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锁付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337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盘锁付工装,包括支撑底座、用于承载硬盘的硬盘支架和用于辅助安装硬盘和硬盘支架的托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硬盘锁付工装,通过在托体的内部设置若干个卡道,每一个卡道可以依次滑入相应的硬盘和硬盘支架,有利于生产线安装;在托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孔,硬盘支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可以避免锁偏;支撑底座与托体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的转动角度至少为180°以使得托体可上下翻转,当硬盘和硬盘支架的顶部锁合在一起后,通过翻转该托体可以将硬盘和硬盘支架的底部锁紧,由于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孔的直径,便于取出,该安装方式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盘锁付工装
本技术属于锁付工装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硬盘锁付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锁付工装一般通过人工对位锁付,例如硬盘和硬盘支架的锁付工装中,现有的方式是先将一个硬盘和一个硬盘支架在台面上摆好,将硬盘和支架对准在一起,然后用一只手扶持,另一只手再将一颗一颗的螺丝进行锁合,完成一个半成品;这样效率较低,经常锁偏之后要重新对准。且作为生产线来讲,生产大量的机器,由于每台机器依照配置需求硬盘的数量各不相同,上述的装配方式费工又费时,且上述的操作不能保证标准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硬盘锁付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装效率低且易锁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硬盘锁付工装,包括:支撑底座、用于承载硬盘的硬盘支架和用于辅助安装硬盘和硬盘支架的托体,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托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的转动角度至少为180°以使得所述托体可上下翻转,所述托体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供所述硬盘和所述硬盘支架滑入的卡道,所述卡道的一端封闭;所述托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孔,所述硬盘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硬盘支架包括前板和两个相对平行的侧板,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硬盘的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托体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托体倾斜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与所述支撑底座抵接用于防止所述托体倾斜。进一步地,所述托体包括由横向设置的支撑板和竖向设置的至少三个托板围设而成,相对的两个所述托板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板等距间隔设置,每两个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板围设形成所述卡道。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便于取出所述硬盘和所述硬盘支架的弧形口。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板状体和自板状体的两端部朝向所述托体向上弯折的连接耳,相对的所述托板分别与所述连接耳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托体插设在两所述连接耳之间,所述连接耳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托板朝向所述连接耳向外延伸有转轴,所述转轴卡设在所述连接孔内。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耳的形状呈轴对称图形,所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垂直于所述板状体,所述托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对称轴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托体的封闭端与所述对称轴之间的垂直距离,以使得所述硬盘锁付工装的重心偏向所述托体的开口端。进一步地,相对的所述托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耳抵接的阻挡块,所述连接耳靠近所述托体开口的侧边与所述阻挡块抵接。本技术提供的硬盘锁付工装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硬盘锁付工装通过在托体的内部设置若干个卡道,每一个卡道可以滑入相应的硬盘和硬盘支架,有利于生产线安装;在托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孔,硬盘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在安装硬盘和硬盘支架时,将连接件依次穿过通孔和第一安装孔,可以避免锁偏;支撑底座与托体转动连接,当硬盘和硬盘支架的顶部锁合在一起后,通过翻转该托体可以将硬盘和硬盘支架的底部锁紧,由于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因此在锁紧硬盘和硬盘支架后,可以取出安装好的硬盘和硬盘支架,从而完成整个的锁付过程。上述的安装方式适合生产线安装,效率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锁付工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锁付工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锁付工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锁付工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锁付工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五;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锁付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的硬盘锁付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所示的硬盘锁付工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锁付工装进行说明。硬盘2与硬盘支架3的锁付工装,包括支撑底座1、用于承载硬盘2的硬盘支架3和用于辅助安装硬盘2和硬盘支架3的托体4,支撑底座1与托体4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转动角度至少为180°以使得托体4可上下翻转。托体4的内部设有供硬盘2和硬盘支架3滑入的卡道40,该卡道40的数量为多个,硬盘2和硬盘支架3可以安装在相应的卡道40内,便于生产线组装,卡道40的一端封闭,避免在旋转的过程中硬盘2或硬盘支架3从卡道40中滑出;托体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孔400,硬盘支架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00,可以避免在锁付过程中跑偏,通孔400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孔300和第二安装孔200的直径。在工装过程中,首先将一个硬盘2和一个硬盘支架3放入到对应的卡道40中,其次用连接件5例如螺钉依次穿过通孔400将硬盘2和硬盘支架3的顶部锁合起来,并进一步将托体4逆时针旋转180°,这样旋转可以避免在旋转的过程中硬盘2和硬盘支架3从卡道40中滑出,使得硬盘2和硬盘支架3的底部位于上方,便于将硬盘2和硬盘支架3的底部锁合,从而完成硬盘2和硬盘支架3的锁紧工作,最后取出安装好的硬盘2和硬盘支架3。本技术提供的硬盘2与硬盘支架3的锁付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托体4的内部设置若干个卡道40,每一个卡道40可以依次滑入相应的硬盘2和硬盘支架3,有利于生产线安装;在托体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孔400,硬盘支架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00,在安装硬盘2和硬盘支架3时,将连接件5依次穿过通孔400和第一安装孔300,可以避免锁偏;支撑底座1与托体4转动连接,当硬盘2和硬盘支架3的顶部锁合在一起后,通过旋转该托体4可以将硬盘2和硬盘支架3的底部锁紧,由于通孔400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孔300的直径,因此在锁紧硬盘2和硬盘支架3后,可以取出安装好的硬盘2和硬盘支架3,从而完成整个的锁付过程。上述的安装方式适合生产线安装,效率较高。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硬盘锁付工装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硬盘支架3包括前板31和两个相对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硬盘锁付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用于承载硬盘的硬盘支架和用于辅助安装硬盘和硬盘支架的托体,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托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的转动角度至少为180°以使得所述托体可上下翻转,所述托体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供所述硬盘和所述硬盘支架滑入的卡道,所述卡道的一端封闭;所述托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孔,所述硬盘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硬盘锁付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用于承载硬盘的硬盘支架和用于辅助安装硬盘和硬盘支架的托体,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托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的转动角度至少为180°以使得所述托体可上下翻转,所述托体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供所述硬盘和所述硬盘支架滑入的卡道,所述卡道的一端封闭;所述托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孔,所述硬盘支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锁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支架包括前板和两个相对平行的侧板,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硬盘的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盘锁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体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托体倾斜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与所述支撑底座抵接用于防止所述托体倾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盘锁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体由横向设置的支撑板和竖向设置的至少三个托板围设而成,相对的两个所述托板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锁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鑫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