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695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该油浸式变压器包括箱体、线圈和绝缘材质的挡油隔板。其中,线圈和挡油隔板均位于箱体内,并且,挡油隔板的形状与其所在位置的箱体内壁截面形状适配,以将箱体内腔分为进油腔和散热腔,进油腔设置有进油口,散热腔设置有出油口,线圈位于散热腔内,挡油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将绝缘油输送进线圈内的第一导油孔。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通过挡油隔板以及挡油隔板上的第一导油孔,能够将绝缘油导入线圈内部,从而具有精确导油、防止泄油的技术效果,有利于提高线圈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浸式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特别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
技术介绍
在油浸式变压器中,铁芯、线圈、引线等部件全部浸在箱体的绝缘油中,与空气隔绝。变压器运行时,线圈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线圈浸在绝缘油中,与绝缘油接触,因此变压器绝缘油作为冷却液,将线圈产生的大量热量带走,以保证牵引变压器的可靠运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如何令油浸式变压器中线圈的散热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通过挡油隔板上的第一导油孔将绝缘油导入线圈内部,有利于提高线圈散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包括: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线圈;绝缘材质的挡油隔板,所述挡油隔板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线圈的一侧;其中,所述挡油隔板的形状与其所在位置的箱体内壁截面形状适配,以将箱体内腔分为进油腔和散热腔,所述进油腔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散热腔设置有出油口,所述线圈位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挡油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将绝缘油输送进所述线圈内的第一导油孔。优选地,在上述油浸式变压器中,所述挡油隔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导油孔,多个所述第一导油孔的排布形状与所述线圈的端面形状适配。优选地,在上述油浸式变压器中,还包括绝缘材质的固定件,用于将线圈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优选地,在上述油浸式变压器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其中: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第二夹件均为绝缘材质,且分别位于所述线圈的两侧,用于对所述线圈进行夹紧固定;所述挡油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线圈之间。优选地,在上述油浸式变压器中,所述第一夹件上,与所述第一导油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油孔连通的进油孔。优选地,在上述油浸式变压器中,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第二夹件均为木头材质。优选地,在上述油浸式变压器中,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第二夹件之间通过拉螺杆固连。优选地,在上述油浸式变压器中,还包括下铁轭绝缘,所述下铁轭绝缘位于所述挡油隔板和所述线圈之间,所述下铁轭绝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油孔连通的第二导油孔。优选地,在上述油浸式变压器中,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冷却系统连接,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所述冷却系统连接。优选地,所述油浸式变压器为牵引变压器。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通过挡油隔板将箱体内腔分为进油腔和散热腔,并通过挡油隔板上的第一导油孔将绝缘油导入线圈内部,从而实现精确导油、防止泄油(即防止绝缘油直接从线圈周围流失)的目的,有利于通过绝缘油带走线圈内部热量,进而提高线圈散热效率。此外,由于挡油隔板为绝缘材质,可与线圈等带电导体零距离接触,从而,相对于金属结构件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重量轻的特点,有利于变压器轻量化设计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油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油路结构的俯视图。其中:1-第一夹件,2-挡油隔板,3-下铁轭绝缘,4-线圈(即变压器线圈,本文中简称线圈),5-第二夹件,6-箱体,11-进油孔,12-第一导油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通过挡油隔板上的第一导油孔将绝缘油导入线圈内部,有利于提高线圈散热效率。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油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油路结构的俯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油路结构,包括箱体6、位于箱体6内的线圈4,以及绝缘材质的挡油隔板2。