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9211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42
一种迫紧装置,用以迫紧胶条。迫紧装置包含基座、抵靠件、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抵靠件设置于基座。第一连杆枢接于基座。第一连杆配置以承靠于抵靠件上,致使胶条夹持于抵靠件与第一连杆之间。第二连杆枢接于基座。第二连杆配置以承靠于胶条上以迫紧胶条,并配置以朝向第一连杆摆动而将第一连杆推离抵靠件。借此,迫紧装置可以纯机构的方式达到迫紧胶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迫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迫紧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以迫紧胶条的迫紧装置。
技术介绍
半导体产业在将元件运送出去时,需要将元件进行封包(tapping)程序以防止元件受到损坏。当收到封包带欲使用元件时,需要再进行解封包(detapping)程序以取出元件。例如在半导体产业中的微型元件,如电容、IC晶片及LED晶片等,即可通过封包及解封包的方式运送。目前,市面上已发展出一种自动封包机,其可由一料带源持续进给热封胶条,以进行封包程序。然而,当自动封包机退回热封胶条时(例如,停机检查时),会有一部分的热封胶条堆积在待封包处。因此,当自动封包机重新启动后,往往会发生将堆积的热封胶条堆叠封包或不平整封包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迫紧装置,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迫紧热封胶条的迫紧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迫紧装置用以迫紧胶条。迫紧装置包含基座、抵靠件、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抵靠件设置于基座。第一连杆枢接于基座。第一连杆配置以承靠于抵靠件上,致使胶条夹持于抵靠件与第一连杆之间。第二连杆枢接于基座。第二连杆配置以承靠于胶条上以迫紧胶条,并配置以朝向第一连杆摆动而将第一连杆推离抵靠件。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包含第一本体以及配重块。第一本体具有第一枢接端以及第一自由端,并配置以承靠于抵靠件上。第一枢接端枢接基座。配重块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自由端。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杆包含第二本体以及推抵件。第二本体具有第二枢接端以及第二自由端。第二枢接端枢接基座。推抵件设置于第二本体上,并配置以推抵第一自由端。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迫紧装置进一步包含第一滚轮。第一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自由端,并配置以可转动地承靠于胶条上。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迫紧装置进一步包含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并配置以导引胶条。第二滚轮与第二枢接端是同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迫紧装置进一步包含第三滚轮。第三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并配置以导引胶条。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枢接端与抵靠件的排列方向上,抵靠件位于第二连杆与第三滚轮之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胶条配置抵靠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抵靠件与第三滚轮。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迫紧装置进一步包含止挡件。止挡件设置于基座,并配置以供第二连杆抵靠。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枢接端与抵靠件的排列方向实质上垂直于第二枢接端与止挡件的排列方向。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迫紧装置可设置于胶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本专利技术的迫紧装置是利用第一连杆所提供的重力将胶条夹持于抵靠件与第一连杆之间,并利用第二连杆所提供的重力迫紧胶条。当胶条由输出端输出迫紧装置时,会带动第二连杆朝向第一连杆摆动。当胶条由输出端继续输出而使得第二连杆将第一连杆推离抵靠件时,会解除抵靠件与第一连杆对胶条的夹持,进而使得胶条由输入端输入迫紧装置一预定长度。在迫紧装置的前述做动过程中,胶条一直处于被第二连杆迫紧的状态。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迫紧装置可以纯机构的方式达到迫紧胶条的目的,以避免胶条在待封包处发生堆叠封包或不平整封包的问题。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为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迫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迫紧装置与胶条的正视图;图2B为绘示图2A中的迫紧装置与胶条的另一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除非有其他表示,在不同附图中相同的元件符号可视为相对应的元件。