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布线装置和具有该马达布线装置的致动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244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6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达布线装置,该布线装置包括环形本体和引导部分,本体具有第一线圈引导部,引导部分形成为从本体突出并具有连接至第一线圈引导部的第二线圈引导部,并且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并具有简化的构型,从而提供了减少制造工艺的数量以及制造成本的有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布线装置和具有该马达布线装置的致动器
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和包括该布线装置的致动器。
技术介绍
马达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可以包括定子芯和绕定子芯的齿卷绕的线圈。定子可以由多个定子芯构成。线圈可以绕定子芯中的每个定子芯卷绕。在这种情况下,马达可以包括汇流条,汇流条布置在定子上方并连接绕定子芯卷绕的线圈。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在汇流条中的端子与线圈熔合并连接至线圈。然而,当存在多个定子芯时,在熔合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此外,当上述马达连接至车辆部件比如制动装置时,需要用于传递马达的旋转力的动力传递器。例如,当动力传递的方向是竖向方向时,马达的旋转轴可以设置有包括旋转轴的蜗杆轴,在旋转轴上形成有螺纹。另外,可以提供与蜗杆轴接合的蜗轮。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致动器的尺寸由于蜗杆轴的长度和蜗轮的所需直径而被不可避免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熔化过程的数量、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减小部件的尺寸的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以及包括该布线装置的致动器。实施方式要解决的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其他问题。【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该布线装置包括呈环形形状的本体并包括引导部分,该本体包括第一线圈引导部,引导部分布置成从本体突出并且包括连接至第一线圈引导部的第二线圈引导部。引导部分可以形成为从本体的上部面沿穿过本体的中央的旋转轴的方向突出。第一线圈引导部可以凹入地布置在本体的上部面中。本体可以包括穿过其上部面和下部面并连接至第一线圈引导部的通孔。可以形成与第一线圈引导部相同的多个第一线圈引导部,并且第一线圈引导部可以布置在相对于本体的中央具有不同半径的轨道上。引导部分可以包括相对于本体的中央的内周表面、外周表面和连接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的侧表面。第二线圈引导部可以凹入地布置在引导部分的内周表面中。第二线圈引导部可以凹入地设置在引导部分的侧表面中。本体可包括第一本体和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的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可以包括穿过其上部面和下部面的通孔,引导部分可布置在第二本体的上部面上且布置成从该上部面突出。第一线圈引导部本体可以在相对于本体的中央的径向方向上沿朝向本体的中央的方向凹入地布置在引导部分的外周表面中,并且第二线圈引导部沿朝向本体的中央的方向凹入地布置在引导部分的外周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旋转轴、连接至旋转轴的转子、布置在转子外侧的定子、以及布置在定子上方的布线装置,其中,布线装置可以包括呈环形形状的本体并包括引导部分,本体包括第一线圈引导部,引导部分布置成从本体突出并且包括连接至第一线圈引导部的第二线圈引导部。致动器还可以包括壳体,壳体可以包括布置成彼此连通的第一接纳部、第二接纳部和第三接纳部,转子、定子和布线装置的本体可以布置在第一接纳部中,布线装置的引导部分可以布置在第二接纳部中,并且旋转轴可以布置在第三接纳部中。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旋转轴、连接至旋转轴的转子、布置在转子的外侧的定子、以及端子盖,其中,端子盖可以包括覆盖定子的上部部分的本体部分和从本体部分向下延伸的侧部部分,本体部分可以包括连接至定子的线圈的端子,并且端子可以布置在所述侧部部分的内侧。端子可以包括端子本体和形成在端子本体的端部部分处的端子引脚,并且本体部分可以包括孔,孔定位成允许端子引脚通过孔而暴露。本体部分可以包括沿着本体部分的圆周布置的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可以相对于本体部分的中央在圆周方向上以规则间隔布置。本体部分可以沿着本体部分的圆周分成第一区域部分和第二区域部分,并且多个孔可以布置在第一区域部分和第二区域部分中的仅第一区域部分中。端子本体可以包括连接至彼此的第一端子本体和第二端子本体。第一端子本体可以包括端子引脚,并且第二端子本体可以布置成从第一端子本体垂直地延伸。本体部分可以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中可以包括第一端子本体,并且第二本体可以垂直于第一本体布置以在第二本体中包括第二端子本体。第二本体可以布置在第一区域部分中。【有利效果】根据实施方式,通过省略汇流条组件并通过改变用于连接导线的方法将绕定子卷绕的线圈直接引导至端子,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并且简化了构型,从而提供了减少制造工艺的数量和制造成本的有利效果。根据实施方式,通过省略汇流条组件,不包括绕定子卷绕的线圈与汇流条组件的端子之间的熔合过程,因此提供了固有地消除了熔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缺陷的有利效果。根据实施方式,省略汇流条,从而提供了减小整个致动器的长度的有利效果。根据实施方式,通过减小线圈和端子的熔点,提供了显著减少熔合过程的数量的有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致动器的横截面图。图3是图示了壳体的内部的视图。图4是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布线装置的定子的视图。图5是图4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6是图示了第一线圈引导部和第二线圈引导部的视图。