其中,挡油隔板2位于箱体6内,且位于线圈4的一侧。挡油隔板2的形状与其所在位置的箱体内壁截面形状适配,以将箱体内腔分为进油腔A和散热腔B,进油腔A设置有进油口,散热腔B设置有出油口,线圈4位于散热腔B内,挡油隔板2上设置有用于将绝缘油输送进线圈内的第一导油孔12。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中,通过绝缘材质的挡油隔板2将箱体内腔分为进油腔A和散热腔B,挡油隔板2上设置有用于将绝缘油输送进线圈内的第一导油孔12。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绝缘油先进入进油腔A内,然后由挡油隔板2上的第一导油孔12将绝缘油输送进线圈4内,绝缘油从线圈4内流出后进入散热腔B,进而再从出油口流出,进行外循环。这种循环方式,具有对线圈进行精确导油、防止泄油(即防止绝缘油直接从线圈周围流失)的技术效果,有利于通过绝缘油带走线圈内部热量,进而提高线圈散热效率。此外,由于挡油隔板为绝缘材质,可与线圈等带电导体零距离接触,从而,相对于金属结构件而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重量轻的特点,有利于变压器轻量化设计要求。在具体实施例中,挡油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油孔12,多个第一导油孔12的排布形状与线圈4的端面形状适配。(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油浸式变压器中的线圈,通过绝缘材质的固定件固定在箱体6内。具体地,上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夹件1和第二夹件5。其中,第一夹件1和第二夹件5均为绝缘材质,且分别位于箱体6内、线圈4的两侧,用于对线圈4进行夹紧固定;并且,挡油隔板2位于第一夹件1和线圈4之间。具体地,第一夹件1上,与第一导油孔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导油孔12连通的进油孔11。以便于绝缘油由进油孔11进入第一导油孔12,进而进入线圈内部。具体地,第一夹件1可设置为长方体条形,但是,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夹件1还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形状,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实施。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中,还包括下铁轭绝缘3,下铁轭绝缘3位于挡油隔板2和线圈4之间。并且,在下铁轭绝缘3上设置有与第一导油孔12连通的第二导油孔,以便于绝缘油由进油孔11进入第一导油孔12,进而通过第二导油孔进入线圈内部。在具体实施例中,箱体6上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位于箱体6外部的冷却系统连接,箱体6上的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该冷却系统连接,以实现外部冷却循环。在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件1和第二夹件5优选采用木头材质。第一夹件1和第二夹件5之间通过拉螺杆及螺栓固连。在具体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油浸式变压器,可用作轨道交通中的牵引变压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该油浸式变压器还可以应用于其它
中,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挡油隔板2”和“箱体6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是为了更清楚明了地体现“挡油隔板2”的具体结构形状,并不说明“挡油隔板2”和“箱体6的内壁”之间必须存在大于零的间隙距离。而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6);位于所述箱体(6)内的线圈(4);绝缘材质的挡油隔板(2),所述挡油隔板(2)位于所述箱体(6)内且位于所述线圈(4)的一侧;其中,所述挡油隔板(2)的形状与其所在位置的箱体内壁截面形状适配,以将箱体内腔分为进油腔和散热腔,所述进油腔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散热腔设置有出油口,所述线圈(4)位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挡油隔板(2)上设置有用于将绝缘油输送进所述线圈(4)内的第一导油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6);位于所述箱体(6)内的线圈(4);绝缘材质的挡油隔板(2),所述挡油隔板(2)位于所述箱体(6)内且位于所述线圈(4)的一侧;其中,所述挡油隔板(2)的形状与其所在位置的箱体内壁截面形状适配,以将箱体内腔分为进油腔和散热腔,所述进油腔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散热腔设置有出油口,所述线圈(4)位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挡油隔板(2)上设置有用于将绝缘油输送进所述线圈(4)内的第一导油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导油孔(12),多个所述第一导油孔(12)的排布形状与所述线圈(4)的端面形状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材质的固定件,用于将线圈(4)固定在所述箱体(6)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所述箱体(6)内的第一夹件(1)和第二夹件(5),其中:所述第一夹件(1)和所述第二夹件(5)均为绝缘材质,且分别位于所述线圈(4)的两侧,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波黄华刘婷胡贵谭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