这些附图的绘示是为了清楚表达这些实施方式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并非绘示各元件的实际尺寸。请参照图1至图2B。图1为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迫紧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迫紧装置100与胶条200的正视图。图2B为绘示图2A中的迫紧装置100与胶条200的另一正视图。以下将详细说明迫紧装置100所包含的各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1至图2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迫紧装置100可设置于胶条200的输入端E1与输出端E2之间,并可用以迫紧胶条200。胶条200的输入端E1由一料带源(图未示)延伸而来。举例来说,胶条200的输出端E2可由一封包机(图未示)引导至一待封包处以进行封包程序。迫紧装置100包含基座110、抵靠件120、第一连杆130以及第二连杆140。抵靠件120设置于基座110。第一连杆130枢接于基座110。第一连杆130配置以承靠于抵靠件120上,致使由输入端E1延伸而来的胶条200夹持于抵靠件120与第一连杆130之间(利用第一连杆130本身的重力)。第二连杆140枢接于基座110。第二连杆140配置以承靠于胶条200由抵靠件120延伸至输出端E2的部位上(利用第二连杆140本身的重力)以迫紧胶条200,并配置以朝向第一连杆130摆动而将第一连杆130推离抵靠件120。于实际应用中,可设计使抵靠件120与第一连杆130之间对胶条200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第二连杆140对胶条200所施加的张力。因此,当胶条200持续由输出端E2输出时,第二连杆140会被胶条200带动而朝向第一连杆130摆动。具体来说,第一连杆130包含第一本体131以及配重块132。第一本体131具有第一枢接端131a以及第一自由端131b,并配置以承靠于抵靠件120上(利用第一本体131本身的重力)。第一枢接端131a枢接基座110。配重块13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本体131的第一自由端131b。通过将具有不同重量的配重块13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自由端131b,即可改变抵靠件120与第一连杆130之间对胶条200的最大静摩擦力。第二连杆140包含第二本体141以及推抵件142。第二本体141具有第二枢接端141a以及第二自由端141b。第二枢接端141a枢接基座110。推抵件142设置于第二本体141上,并配置以推抵第一本体131的第一自由端131b。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本体141与推抵件142可为一体成型的单一构件。于本实施方式中,迫紧装置100还进一步包含第一滚轮150。第一滚轮15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本体141的第二自由端141b,并配置以可转动地承靠于胶条200上。借此,当第二连杆140以其本身的重力施加于胶条200上时,第一滚轮150可消除第二连杆140与胶条200之间的摩擦力,以利胶条200朝向输出端E2输出。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请参照图2A,当封包机将胶条200朝向输出端E2输出迫紧装置100时,会带动第二连杆140朝向第一连杆130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迫紧装置,用以迫紧一胶条,其特征在于,该迫紧装置包含:一基座;一抵靠件,设置于该基座;一第一连杆,枢接于该基座,该第一连杆配置以承靠于该抵靠件上,致使该胶条夹持于该抵靠件与该第一连杆之间;以及一第二连杆,枢接于该基座,该第二连杆配置以承靠于该胶条上以迫紧该胶条,并配置以朝向该第一连杆摆动而将该第一连杆推离该抵靠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迫紧装置,用以迫紧一胶条,其特征在于,该迫紧装置包含:一基座;一抵靠件,设置于该基座;一第一连杆,枢接于该基座,该第一连杆配置以承靠于该抵靠件上,致使该胶条夹持于该抵靠件与该第一连杆之间;以及一第二连杆,枢接于该基座,该第二连杆配置以承靠于该胶条上以迫紧该胶条,并配置以朝向该第一连杆摆动而将该第一连杆推离该抵靠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杆包含:一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枢接端以及一第一自由端,并配置以承靠于该抵靠件上,其中该第一枢接端枢接该基座;以及一配重块,可拆卸地连接于该第一自由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杆包含:一第二本体,具有一第二枢接端以及一第二自由端,其中该第二枢接端枢接该基座;以及一推抵件,设置于该第二本体上,并配置以推抵该第一自由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迫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皓伦陈文鍾李明吉张添登庄明儒
申请(专利权)人: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