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护套高压电缆专用挤塑模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249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护套高压电缆专用挤塑模套,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技术方案为:包括模具件,所述模具件外表面呈管状,所述模具件内部设置有进线腔,进线腔包括后部锥台形的入口区和位于入口区前方的管状的承径区,所述承径区内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沟槽,所述沟槽长度与承径区长度相等,所述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为沟槽长度的1/20,所述模具件对应承径区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环,所述承径区的长度至少为3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护套高压电缆专用挤塑模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工装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双护套高压电缆专用挤塑模套。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电缆用户对电缆外护套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双护层结构也普遍出现在许多电缆工程中。双护套电缆的结构,主要是在原先电缆外护层的基础上,再挤制上另外一层护套。两个护层的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材料。双护层结构的合理应用,能使电缆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起到特殊的作用,譬如:阻燃、耐火、防鼠蚁、防紫外线,减少野蛮施工对电缆造成的损伤机率等等。正因为以上的许多好处,所以我国很多地方的电缆用户,在面对一些特殊的敷设环境时,都有提出一些双护层的电缆结构。于是我国许多电缆厂,在双层外护套的挤制上都积极地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和持续的技术改进,不论是在电缆材料选取上还是在电缆制造设备上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以求在这种双护层电缆的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由于是双层护套,在挤制第一层护套时,由于挤塑模套的缺陷,易造成第二层电缆护套存在以下缺陷:1、模套承径区较短,使合胶缝明显;2、模套承径区没有沟槽,第一层护套与第二层护套打滑,导致护套表面呈“大小节”状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1、模套承径区较短,使合胶缝明显;2、模套承径区没有沟槽,第一层护套与第二层护套打滑,导致护套表面呈“大小节”状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双护套高压电缆专用挤塑模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护套高压电缆专用挤塑模套:包括模具件,所述模具件外表面呈管状,所述模具件内部设置有进线腔,进线腔包括后部锥台形的入口区和位于入口区前方的管状的承径区,所述承径区内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沟槽,所述沟槽长度与承径区长度相等,所述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为沟槽长度的1/20,所述模具件对应承径区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环,所述承径区的长度至少为30mm。1、挤塑模套承径区程度由原来的15mm改为30mm,承径区加长,使护套料出胶量平稳减缓,时合胶缝现象减轻;2、在模套承径区增加24个沟槽,长×宽×高(30×1.5×1.5)mm,使第一层护套挤制冷却后,护套表面会出现24条大小均匀分布的愣状线条。由于愣状线条的存在,在挤制第二层护套时,即减小两层护套间的打滑现象,又防止第二层护套产生“大小节”状。作为优选,所述沟槽的长度为30mm,所述沟槽的深度和宽度均为1.5mm。作为优选,所述模具件的进线腔入口区为7°至30°夹角的锥台形进线腔入口区。作为优选,沿所述模具件外壁的中部环形设置有高度为1毫米至2毫米圆弧形凸起。本技术的实质性效果是:1、挤塑模套承径区程度由原来的15mm改为30mm,承径区加长,使护套料出胶量平稳减缓,时合胶缝现象减轻;2、在模套承径区增加24个沟槽,长×宽×高(30×1.5×1.5)mm,使第一层护套挤制冷却后,护套表面会出现24条大小均匀分布的愣状线条。由于愣状线条的存在,在挤制第二层护套时,即减小两层护套间的打滑现象,又防止第二层护套产生“大小节”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具件,2、入口区,3、承径区,4、沟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一种双护套高压电缆专用挤塑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件,所述模具件外表面呈管状,所述模具件内部设置有进线腔,进线腔包括后部锥台形的入口区和位于入口区前方的管状的承径区,所述承径区内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沟槽,所述沟槽长度与承径区长度相等,所述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为沟槽长度的1/20,所述模具件对应承径区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环,所述承径区的长度至少为30mm。所述沟槽的长度为30mm,所述沟槽的深度和宽度均为1.5mm。所述模具件的进线腔入口区为7°至30°夹角的锥台形进线腔入口区。沿所述模具件外壁的中部环形设置有高度为1毫米至2毫米圆弧形凸起。本实施例有以下优点1、挤塑模套承径区程度由原来的15mm改为30mm,承径区加长,使护套料出胶量平稳减缓,时合胶缝现象减轻;2、在模套承径区增加24个沟槽,长×宽×高(30×1.5×1.5)mm,使第一层护套挤制冷却后,护套表面会出现24条大小均匀分布的愣状线条。由于愣状线条的存在,在挤制第二层护套时,即减小两层护套间的打滑现象,又防止第二层护套产生“大小节”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护套料的浪费,减轻工人工作劳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护套高压电缆专用挤塑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件,所述模具件外表面呈管状,所述模具件内部设置有进线腔,进线腔包括后部锥台形的入口区和位于入口区前方的管状的承径区,所述承径区内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沟槽,所述沟槽长度与承径区长度相等,所述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为沟槽长度的1/20,所述模具件对应承径区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环,所述承径区的长度至少为3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护套高压电缆专用挤塑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件,所述模具件外表面呈管状,所述模具件内部设置有进线腔,进线腔包括后部锥台形的入口区和位于入口区前方的管状的承径区,所述承径区内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沟槽,所述沟槽长度与承径区长度相等,所述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为沟槽长度的1/20,所述模具件对应承径区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凹环,所述承径区的长度至少为30mm。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立王福志张润浩刘焕新李金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