图7是图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包括布线装置的定子的视图。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该图示出了第一线圈引导部。图9是图示了第二线圈引导部的视图。图10是图示了根据又一实施方式的应用于马达的端子盖的视图,图11是图示了定子的外径和端子盖的外径的视图。图12是图示了端子的视图。图13至图15是图示了三个端子的视图。图16是图示了端子盖的孔的视图。图17是图示了端子盖的改型的示例的视图。图18是图示了图17中所示的端子盖的孔的视图。图19是图示了端子的改型的示例的视图。图20是图示了包括绝缘体的定子的视图。图21是图示了绝缘体的视图。图22是图示了端子和密封盖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根据以下与附图有关的详细描述和优选实施方式,本公开的目的、具体优点和新颖性特征将变得更明显。另外,考虑到专利技术人应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以便以最佳方式描述自己的公开的事实,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普通或词典含义,并且应当被解释为与本公开的技术思想一致的含义和概念。另外,在以下描述中,将省略可能使本公开的主旨变得模糊的不必要的相关技术的详细描述。图1是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致动器的横截面图。图1和图2仅清楚地图示了主要特征部分,以便在概念上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并且因此可以预期图示的各种变型,并且不需要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附图中所图示的特定配置。图1是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致动器的横截面图。图1和图2仅清楚地图示了主要特征部分,以便在概念上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并且因此可以预期图示的各种变型,并且不需要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附图中所图示的特定配置。参照图1和图2,根据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0可以包括旋转轴100、转子200、定子300、布线装置400和壳体500。旋转轴10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外周表面上的螺纹,以实现为蜗杆轴。转子200可以布置在定子300的内部。转子200可以包括转子芯和磁体。转子200可以根据转子芯和磁体的耦合方法分为以下几类。转子200可以实施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的布线装置,所述布线装置包括:呈环形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线圈引导部;以及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布置成从所述本体突出并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引导部的第二线圈引导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10 KR 10-2016-0056981;2016.12.13 KR 10-2011.一种马达的布线装置,所述布线装置包括:呈环形形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线圈引导部;以及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布置成从所述本体突出并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引导部的第二线圈引导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其中,所述引导部分形成为从所述本体的上部面沿穿过所述本体的中央的旋转轴的方向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引导部凹入地布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部面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其中,所述本体包括穿过所述本体的上部面和下部面并连接至所述第一线圈引导部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其中,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线圈引导部相同的多个第一线圈引导部,并且所述第一线圈引导部布置在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中央具有不同半径的轨道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其中,所述引导部分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中央包括内周表面、外周表面和连接所述内周表面与所述外周表面的侧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线圈引导部凹入地布置在所述引导部分的内周表面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线圈引导部凹入地布置在所述引导部分的侧表面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其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布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穿过所述第一本体的上部面和下部面的通孔,所述引导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上部面上且布置成从该上部面突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马达的布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引导部本体在相对于所述本体的中央的径向方向上沿朝向所述本体的中央的方向凹入地布置在所述引导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引导部沿朝向所述本体的中央的方向凹入地布置在所述引导部分的外周表面上。11.一种致动器包括:旋转轴;转子,所述转子联接至所述旋转轴;定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卿祥金成珍曹祯祐朴昶炫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