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宇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照明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402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照明车灯,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其包括灯体和抱箍,灯体内设有电池仓和照明电路,照明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三控制电路和主电路,主电路包括灯泡和第一三极管,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控制电路包括振荡回路,第三控制电路包括光敏电阻和继电器,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相串联,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基极电路与电池仓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控制电路与电池仓连通,同时,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与第二控制电路的振荡输出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实现,其可以安装在电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上,能够为驾驶者自动提供稳定的光源,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照明车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是指一种自动照明车灯。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日益复杂,城市道路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隧道、桥涵路段,这些路段中虽然会设置照明设备,但是,照明设备往往在夜间才会开启,这样,当白天通过桥涵时,驾驶者突然从光亮环境进入阴暗环境,会产生暂时的视觉不适,不利于自行车或电动车驾驶者观察路况,非常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目前,电动车普遍配有照明灯,但是开启照明灯通常需要旋转钥匙,这个过程需要驾驶员单手控把,增加了驾驶的危险性。此外,有的路段由于设计不合理,可能产生光线的明暗交替变化,此时,如果驾驶者频繁地手动开闭灯光,显然也是非常不利于驾驶安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照明车灯,其能够自动感知环境的光强度,自动在昏暗环境下开启灯光,并具有延时关闭的功能,能够为驾驶者提供稳定的照明,提高非机动车驾驶的安全性。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照明车灯,用于具有把手的车辆,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照明区和感光区,所述灯体下方设有用于连接车辆把手的抱箍,所述灯体内设有电池仓以及由电池仓供电的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三控制电路和主电路,所述主电路与所述电池仓构成回路,所述主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灯泡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振荡回路,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包括相互串联并与电池仓构成回路的光敏电阻和继电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相串联,该串联的电路与所述电池仓构成回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基极电路与电池仓连接,所述基极电路的通断由所述继电器控制,当所述光敏电阻受光时,所述基极电路导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仓连通,同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振荡输出控制连接;所述灯泡位于所述照明区内,所述光敏电阻位于所述感光区内。可选的,所述照明区位于所述灯体的前方,所述感光区位于所述灯体的后方。可选的,所述振荡回路为LC振荡回路。可选的,所述照明区和感光区均位于所述灯体的前方,且照明区和感光区位于彼此分隔的仓体内,所述照明区上设有偏振方向为竖直方向的透光罩,所述感光区上设有偏振方向为水平方向的透光罩。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光敏电阻感知外界光强,能够在昏暗环境下自动开启灯光,避免了驾驶员手动开启灯光所造成的安全隐患。2、本技术借助振荡电路实现延时功能,即使外部光强暂时增强,本新型的灯泡不会立刻熄灭,而是继续维持一段时间,如果此时光线再次暗淡,则灯泡会继续持续开启,免除了驾驶者频繁开闭灯光的烦恼。3、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可以安装在电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上,能够为驾驶者自动提供稳定的光源,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专利,下面提供一幅或多幅附图,这些附图旨在对本专利的
技术介绍
、技术原理和/或某些具体实施方案做出辅助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理解,同时,为了使本专利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并使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得到充分支持,下面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做出进一步的、更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自动照明车灯,可用于具有把手的车辆(如自行车、电动车等等),包括灯体1,所述灯体1包括照明区2和感光区3,所述灯体1下方设有用于连接车辆把手的抱箍(常规技术,未示出),所述灯体1内设有电池仓以及由电池仓供电的照明电路(电池仓和照明电路的设置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故图中未示出具体位置,另外,电池仓在图2中表现为电源E),所述照明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三控制电路和主电路,所述主电路与所述电池仓构成回路,所述主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灯泡B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由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振荡回路,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包括相互串联并与电池仓构成回路的光敏电阻Rp和继电器J,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相串联,该串联的电路与所述电池仓构成回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基极电路与电池仓连接,所述基极电路上设有常闭开关K,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仓连通,同时,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还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振荡输出控制连接;所述灯泡21位于所述照明区2内,所述光敏电阻31位于所述感光区3内。