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组件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28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及电池模组,所述换热组件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行平行设置的单体电池及安装底座。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扁管、至少一个隔热件和至少一个导热件。所述换热扁管绕设于多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形成多个弯折部。每个所述隔热件设置于一个弯折部开口方向一侧,位于一个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每个所述导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外侧的一个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如此,均衡了电池模组各处的单体电池与换热扁管间的热传导效果,进而保证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各处温度的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因其节能减排的优点受到政府以及各汽车企业的重视。然而,电动汽车尚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突破,电池的热管理技术是决定其性能、安全、寿命以及成本的关键因素。在现有的电池换热结构中,通常采用扁管结构绕设于电池模组的多层单体电池之间并通过管内流动的冷却流体进行换热。由于扁管在弯折处的形状为了适应结构上的弯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扁管内侧的单体电池表面被扁管包裹的面积较大而外侧的单体电池被扁管包裹的面积较小,从而导致扁管弯折处的单体电池获得的换热效果相较其他位置的单体电池有差异,散热不均匀,进而电池模组的温度在扁管的弯折处出现波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结构对电池模组整体工作性能的稳定性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行平行设置的单体电池及设有与所述单体电池匹配的安装孔的安装底座;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扁管、至少一个隔热件和至少一个导热件。所述换热扁管绕设于多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形成多个弯折部;每个所述隔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开口方向一侧,位于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每个所述导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外侧的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可选地,所述隔热件一侧包括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形状匹配、用于部分容置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一容置部,另一侧与所述换热扁管贴合。可选地,所述单体电池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容置部为与该圆柱体匹配的圆弧面。可选地,所述导热件一侧包括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形状匹配、用于部分容置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二容置部,另一侧与所述换热扁管贴合。可选地,所述单体电池为圆柱体,所述第二容置部为与该圆柱体匹配的圆弧面。可选地,所述换热扁管每绕两行所述单体电池形成一个所述弯折部。可选地,所述隔热件和所述导热件为锲形垫片,所述锲形垫片的尖端嵌于所述单体电池和所述弯折部间的缝隙。可选地,所述隔热件和所述导热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可选地,所述弯折部两侧的所述隔热件和所述导热件通过垫块连为一体,所述垫块卡设于所述换热扁管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行平行设置的单体电池、设有与所述单体电池匹配的安装孔的安装底座及所述换热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及电池模组,通过在弯折部的开口方向一侧设置隔热件、外侧设置导热件,减弱了所述弯折部内侧的单体电池与所述换热扁管间的热传导、增强了所述弯折部外侧的单体电池与所述换热扁管间的热传导,从而均衡了电池模组各处的单体电池与换热扁管间的热传导效果,进而保证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各处温度的均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组件中换热扁管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圆形区域区域I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组件中隔热件与导热件的连接示意图。图标:100-电池模组;110、110a、110b-单体电池;120-安装底座;121-安装孔;130-隔热件;135-垫片;140-导热件;1301-第一容置部;1402-第二容置部;150-换热扁管;151-弯折部;200-换热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组件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池模组100,下面结合图1对换热组件20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电池模组100包括多行平行设置的单体电池110以及设有与单体电池110匹配的安装孔121的安装底座120。在本实施例中,电池110的形状都是圆柱体,在其他实施例中,单体电池110还可以是长方体等形状,电池模组也可以包括不同形状的单体电池110。换热组件200包括换热扁管150、至少一个隔热件130和至少一个导热件140。换热扁管150绕设于多行单体电池110之间,形成多个弯折部151。图1中换热扁管150的一个弯折部151用一种角度的阴影线填充,该弯折部151两侧的隔热件130和导热件140用另一种角度的阴影线填充,其它弯折部151及隔热件130和导热件140的位置依此类推。可选地,换热组件200还可以包括将所述弯折部151两侧的隔热件130和导热件140连为一体的垫块135。请参照图2,该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组件中换热扁管150的结构示意图,换热扁管150呈蛇行延伸,形成多个弯折部151。与图1一致,图2的一个所述弯折部151也填充有阴影线,其它弯折部151的位置依此类推。为了增加与单体电池110表面的接触面积以增强换热效果,换热扁管150除所述弯折部151的其他部分通常呈波浪状延伸。注入换热扁管150中的流体在换热扁管150中流动,使得单体电池110与换热扁管150之间持续进行热交换,进而对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进行热管理。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热扁管150可以是液冷扁管,该液冷扁管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将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从进液口注入液冷扁管流动,将电池模组100通过液冷扁管传递的热量从出液口带出,实现对电池模组100的散热;而在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改为向液冷扁管注入温度较高的液体将电池模组100的迅速加热至最佳的工作温度。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换热扁管150里通入相应温度的气体以实现换热。可选地,所述换热组件150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由于所述换热组件与单体电池110接触,为了避免因电池漏电引发的爆炸等事故,所述换热组件150优选地由绝缘材料制成。具体地,可以在换热扁管150的上下表面设置绝缘导热层。此外,导热件130和绝热件140至少和单体电池110接触的表面为绝缘材料。可选地,再次参见图1,换热扁管150可以每绕两行单体电池110形成一个所述弯折部151。这样,大大减少了换热扁管150的长度,不仅节省了扁管的制作成本,还进一步节约了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行平行设置的单体电池及设有与所述单体电池匹配的安装孔的安装底座;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扁管、至少一个隔热件和至少一个导热件;所述换热扁管绕设于多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形成多个弯折部;每个所述隔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开口方向一侧,位于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每个所述导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外侧的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行平行设置的单体电池及设有与所述单体电池匹配的安装孔的安装底座;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扁管、至少一个隔热件和至少一个导热件;所述换热扁管绕设于多行所述单体电池之间,形成多个弯折部;每个所述隔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开口方向一侧,位于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每个所述导热件设置于一个所述弯折部外侧的一个所述单体电池与该弯折部之间,并与该单体电池以及该弯折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一侧包括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形状匹配、用于部分容置所述单体电池的第一容置部,另一侧与所述换热扁管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容置部为与该圆柱体匹配的圆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一侧包括与所述单体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俊松韩雷李树民袁承超劳力马俊峰王扬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