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及促进抗风桐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276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及促进抗风桐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抗风桐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培养基的种类、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时间以及活性炭对抗风桐植物组织培养繁殖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抗风桐芽体繁殖与生根诱导同步化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方案,有效地缩短了抗风桐组培苗繁育的周期,为抗风桐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及为抗风桐的种质保存提供基础并填补了抗风桐的在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方面的空白。

A Culture Medium for Budding and Rooting and a Method for Promoting Rapid Propagation in Vitro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pagation and rooting medium of wind-resistant Tung and a method for promoting in vitro Rapid Propagation of wind-resistant tung. Taking the shoot segment with bud as explant, the effects of medium types, different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ulture time and activated carbon on tissue culture and propagation of wind Tung were discussed. A complete set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scheme for synchronization of bud propagation and rooting induction of wind Tung was established, which effectively shortened the period of tissue culture and Seedling propagation of wind tung. The large-scale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of wind-resistant Tung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as well as the basi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wind-resistant germplasm, and fills the gap in the technology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wind-resistant tu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及促进抗风桐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及促进抗风桐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抗风桐(Pisoniagrandis)为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腺果藤属(Pisonia)常绿乔木,别名白避霜花、麻枫桐或无刺藤;抗风桐广泛分布在西印度群岛和东太平洋的珊瑚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南的西沙群岛以及岛湾等沿海地区。抗风桐为常绿无刺乔木,高达14m,树干直径30~50cm,最大可达87cm。西沙群岛地处北纬15°46′~17°08′,东经111°11′~112°54′之间,气候条件基本特征为高温高湿,降水较多,干湿季分明,热带气旋、暴风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影响频繁。抗风桐作为西沙群岛森林植被的建群种或常见种,不但生长速度快,易繁殖,且具有耐强光、干旱和贫瘠等热带珊瑚岛礁环境的生态适应性,适合用作热带珊瑚岛礁或类似环境的植被恢复工具种。另外,有研究表明抗风桐的叶片中含有抗糖尿病成分及抗菌成分,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目前国内外对抗风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药用价值、植物化学成分分析、菌根分析以及生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抗风桐的繁殖方面研究较少。抗风桐的主要繁殖方式为扦插繁殖与种子繁殖。抗风桐的果实细小,具有分泌粘液的腺毛,可以粘附在鸟羽上或者附在枯枝上随着洋流传播到其他地方。目前,还未有针对于抗风桐的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及促进抗风桐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每升含有AC0~1.6g、BA0.5~2.0mg、NAA0~0.5mg、蔗糖25~35g和琼脂6.5~7.5g,其余为MS培养基。所述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优选为:每升含有BA1.0mg、NAA0.1~0.5mg、蔗糖30g和琼脂7g,其余为MS培养基。所述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优选为:每升含有AC1.6g、BA1.0mg、蔗糖30g和琼脂7g,其余为MS培养基。本专利技术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素种类及含量很好地配合了抗风桐植株的具体生长需要,显著提高了抗风桐的繁殖倍率、生根率以及移栽成活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抗风桐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无菌芽体的获得:取抗风桐健康枝条的茎段,剪去多余的叶片,取长1.5~3cm并带有1个侧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将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后接种于无菌芽体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条件为:(25±1)℃、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1500~2000lx,外植体腋芽萌发获得丛生芽;将丛生芽接种于新的无菌芽体诱导培养基上相同条件下进行继代培养,获得无菌芽体;所述的无菌芽体诱导培养基为:每升含有BA1.0mg、NAA0.1mg、蔗糖25~35g和琼脂6.5~7.5g,其余为MS培养基;(2)繁芽与生根培养:将步骤(1)的无菌芽体切成单个芽体接种于所述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条件为:(25±1)℃、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1500~2000lx,培养60~90d获得抗风桐组培苗;(3)组培苗移栽:将抗风桐组培苗炼苗后移栽到基质中,浇水保湿,获得栽培苗。