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67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3:57
本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结构中,主要是由电容装置所包含的电容器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使得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接通第一电器与第二电器时,电容器可自第一电器吸收电能,再对第二电器进行放电,进而达到滤波以及突波的吸收,以降低电源噪声的干扰,从而保护电器不受突波影响而损坏。再者,于较佳实施例中,是由连接器结构的直角结构,可以使其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器与第二电器连接组装时,得以让电器的输出线材较易整合,进而改计算机善系统内部空气流动阻力而降低计算机系统内部温度,以保持系统运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结构
本新型是关于一种连接器结构,特别是一种包含有电容装置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现行的电源连接器仅是用以供两个电器的连接,使得电能可以从一电器传输到另一电器。然而,电能在两个电器之间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突波。基本上,产生突波的原因主要可归类为二种。其一是因打雷闪电所造成的雷突波,其二是电路开闭时所造成的开闭突波。前述的开闭突波是指电路导通的瞬间所造成的突波。开闭突波通常是由继电器、开关、保险丝或晶体管等电子组件所造成。电能传输过程中若产生突波,容易造成电器内部电路发生误动作,甚至有可能损害电器以及造成电器寿命缩短。为避免突波对电器造成负面影响,许多电器都会配置有电路保护模块,用以防止突波损害电器。然而,并非所有电器都具有电路保护模块的设计。实际上,绝大部分的电器与电器之间相连的多个连接器所连接的电路回路并没有设置电路保护模块。由于突波可能给电器带来负面影响,故于相关领域中开发一种具有突波防护的连接器为一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旨在于利用其具有的电容装置,对电器所传输的电能进行滤波及吸收突波,从而达到保护电器的目的。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公开一种连接器结构,其包含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电容装置。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端及相对于第一端的一第二端。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金属端子沿着第一方向凸设于第一端,其中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第一外部电器。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三端及相对于第三端的一第四端。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沿着第二方向凸设于第三端,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相不平行,且第二连接器的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第二外部电器。电容装置包含至少一电容器,所述至少一电容器通过该些第一金属端子及该些第二金属端子分别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所述至少一电容器用于自第一外部电器接收第一电能且传输第二电能至第二外部电器。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公开一种连接器结构,其包含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电容装置。第一盖体开设有第一开口朝向第一方向。第二盖体结合于第一盖体以形成容置空间及第二开口。容置空间与第一开口连通且第二开口朝向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相不平行。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位于容置空间且第一连接器的第二端用于通过第一开口可插拔地连接于第一外部电器。第二连接器的第三端通过第二开口而设于容置空间且第二连接器的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于第二外部电器。电容装置设于容置空间且用于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第三端。综合以上所述,在本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结构中,主要是由电容装置所包含的电容器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使得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接通第一电器与第二电器时,电容器可自第一电器吸收电能,再对第二电器进行放电,进而达到滤波以及突波的吸收,以保护电器不受突波影响而损坏。以上之关于本公开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新型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图3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及外部电器的方块示意图。图5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部与金属端子结合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连接器结构10第一盖体11第二盖体12第一连接器121第一壳体123第一金属端13第二连接器131第二壳体133第二金属端14电容装置141电容器143第一连接部145第二连接部S1第一端S2第二端S3第三端S4第四端S5第一侧S6第二侧P1第一开口P2第二开口SP容置空间D1~D4方向20第一外部电器30第二外部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新型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新型相关目的及优点。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新型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新型范畴。请一并参照图1、图2及图3,图1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图3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器结构1包含第一连接器12、第二连接器13及电容装置14。第一连接器12具有第一端S1及相对于第一端S1的第二端S2。第一连接器12具有第一壳体121及多个第一金属端子123。所述的多个第一金属端子123结合于第一壳体121且沿着第一方向D1凸设于第一端S1。第一连接器12的第二端S2用于可插拔地连接第一外部电器20。第二连接器13具有第三端S3及相对于第三端S3的第四端S4。第二连接器13具有第二壳体131及多个第二金属端子133。所述的多个第二金属端子133结合于第二壳体131且沿着第二方向D2凸设于第三端S3。于此实施例中,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互相不平行。更具体来说,第一金属端子123与第二金属端子133所延伸的方向是为相异,例如相互垂直。第二连接器13的第四端S4用于可插拔地连接第二外部电器30。电容装置14包含多个电容器141,所述的多个电容器141通过该些第一金属端子123及该些第二金属端子133分别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12及第二连接器13。请进一步参照图4,图4为依据本新型之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连接器及外部电器的方块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新型之连接器结构的电容装置14内的电容器141用于自第一外部电器20接收第一电能E1且传输第二电能E2至第二外部电器30。所述的第一外部电器20为用以供电的装置,例如电源供应器(PowerSupply),而第二外部电器30为受电的装置,例如计算机主板,但本新型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2的第二端S2包含多个第一连接脚位以连接作为电源供应器的第一外部电器20,第二连接器13的S4第四端包含多个第二连接脚位以连接作为计算机主板的第二外部电器30。虽然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脚位及第二连接脚位的数量个别是为24个,然而本新型对于第一连接脚位及第二连接脚位的数量不加以限定。于实务上,连接器结构1的第一连接器12及第二连接器13可分别不限次数地插拔于第一外部电器20及第二外部电器30。当连接器结构1的第一连接器12及第二连接器13分别接通第一外部电器20及第二外部电器30时,电容装置14上的电容器141会与第二外部电器30形成一个并联回路。因此,当第一外部电器20对第二外部电器30进行供电时,电容器141会先自第一外部电器20接收可能具有突波的第一电能E1,再进行放电程序以对第二外部电器30提供平稳的第二电能E2。换言之,第一外部电器20供电时所可能造成的突波可是由连接器结构1内的电容器141的设置而被吸收,使得受电的第二外部电器30得以不受突波的不良影响而导致误作动或损毁,第二外部电器30亦可以此延长使用寿命。于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电容器30的电容值大于100微法拉(μF),可以达到较理想的突波吸收及滤波效果。于另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电容器为SMD形态或是DIP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的一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金属端子且多个第一金属端子沿着一第一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二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一第一外部电器;一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三端及相对于所述第三端的一第四端,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金属端子且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沿着一第二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三端,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互相不平行,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一第二外部电器;以及一电容装置,包含至少一电容器,所述至少一电容器通过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及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电容器用于自所述第一外部电器接收一第一电能且传输一第二电能至所述第二外部电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1 TW 106217954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连接器,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于所述第一端的一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一金属端子且多个第一金属端子沿着一第一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二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一第一外部电器;一第二连接器,具有一第三端及相对于所述第三端的一第四端,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多个第二金属端子且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沿着一第二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三端,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互相不平行,且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第四端用于可插拔地连接一第二外部电器;以及一电容装置,包含至少一电容器,所述至少一电容器通过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及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电容器用于自所述第一外部电器接收一第一电能且传输一第二电能至所述第二外部电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装置更包含: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所述至少一电容器且所述电路板具有一第一侧与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第二侧,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且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用于结合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用于结合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为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接触,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为多个连接垫片,所述多个连接垫片用于供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接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电容器的电容值大于100微法拉(μF)。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电容器为SMD形态或是DIP形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直角。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二端包含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宥崴
申请(专利权)人: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