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组件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46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及机器人,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相互组接的前壳和后壳、设置于所述前壳面向所述后壳的一侧的天线支架、连接于所述后壳面向所述前壳的一侧的主体钣金件、固定于所述主体钣金件背向所述后壳的一侧的主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天线支架上且用于在所述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所述主板弹性接触并电性连接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天线支架上设置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用于在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主板弹性接触并电性连接,进而省去了射频线缆,其直接采用主板与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弹性接触连接的形式,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空间适应性,并能保证很好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组件及机器人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机器人大多具有无线功能,通过蓝牙、WiFi或者4G等方式与手机、电脑或者其它机器人通信,从而实现交互或者控制。其中,涉及到无线模块的天线,目前大多采用射频端子线连接的方式,这种方式会造成机器人内部线缆杂乱;同时,为了保证无线信号质量,天线一般需要贴在靠近表面外壳位置,而电路板一般装在机器人主体上,这就造成外壳和主体之间通过射频线的拉扯,给装配造成麻烦,并且在装配过程存在射频端子头松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组件,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天线因采用射频端子线连接而导致机器人内部线缆杂乱、装配麻烦以及在装配过程中射频端子头松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线组件,包括相互组接的前壳和后壳、设置于所述前壳面向所述后壳的一侧的天线支架、连接于所述后壳面向所述前壳的一侧的主体钣金件、固定于所述主体钣金件背向所述后壳的一侧的主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天线支架上且用于在所述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所述主板弹性接触并电性连接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进一步地,所述主板朝向所述天线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对应的顶针端子,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用于在所述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对应的所述顶针端子弹性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顶针端子内设置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支架为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包括触点区域和设置于所述触点区域下方的天线区域,所述触点区域用于在所述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对应的所述顶针端子弹性抵接。进一步地,所述触点区域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部和竖直设置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和所述天线区域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平部的两端,所述竖直部由所述水平部向上延伸,所述天线区域由所述水平部向下延伸,所述竖直部用于在所述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对应的所述顶针端子弹性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竖直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竖直部通过所述定位孔挂设于所述定位柱上。进一步地,所述前壳靠近所述天线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天线区域的槽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背胶,所述触点区域连接于所述天线支架上,所述天线区域连接于所述槽位内。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天线组件。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天线组件及机器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相关技术相比,其通过在天线支架上设置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用于在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主板弹性接触并电性连接,进而省去了射频线缆,其直接采用主板与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弹性接触连接的形式,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空间适应性,并能保证很好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爆炸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的爆炸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壳的后视图。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1-前壳;11-槽位;2-后壳;3-天线支架;31-定位柱;4-主体钣金件;5-主板;51-顶针端子;6-第一天线;7-第二天线;71-触点区域;711-水平部;712-竖直部;713-定位孔;72-天线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包括前壳1、后壳2、天线支架3、主体钣金件4、主板5、第一天线6和第二天线7。其中,前壳1和后壳2相互组接,天线支架3、主体钣金件4、主板5、第一天线6和第二天线7均收容于前壳1和后壳2组接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天线支架3设置于前壳1面向后壳2的一侧,主体钣金件4连接于后壳2面向前壳1的一侧且与机器人关节骨架相连,主板5固定于主体钣金件4背向后壳2的一侧,第一天线6和第二天线7均连接于天线支架3两侧且呈对称设置,该第一天线6和第二天线7用于在前壳1和后壳2组接时与主板5弹性接触并电性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天线支架3上设置第一天线6和第二天线7,该第一天线6和第二天线7用于在前壳1和后壳2组接时与主板5弹性接触并电性连接,进而省去了射频线缆,其直接采用主板5与第一天线6及第二天线7弹性接触连接的形式,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空间适应性,并能保证很好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主板5朝向天线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天线6和第二天线7对应连接的顶针端子51。在前壳1与后壳2组接时,第一天线6和第二天线7分别与对应的顶针端子51弹性抵接,进而实现第一天线6与主板5及第二天线7与主板5的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主板5上方的两端连接有分别与第一天线6和第二天线7对应连接的顶针端子51。优选地,在顶针端子51内设置有弹簧,可以保证天线和主板5的可靠接触,并有一定自适应空间,提高了连接稳定性。进一步优选地,天线支架3为弹性件,即天线支架3具有弹性,以进一步保证天线和主板5的可靠接触。在本实施例中,顶针端子5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顶针端子5,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详细说明。进一步地,结合图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天线6和第二天线7均包括触点区域71和天线区域72。其中,天线区域72设置于触点区域71的下方,触点区域71用于在前壳1和后壳2组接时与主板5上对应的顶针端子51弹性抵接,进而实现触点区域71与主板5的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触点区域71包括水平部711和竖直部712。其中,水平部711的延伸方向与天线区域72的延伸方向大体垂直,竖直部712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部711的延伸方向大体垂直,且竖直部712固定连接于水平部711的一端,上述天线区域72固定连接于水平部711的另一端。即,竖直部712自水平部711的一端向上延伸,天线区域72自水平部711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该竖直部712用于在前壳1和后壳2组接时与主板5上对应的顶针端子51弹性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组接的前壳和后壳、设置于所述前壳面向所述后壳的一侧的天线支架、连接于所述后壳面向所述前壳的一侧的主体钣金件、固定于所述主体钣金件背向所述后壳的一侧的主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天线支架上且用于在所述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所述主板弹性接触并电性连接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组接的前壳和后壳、设置于所述前壳面向所述后壳的一侧的天线支架、连接于所述后壳面向所述前壳的一侧的主体钣金件、固定于所述主体钣金件背向所述后壳的一侧的主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天线支架上且用于在所述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所述主板弹性接触并电性连接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朝向所述天线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对应的顶针端子,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用于在所述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对应的所述顶针端子弹性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端子内设置有弹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支架为弹性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包括触点区域和设置于所述触点区域下方的天线区域,所述触点区域用于在所述前壳和后壳组接时与对应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友军李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