所述的将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后接种于无菌芽体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具体为:在无菌条件下将外植体放入1g/L的升汞溶液浸泡消毒8min,无菌水漂洗4~5次,在无菌滤纸上晾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并切除两端后,接种于无菌芽体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所述的基质优选为河沙、黄泥和泥炭土按照体积比为1:1:1混合而成的基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用于无菌体系建立的培养基1(即无菌芽体诱导培养基)中,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了1.0mg/LBA与0.1mg/LNAA,诱导抗风桐外植体腋芽萌发,诱导抗风桐丛生芽的形成并建立了抗风桐的无菌体系。2、用于探讨不同培养时间以及培养基对抗风桐繁芽与生根的影响的培养基2和3中,分别以WPM培养基、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添加有1.0mg/LBA、0.1mg/LNAA、30g/L蔗糖以及7g/L琼脂,并在培养30~90d统计抗风桐的芽体繁殖倍数、生根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确定了抗风桐组织培养过程中最佳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培养周期为60d;3、用于不同浓度、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抗风桐离体茎段的繁芽与生根诱导的影响的培养基4~15中,基于上一步骤的结果为依据,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单独添加0.5~2.0mg/LBA或1.0mg/LKT、同时添加BA与NAA或TDZ组合、同时添加BA、NAA和TDZ组合,30g/L蔗糖和7g/L琼脂,培养60d后,以抗风桐的芽体增殖倍数、生根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指标,确定了抗风桐组培苗诱导的最适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每升含有BA1.0mg、NAA0.1~0.5mg、蔗糖30g和琼脂7g,其余为MS培养基;4、用于探讨不同浓度的活性炭(AC)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抗风桐芽体的繁芽与生根的影响的培养基16~31中,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还单独添加了1.0mg/LBA、1.0mg/LIBA以及1.0mg/LBA与0.1mg/LNAA组合、0~2.5g/L活性炭(AC)、30g/L蔗糖以及7g/L琼脂。以抗风桐的芽体增殖倍数、生根率、生根系数、愈伤组织诱导率为指标,确定了抗风桐芽体繁殖与组培苗诱导的最优的活性炭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为1.6g/LAC+1.0mg/LBA,最适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每升含有AC1.6g、BA1.0mg、蔗糖30g和琼脂7g,余量为MS培养基;并获得了叶片翠绿舒展,长势良好的抗风桐组培苗。5、用于探讨不同来源的抗风桐组培苗对其炼苗后的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的基质中,基质为河沙、黄泥、泥炭土以体积比为1:1:1的比例进行混合而成。移栽40d后统计来源于添加了活性炭的培养基来源的抗风桐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高于不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来源的抗风桐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他们的移栽成活率分别为88.9%与80.0%,移栽成活的抗风桐组培苗长势均良好。6、通过文献报道与前期的试验结果了解到抗风桐很容易生根,因此,在本次的试验中,通过繁芽与生根同时诱导,以探讨最适的既可用于繁芽,又可用于生根的培养基,明显地缩短了抗风桐的植物组织培养繁育时间。7、通过不同的处理,解决了抗风桐的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容易产生愈伤组织的缺点,极大的提高了所繁育的抗风桐组培苗的质量。8、通过添加活性炭等处理,发现活性炭在抗风桐的离体组织培养过程中,对抗其繁芽与生根均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揭示了活性炭既可以吸附芽,又可以吸附根的特性。但是所获得的植株叶片翠绿,长势良好。这为今后其它植物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是否选择使用活性炭以及其用量提供一个参考。专利技术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前期工作过程中发现抗风桐的芽体易于生根从而形成组培苗,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以抗风桐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培养基的种类、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时间以及活性炭对抗风桐植物组织培养繁殖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抗风桐芽体繁殖与生根诱导同步化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方案,有效地缩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每升含有AC 0~1.6g、BA 0.5~2.0mg、NAA 0~0.5mg、蔗糖25~35g和琼脂6.5~7.5g,其余为MS培养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每升含有AC0~1.6g、BA0.5~2.0mg、NAA0~0.5mg、蔗糖25~35g和琼脂6.5~7.5g,其余为MS培养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为:每升含有BA1.0mg、NAA0.1~0.5mg、蔗糖30g和琼脂7g,其余为MS培养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风桐繁芽与生根培养基为:每升含有AC1.6g、BA1.0mg、蔗糖30g和琼脂7g,其余为MS培养基。4.一种促进抗风桐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无菌芽体的获得:取抗风桐健康枝条的茎段,剪去多余的叶片,取长1.5~3cm并带有1个侧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将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后接种于无菌芽体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条件为:(25±1)℃、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1500~2000lx,外植体腋芽萌发获得丛生芽;将丛生芽接种于新的无菌芽体诱导培养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韩枝马国华杨双艳于昕塍曾宋君吴坤林郑枫张新华熊玉萍任海简曙光张城杨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