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37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8:26
一种充电支架,包括用于为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座和翻转板,充电座上设有活动孔,活动孔贯穿充电座,翻转板的一端穿过活动孔设置,翻转板包括转轴部,转轴部设置于活动孔中,转轴部铰接于充电座,转轴部与充电座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实现定位翻转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支架能对移动终端充电,同时能支撑立起状态的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支架
本技术涉及手机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智能化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常常需要长时间手持手机看电影,容易出现手臂酸痛,而且容易导致颈椎病发生。针对所述问题,市面上虽然出现了很多款手机支架。但是,现有的手机支架只能对手机起到支撑作用,不能为手机充电,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支架,能对移动终端充电,同时能支撑立起状态的移动终端。一种充电支架,包括用于为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座和翻转板,充电座上设有活动孔,活动孔贯穿充电座,翻转板的一端穿过活动孔设置,翻转板包括转轴部,转轴部设置于活动孔中,转轴部铰接于充电座,转轴部与充电座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实现定位翻转板。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翻转板还包括支撑部和托载部,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转轴部的一侧,所述托载部连接于所述转轴部的另一侧,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充电座的一侧,所述托载部位于所述充电座的另一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充电座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充电座的第一表面内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充电座的第二表面内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托载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翻转板绕着所述转轴部翻转定位后,所述托载部与所述充电座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容置移动终端的容置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撑部与所述托载部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平行于所述托载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托载部相互错开设置。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转轴部内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孔沿着所述转轴部的轴线设置,所述充电座内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位于所述转轴部的两端,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充电座,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转轴孔中。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定位结构包括凸块和凹槽,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轴孔的孔壁之间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配合定位所述翻转板;或者,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橡胶圈,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轴孔的孔壁之间通过所述橡胶圈配合定位所述翻转板。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转轴孔的孔壁上设有多条凹槽,各所述凹槽绕着所述转轴孔的轴线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配合所述凹槽的凸块。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径小于所述转轴孔的内径,所述凸块具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圆弧表面。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充电座包括前壳、后壳、电路板、无线充电模组和电源线,所述前壳卡合在所述后壳上,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设置于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充电座外。本技术的充电支架包括用于为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座和翻转板,充电座上设有活动孔,活动孔贯穿充电座,翻转板的一端穿过活动孔设置,翻转板包括转轴部,转轴部设置于活动孔中,转轴部铰接于充电座,转轴部与充电座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实现定位翻转板。本技术的充电支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能为移动终端无线充电,同时能支撑立起状态的移动终端,方便观看视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充电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关闭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打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充电支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的充电支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承载手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第一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充电支架100包括充电座10和翻转板20。如图3所示,充电座10包括前壳12、后壳13、电路板14、无线充电模组15和电源线16。在本实施例中,前壳12卡合在后壳13上,例如前壳12上设有多个卡孔101,后壳13上设有多个配合卡孔101的卡勾132,前壳12与后壳13之间通过卡孔101与卡勾132配合实现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前壳12与后壳13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连接,例如螺纹连接、过盈紧配等。电路板14与无线充电模组15电性连接,电路板14和无线充电模组15设置于前壳12与后壳13之间,电源线16的一端与电路板14电连接,电源线16的另一端设置于充电座10外,例如,电源线16的另一端与USB接头连接。无线充电模组15靠近前壳12的一侧设有线圈,无线充电模组15靠近后壳13的一侧设有隔磁片。将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显示面板等)放置在前壳12上时,无线充电模组15可对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关于无线充电模组15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请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进行赘述。进一步地,充电座10上设有活动孔102,活动孔102沿着充电座10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设置,活动孔102贯穿充电座10,即活动孔102贯穿前壳12和后壳13。充电座1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1a和第二表面11b,其中第一表面11a为前壳12的外表面,第二表面11b为后壳13的外表面。充电座10的第一表面11a内设有第一容置槽103,第一容置槽103延伸至活动孔102;充电座10的第二表面11b内设有第二容置槽104,第二容置槽104延伸至活动孔102。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充电座10内设有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第一转轴17与第二转轴18同轴且相对设置,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的一端连接于充电座10,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的另一端延伸至活动孔102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上设有凸块19,凸块19具有圆弧表面,凸块19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优选地,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上各设有两个凸块19,两个凸块19沿着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的径向对称设置。图5是图1的充电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关闭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充电支架打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充电支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的充电支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至图9,翻转板20的一端穿过活动孔102设置,翻转板20铰接于充电座10。具体地,翻转板20包括转轴部22、支撑部23和托载部24。转轴部22设置于活动孔102中,转轴部22铰接于充电座10,转轴部22与充电座10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实现定位翻转板20。转轴部22内设有转轴孔201,转轴孔201沿着转轴部22的轴线设置。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分别位于转轴部22的两端,第一转轴17和第二转轴18的一端设置于转轴孔201中。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包括凸块19和凹槽202,第一转轴17、第二转轴18与转轴孔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为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座和翻转板,所述充电座上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贯穿所述充电座,所述翻转板的一端穿过所述活动孔设置,所述翻转板包括转轴部,所述转轴部设置于所述活动孔中,所述转轴部铰接于所述充电座,所述转轴部与所述充电座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实现定位所述翻转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为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座和翻转板,所述充电座上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贯穿所述充电座,所述翻转板的一端穿过所述活动孔设置,所述翻转板包括转轴部,所述转轴部设置于所述活动孔中,所述转轴部铰接于所述充电座,所述转轴部与所述充电座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实现定位所述翻转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还包括支撑部和托载部,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转轴部的一侧,所述托载部连接于所述转轴部的另一侧,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充电座的一侧,所述托载部位于所述充电座的另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充电座的第一表面内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充电座的第二表面内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托载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绕着所述转轴部翻转定位后,所述托载部与所述充电座的第一表面之间形成容置移动终端的容置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托载部相对设置,所述支撑部平行于所述托载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托载部相互错开设置。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内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