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体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365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体的驱动装置,包括开关驱动模块,外部交流电通过开关驱动模块为外部的具有PTC或者NTC效应的发热体负载供电;电性检测模块,能够与发热体负载电性连接以检测发热体负载运行时的电性数据;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开关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以根据电性数据控制开关驱动模块驱动发热体负载运行,本设计能够得知发热体整体的发热情况,同时电性检测是瞬时的,数据相对及时,主控模块也能快速做出反应,对发热体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体的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热器件,特别是一种发热体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控制发热体运行的驱动装置,一般需要在发热体上的某个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从而驱动装置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发热体运行,然而温度传感器只是对发热体的单点进行检测,无法检测到整个发热体的温度情况,其中可能存在不同区域发热不均匀的情况,只靠温度传感器则无法准确检测,导致控制效果不佳,同时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是通过导热的方式进行,导热的速度是具有后置性的,导致反应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发热体电性数据来进行控制的驱动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热体的驱动装置,包括:开关驱动模块,外部交流电通过开关驱动模块为外部的具有PTC或者NTC效应的发热体负载供电;电性检测模块,能够与发热体负载电性连接以检测发热体负载运行时的电性数据;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开关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以根据电性数据控制开关驱动模块驱动发热体负载运行。所述电性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电阻R10以及转换芯片,该检测电阻R10与发热体负载串联,转换芯片用于检测电阻R10的电压并处理成电性数据输入到主控模块。所述电性检测模块还包括电阻R8、电阻R11、电容C8、电容C9,电阻R8的一端与检测电阻R10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一端与检测电阻R1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容C9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驱动模块包括可控硅SCR1,可控硅SCR1的输入端与外部交流电电性连接,可控硅SCR1的输出端与发热体负载电性连接,可控硅SCR1的控制端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还包括过零检测模块,过零检测模块与外部交流电电性连接以检测交流电的过零信号,主控模块与过零检测模块电性连接以根据过零信号控制可控硅SCR1运作。所述过零检测模块包括三极管Q1、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的基极与外部交流电电性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直流电电性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还包括电源转换模块,电源转换模块与外部交流电电性连接以转换成5V直流电为主控模块供电。所述发热体负载为PTC发热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驱动装置,电性检测模块与发热体负载电性连接以检测发热体负载运行时的电流或电压或功率的电性数据,将电性数据反向推算出发热体的瞬时电阻值,并且换算出对应的温度值,主控模块即可得知整个发热体的运行情况,从而对发热体进行控制,本设计能够得知发热体整体的发热情况,同时电性检测是瞬时的,数据相对及时,主控模块也能快速做出反应,对发热体进行控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驱动装置的原理图。图2是开关驱动模块以及电性检测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3是电源转换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过零检测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主控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驱动装置,包括开关驱动模块1,外部交流电通过开关驱动模块1为外部的具有PTC或者NTC效应的发热体负载2供电;电性检测模块3,能够与发热体负载2电性连接以检测发热体负载2运行时的电性数据;主控模块4,主控模块4与开关驱动模块1电性连接以根据电性数据控制开关驱动模块1驱动发热体负载2运行,相应地,还可以包括输入控制信号的按键模块5、指示灯模块6、蜂鸣报警模块7等等。电性检测模块3与发热体负载2电性连接以检测发热体负载2运行时的电流或电压或功率的电性数据,将电性数据反向推算出发热体的瞬时电阻值,并且换算出对应的温度值,主控模块4即可得知整个发热体的运行情况,从而对发热体进行控制,本设计能够得知发热体整体的发热情况,同时电性检测是瞬时的,数据相对及时,主控模块4也能快速做出反应,对发热体进行控制。其中,本设计的发热体负载2为PTC发热件,进一步地可以是印刷在玻璃面板上的PTC层或者PTC板,而印刷在玻璃面板上的PTC层与被加热的炉具紧密接触,PTC层的电性数据更能反应出炉具的被加热温度。如图3所示,还包括电源转换模块8,电源转换模块8与外部交流电电性连接以转换成5V直流电为主控模块4供电。如图2所示,电性检测模块3包括检测电阻R10以及转换芯片31,该检测电阻R10与发热体负载2串联,转换芯片31用于检测电阻R10的电压并处理成电性数据输入到主控模块4,此处检测电阻R10与发热体负载2分压,通过检测检测电阻R10的电压,即可推算出发热体负载2的瞬时电阻值,此处转换芯片31用于进行模数转换以及推算。电性检测模块3还包括电阻R8、电阻R11、电容C8、电容C9,电阻R8的一端与检测电阻R10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一端与检测电阻R1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容C9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此处能够有效对信号进行滤波,保证信号准确性。而本设计开关驱动模块1包括可控硅SCR1,可控硅SCR1的输入端与外部交流电电性连接,可控硅SCR1的输出端与发热体负载2电性连接,可控硅SCR1的控制端与主控模块4电性连接。同时,如图4所示,基于开关驱动模块1采用可控硅SCR1,本设计还包括过零检测模块9,过零检测模块9与外部交流电电性连接以检测交流电的过零信号,主控模块4与过零检测模块9电性连接以根据过零信号控制可控硅SCR1运作,过零检测模块9能够检测交流电的过零信号,从而控制模块4根据过零信号控制可控硅SCR1导通或关断,防止瞬时电流冲击发热体负载,造成部件损坏。而此处过零检测模块9包括三极管Q1、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的基极与外部交流电电性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直流电电性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主控模块4电性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体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驱动模块,外部交流电通过开关驱动模块为外部的具有PTC或者NTC效应的发热体负载供电;电性检测模块,能够与发热体负载电性连接以检测发热体负载运行时的电性数据;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开关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以根据电性数据控制开关驱动模块驱动发热体负载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体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驱动模块,外部交流电通过开关驱动模块为外部的具有PTC或者NTC效应的发热体负载供电;电性检测模块,能够与发热体负载电性连接以检测发热体负载运行时的电性数据;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与开关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以根据电性数据控制开关驱动模块驱动发热体负载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电阻R10以及转换芯片,该检测电阻R10与发热体负载串联,转换芯片用于检测电阻R10的电压并处理成电性数据输入到主控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热体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检测模块还包括电阻R8、电阻R11、电容C8、电容C9,电阻R8的一端与检测电阻R10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一端与检测电阻R1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容C9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体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记邓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立兴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