62下表面呈矩阵分布;所述上固定器6沿上轨道5移动;上吸附孔63通过上气管与吸气泵连接,上气管开启、闭合控制上吸附孔63吸气与停止吸气;所述下固定器8包括下气缸柱81、下压盘82、下吸附孔83,下气缸柱81底部设置有下气缸滑块,下气缸滑块与下轨道7配合,下固定器8通过下气缸滑块安装在下轨道7上;下气缸柱81顶部安装有下压盘82,下压盘82上表面设置有下吸附孔83,下吸附孔83在下压盘82上表面呈矩阵分布;所述下固定器8沿下轨道7移动;下吸附孔83通过下气管与吸气泵连接,下气管开启、闭合控制下吸附孔83吸气与停止吸气;所述加热丝9对上轨道5、下轨道7之间空间加热,使上固定器6、下固定器8之间压合的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的焊接点对应热焊接;所述传送带10内设置有传送滚轴11,传送滚轴11转动,带动传送带10沿两个传送滚轴11顶点连线方向移动;上固定器6、下固定器8压合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后,沿上轨道5、下轨道7向传送带10移动,上固定器6、下固定器8经过加热丝9时,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焊点上的锡膏融化,使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焊点焊接在一起;上固定器6、下固定器8移动到传送带10一侧,与下吸附孔83连接的下气管闭合,下吸附孔83关闭吸力;上固定器6抬起带着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并沿上轨道5移动至传送带10上方,与上吸附孔63连接的上气管闭合,上吸附孔63关闭吸力,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落在传送带10上,传送带10将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运送到该装置空腔外。本技术通过压辊4与辊压平台3配合,压平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调节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位置,使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的焊点对应,并在焊点之间添加焊锡;上固定器6、下固定器8带动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经过加热丝9加热,焊接焊点后,移动到传送带10一侧;上固定器6、下固定器8上分别设置有与上气管连接的上吸附孔63、与下气管连接的下吸附孔83,关闭下吸附孔83,上固定器6带动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运动到传送带10上,关闭上吸附孔63,使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落到传送带10,传送带10将柔性电路板A和柔性电路板B移动出该装置空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快速压平和焊点焊接,并通过传送带移送出的特点。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包括上辊(1)、下辊(2)、辊压平台(3)、压辊(4)、上轨道(5)、上固定器(6)、下轨道(7)、下固定器(8)、加热丝(9)、传送带(10)、传送滚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平台(3)上方设置有压辊(4),辊压平台(3)一侧设置有上辊(1)、下辊(2),上辊(1)位于下辊(2)上方,辊压平台(3)另一侧设置有上轨道(5)、下轨道(7)、加热丝(9)、传送带(10),上轨道(5)位于下轨道(7)上方,上轨道(5)、下轨道(7)之间设置有加热丝(9);加热丝(9)一侧的设置有传送带(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包括上辊(1)、下辊(2)、辊压平台(3)、压辊(4)、上轨道(5)、上固定器(6)、下轨道(7)、下固定器(8)、加热丝(9)、传送带(10)、传送滚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平台(3)上方设置有压辊(4),辊压平台(3)一侧设置有上辊(1)、下辊(2),上辊(1)位于下辊(2)上方,辊压平台(3)另一侧设置有上轨道(5)、下轨道(7)、加热丝(9)、传送带(10),上轨道(5)位于下轨道(7)上方,上轨道(5)、下轨道(7)之间设置有加热丝(9);加热丝(9)一侧的设置有传送带(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1)与所述压辊(4)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2)与所述压辊(4)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的高效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器(6)包括上气缸柱(61)、上压盘(62)、上吸附孔(63),上气缸柱(61)顶部设置有上气缸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德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运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