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组件及智能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580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组件及智能音箱,显示组件包括主体、显示面盖及面盖支架;主体支撑面盖支架,显示面盖倾斜设于面盖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组件及智能音箱,通过主体支撑面盖支架,且使显示面盖倾斜设于面盖支架上,需要观察显示面盖的信息就显得非常方便,用户体验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组件及智能音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智能音箱。
技术介绍
由于智能音箱具有音乐播放、语音交互等众多功能,逐渐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智能音箱通常设置有一些显示工作状态的标识,这些标识通常是设置智能音箱的顶部,而由于智能音箱顶面通常呈水平状态,人们在需要了解智能音箱的工作信息或工作状态时,眼睛需要从智能音箱的斜上方或正上方观看,或者将智能音箱倾倒,才能观察到顶面上的标识,非常不便,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的显示组件及智能音箱,以提高用户体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组件,包括主体、显示面盖及面盖支架;主体支撑面盖支架,显示面盖倾斜设于面盖支架。进一步地,面盖支架包括支架座和支撑柱,显示面盖设于支架座,支撑柱连接于主体。进一步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均与主体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小于第二支撑柱的高度,以使显示面盖和支架座倾斜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支撑柱和两个第二支撑柱在支架座上呈矩形阵列设置。进一步地,主体凸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分别与两个固定柱连接。进一步地,固定柱包括突起部和抵接部,突起部围绕抵接部以形成U形槽,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抵接于抵接部,且与U形槽匹配。进一步地,两个固定柱的U形槽深度不相等。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小板,控制小板上设有感测模块,控制小板与显示面盖依次层叠设于支架座,且显示面盖上设有与感测模块对应的显示标识。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智能音箱,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显示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显示组件及智能音箱,通过主体支撑面盖支架,且使显示面盖倾斜设于面盖支架上,需要观察显示面盖的信息就显得非常方便,用户体验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面盖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面盖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控制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11、固定柱;111、突起部;1111、左侧壁;1112、右侧壁;1113、弧形壁;112、抵接部;1121、固定孔;2、显示面盖;21、进音孔;22、内螺孔柱;23、按键孔;24、第一限位槽;25、第二限位槽;251、限位柱;3、面盖支架;31、支架座;311、底壁;3111、配合槽;312、第一侧墙;313、第二侧墙;32、支撑柱;321、第一支撑柱;322、第二支撑柱;33、安装柱;34、连接柱;4、控制主板;41、安装孔;5、控制小板;51、感测模块;52、麦克风;53、小孔;54、显示灯;55、通孔;56、控制触点;6、密封垫;61、配合凹陷;62、避位孔;7、防尘网;8、粘贴片;9、按键;91、键帽;911、帽盖;9111、连接壁;9112、压板;9113、按压部;912、限位壁;92、折弯臂;921、延伸部;922、折弯部;923、定位部;9231、限位孔;10、第二固定件;20、第二固定件;30、第二固定件;100、第一容槽;200、第二容槽。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组件,包括主体1、显示面盖2及面盖支架3;主体1支撑面盖支架3,显示面盖2倾斜设于面盖支架3。上述的显示组件,通过主体1支撑面盖支架3,且使显示面盖2倾斜设于面盖支架3上,需要观察显示面盖2的信息就显得非常方便,用户体验更好。参照图1-3,面盖支架3包括支架座31和支撑柱32,显示面盖2设于支架座31,支撑柱32包括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第一支撑柱321与第二支撑柱322均与主体1连接。优选的,第一支撑柱321的高度小于第二支撑柱322的高度,以使显示面盖2和支架座31倾斜设置。具体地,第一支撑柱321的下端面与第二支撑柱322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而第一支撑柱321的上端面低于第二支撑柱322的上端面。通过在面盖支架3上设置长度不同的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使得面盖支架3倾斜地固定在主体1上,显示面盖2安装到面盖支架3后,会与面盖支架3一起倾斜,需要观察显示面盖2的信息就显得非常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支撑柱321和两个第二支撑柱322在支架座31上呈矩形阵列设置。采用多个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保证显示面盖2安装到主体1上后能保持平衡,不易发生晃动,结构更稳定。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一支撑柱321为一个,第二支撑柱322为两个,一个第一支撑柱321和两个第二支撑柱322在支架座31上呈三角阵列设置,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参照图2-4,主体1凸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柱11,,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分别与两个固定柱11固定连接。具体地,固定柱11的数量与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的数量之和相同,固定柱11凸设于主体1端部且呈环形阵列分布。固定柱11优选为4个,对应地,第一支撑柱321优选为2个,第二支撑柱322优选为2个。由于固定柱11凸出主体1一段距离,可以缩短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的长度,避免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的长度过长而导致面盖支架3与主体1连接的结构稳定性变差,面盖支架3更牢固地安装在主体1上。参照图4,固定柱11包括突起部111和抵接部112,突起部111围绕抵接部112以形成U形槽,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抵接于抵接部112,且与U形槽匹配。优选的,突起部111包括依次连接形成U形槽的左侧壁1111、右侧壁1112以及弧形壁1113;具体地,左侧壁1111和右侧壁1112分别设于弧形壁1113的两端,抵接部112与左侧壁1111、右侧壁1112以及弧形壁1113连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突起部111呈U形槽状,当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插入突起部111与抵接部112抵接时,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撑柱322具有足够的调整空间,使得第一支撑柱321与第二支撑柱322快速对准匹配,以实现面盖支架3在主体1上的预定位,便于面盖支架3的固定安装。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321与第二支撑柱322高度可以相同,但两个所述固定柱11的所述U形槽的深度不相等,即固定柱11中的U形槽深度不同,具体地,本方案中的固定柱11根据U形槽深度不同将其分类为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对应地,U形槽分类为第一U形槽和第二U形槽,第一U形槽与第一支撑柱321匹配,所述第二U形槽与所述第二支撑柱322匹配,且第一U形槽的深度比述第二U形槽的深度深,即第一固定柱的抵接部与第二固定柱的抵接部非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由此可使显示面盖2倾斜设于面盖支架3上。参照图1-2,上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0,第一支撑柱321和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显示面盖及面盖支架;所述主体支撑所述面盖支架,所述显示面盖倾斜设于所述面盖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显示面盖及面盖支架;所述主体支撑所述面盖支架,所述显示面盖倾斜设于所述面盖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支架包括支架座和支撑柱,所述显示面盖设于所述支架座,所述支撑柱连接于所述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均与所述主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小于第二支撑柱的高度,以使所述显示面盖和所述支架座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和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在所述支架座上呈矩形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佐倪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