当车辆行驶在光亮区域时,所述光敏电阻Rp受光,继电器J开始工作,常闭开关K断开,三极管Q2处几乎没有电流通过,三极管Q1的基极没有输入电压,因此三极管Q1也处于高阻状态,此时灯泡B熄灭;当车辆驶入昏暗区域,光敏电阻Rp的阻值升高,继电器J不工作,常闭开关K闭合,三极管Q2导通,LC振荡回路开始充电,三极管Q1的基极有来自电源E的输入电压,因此三极管Q1也导通,灯泡B亮起;当车辆刚从昏暗区域进入光亮区域时,虽然电源E的电压无法作用于三极管Q1的基极,但是LC振荡回路可以对三极管Q1的基极产生作用,这样,三极管Q1仍可在一定时间处于导通状态,维持灯泡B继续点亮。显然,通过改变电容或电感的大小,可以调整灯泡B在光亮环境下的持续点亮时间。仍见图1,所述照明区2可以设置于所述灯体1的前方,所述感光区3可以设置于所述灯体1的后方。这样,可以避免灯泡的光线影响光敏电阻对环境光亮的感知。此外,也可将所述照明区和感光区均设于所述灯体的前方,此时,需要使照明区和感光区位于彼此分隔的仓体内,并在所述照明区上设置偏振方向为竖直方向的透光罩,在所述感光区上设置偏振方向为水平方向的透光罩。这种设计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由于照明区透光罩的选择作用,从照明区射出的光为竖直方向偏振光,该光无法通过感光区的水平方向透光罩,从而避免了照明光对光敏电阻的干扰。另一方面,该例将感光区透光罩的偏振方向设置为水平方向,也考虑了环境光的偏振性,即,水平面内自然环境下的散射光大都为水平偏振,因此将感光区透光罩设为水平偏振透光罩有利于光敏电阻对环境光线的感知。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实现,其可以安装在电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上,能够为驾驶者自动提供稳定的光源,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对于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的叙述仅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方案而列举的示例性描述,并非暗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仅仅被限制在这些个例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对本专利技术方案做出充分理解的前提下,以不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形式,通过对本专利所列举的各个例采取组合技术特征、替换部分技术特征、加入更多技术特征等等方式,得到更多的具体实施方式,所有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均在本专利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之内,因此,这些新的具体实施方式也应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出于简化叙述的目的,本专利也可能没有列举一些寻常的具体实施方案,这些方案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了本专利技术方案后能够自然而然想到的,显然,这些方案也应包含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出于简化叙述的目的,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技术细节的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照明车灯,其特征在于,用于具有把手的车辆,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照明区和感光区,所述灯体下方设有用于连接车辆把手的抱箍,所述灯体内设有电池仓以及由电池仓供电的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三控制电路和主电路,所述主电路与所述电池仓构成回路,所述主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灯泡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振荡回路,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包括相互串联并与电池仓构成回路的光敏电阻和继电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相串联,该串联的电路与所述电池仓构成回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基极电路与电池仓连接,所述基极电路的通断由所述继电器控制,当所述光敏电阻受光时,所述基极电路导通,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仓连通,同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振荡输出控制连接;所述灯泡位于所述照明区内,所述光敏电阻位于所述感光区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照明车灯,其特征在于,用于具有把手的车辆,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包括照明区和感光区,所述灯体下方设有用于连接车辆把手的抱箍,所述灯体内设有电池仓以及由电池仓供电的照明电路,所述照明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三控制电路和主电路,所述主电路与所述电池仓构成回路,所述主电路包括相互串联的灯泡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振荡回路,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包括相互串联并与电池仓构成回路的光敏电阻和继电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相串联,该串联的电路与所述电池仓构成回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基极电路与电池仓连接,所述基极电路的通断由所述继电器控制,当所述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