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336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林中建筑,所述建筑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空间,所述林中的树干穿过林中建筑贯通空间中,树木的枝叶生长在屋顶的上方,所述建筑物下方设置有承重结构,地表面至建筑物底部之间构成树林维护空间;所述建筑物底面到建筑物屋顶的上下贯通空间可以设置在建筑物四面墙体的结合处,或设置在建筑物两面墙体构成的墙角处,也可以设置在一面墙体的侧面上;由于采用了本设计方案,利用地表面上到树干之间的可利用空间,创造建筑空间,创造一种树木与建筑相结合的新型生态建筑,不但可以使林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林木的根部可以得到人们很好的维护,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本设计方案结构简单,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显著,便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尤其是指,一种与林地有机结合的林中建筑
技术介绍
在以前,林地是无法在其上进行建筑房屋的,而现有的林地,尤其是高大树种的林地,其树间的距离很大,树的主干一般要好几米高,在主干下方到地表面的这些空间,只能作一些低矮的绿色植被,这些都大大浪费了土地的资源,在现有技术中,人们通过利用地到树干之间的可利用空间,创造建筑空间,增加林地的使用效率,创造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节约土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充分的利用了林地搞一些建筑,但是这种方式将整个林木的根部封闭在建筑物内,这将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当树木死后,还不能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林中建筑,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影响林地树木生长的情况下,利用地表面上到树干之间的可利用空间,创造建筑空间,增加林地的使用效率,创造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节约土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对树的根部进行整理,并且对树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和移植。本技术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一种林中建筑,所述建筑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空间,所述林中的树干穿过林中建筑贯通空间中,树木的枝叶生长在屋顶的上方,所述建筑下方设置有承重结构,地表-->面至建筑底部之间构成树林维护空间。所述建筑底面到建筑屋顶的上下贯通空间,可以设置在建筑四面墙体的结合处,或设置在建筑两面墙体构成的墙角处,也可以设置在一面墙体的侧面上。本技术所涉及的林中建筑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本设计方案,利用地表面上到树干之间的可利用空间,创造建筑空间,创造一种树木与建筑相结合的新型生态建筑,不但可以使林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林木的根部可以得到人们很好的维护,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本设计方案结构简单,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显著,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现有林地剖面示意图。图中,1枝叶、2屋顶、3树干、4贯通空间、5土壤、6承重结构、7树根、8地表面、9树林维护空间、10建筑底面、11墙体。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涉及的林中建筑,所述建筑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空间4,所述林中的树干3穿过林中建筑贯通空间4中,树木的枝叶1生长在屋顶2的上方,所述建筑下方设置有承重结构6,地表面8至建筑底部之间构成林木维护空间9。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所述建筑底面10到建筑屋顶2的上下贯通空间4,设置在一面墙体10的侧面上。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所述建筑底面10到建筑屋顶2的上下贯通空间4,设置在建筑四面墙体11的结合处。如图6、图8和图7、图9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示意图,所述建筑底面10到建筑屋顶2的上下贯通空间4,设置在建筑物两面墙体11构成的墙角处。图10为现有林地剖面示意图。本技术林中建筑中的承重结构6,可以是承重支柱或承重墙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林中建筑,所述建筑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空间,所述林中的树干穿过林中建筑贯通空间中,树木的枝叶生长在屋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下方设置有承重结构,地表面至建筑底部之间构成树林维护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中建筑,所述建筑中设置有上下贯通空间,所述林中的树干穿过林中建筑贯通空间中,树木的枝叶生长在屋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下方设置有承重结构,地表面至建筑底部之间构成树林维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臻秦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秦旗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