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铸机的铸机端头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90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2:46
提出了用于连铸机的铸机端头布置,以从具有熔融金属的熔化物铸造物体。铸机端头布置包括第一铸机板、布置成与第一铸机板相对的第二铸机板、用于接纳具有熔融金属的熔化物的入口、用于在排出方向上排出熔化物的出口以及至少一个加热设备。第一和第二铸机板彼此间隔开以形成用于将熔化物从入口引导至出口的引导隔室,其中引导隔室的至少部分叉开形成,使得引导隔室从入口向铸机端头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侧向边界区域延伸,其中第二侧向边界区域布置成在铸机端头布置的纵向延伸方向上与第一侧向边界区域相对,纵向延伸方向横向于排出方向。至少一个加热设备配置成在铸机端头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侧向边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局部加热铸机端头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连铸机的铸机端头布置
大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包含熔融金属的熔化物铸造物体,和/或涉及将熔融金属铸造成固化的物体(例如,片材、板材、棒料、铸块、带坯等)。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连铸机的铸机端头布置、这种铸机端头布置在连铸机中的用途、具有这种铸机端头布置的连铸机以及操作包括这种铸机端头布置的连铸机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从包含熔融金属的熔化物铸造例如片材、板材、棒料、铸块、带坯等物体,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和设备。示例性的铸造方法是所谓的使用连铸机和/或连铸机设备(例如,块式铸机、双辊式铸机和/或双带式铸机)的带坯铸造和/或连续铸造。其中,包含金属和/或合金的材料例如借助于熔炼炉而被熔化,随后被供应至连铸机的移动铸模,所述移动铸模可例如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移动块链的块链布置、具有至少一个辊的辊布置和/或具有至少一个带的带布置以用于形成金属带坯。为了将熔化物供应至移动铸模的间隙中,通常使用喷嘴系统和/或铸机端头布置,其中,铸机端头布置包括用于排出熔化物并且将熔化物引导至移动铸模的出口。熔化物随后被固化并且可形成连续的带坯和/或金属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提供改进的用于连铸机的铸机端头布置,以提高连铸机的生产率和/或改善铸造物体的质量。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其中,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包括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用于连铸机的铸机端头布置,其用于从具有熔融金属的熔化物铸造物体和/或用于从包含熔融金属的熔化物形成物体。举例来说,物体可以指片材、板材、棒料、铸块、带坯或任何其它类型的物体。铸机端头布置包括第一铸机板、布置成与第一铸机板相对的第二铸机板、用于接纳具有熔融金属的熔化物的入口、用于在铸机端头布置的排出方向上排出熔化物的出口以及用于加热铸机端头布置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加热设备。第一铸机板和第二铸机板彼此间隔开以形成用于将熔化物从入口引导至出口的引导隔室。其中,引导隔室的一部分和/或至少一部分从入口朝出口叉开地形成,使得引导隔室从入口向铸机端头布置的第一侧向边界区域和第二侧向边界区域延伸。第二侧向边界区域布置成在铸机端头布置的纵向延伸方向上与第一侧向边界区域相对,其中铸机端头布置的纵向延伸方向横向于排出方向。此外,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设备配置成在铸机端头布置的第一侧向边界区域和第二侧向边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局部地加热铸机端头布置。换言之,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设备可配置成加热铸机端头布置的局部区域,所述局部区域布置在和/或定位在第一侧向边界区域和第二侧向边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此外,加热设备可配置成在布置在第一侧向边界区域中的第一加热区中和/或在布置在第二侧向边界区域中的第二加热区中加热铸机端头布置。其中,第一加热区可以指第一侧向边界区域的局部区域,或者第一加热区可以指整个第一侧向边界区域。同样地,第二加热区可以指第二侧向边界区域的局部区域,或者第二加热区可以指整个第二侧向边界区域。相应地,术语第一侧向边界区域可以指第一加热区,和/或术语第二侧向边界区域可以指第二加热区。一般而言,铸机端头布置可以指连铸机的熔化物分配设备、喷嘴布置和/或进料设备。此外,连铸机可以指例如用于形成由包含金属的材料组成的带坯的带坯铸机。具体地,连铸机可配置成用于形成由包含例如铝、铝合金、镁、镁合金、钢、铜、铅、锌和/或任何其它金属的材料组成的带坯、板材、片材和/或板坯。第一铸机板和第二铸机板可以指片状结构和/或板状元件。具体地,第一铸机板和/或第二铸机板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耐火材料(例如,陶瓷材料)制成。这种陶瓷材料可例如包括氧化铝、二氧化硅、氮化硅、耐火陶瓷纤维、碱土陶瓷纤维、石棉、硅酸钠和/或基于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或碳氮化物的任何其它耐火材料。第一铸机板和第二铸机板可形成为单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第一铸机板和第二铸机板可布置成在横向于排出方向和/或横向于纵向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基本上彼此平行,使得在第一铸机板与第二铸机板之间形成引导隔室。可选择地,铸机端头布置可包括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可在铸机端头布置的纵向延伸方向上彼此相对布置。例如,第一侧面板可布置在铸机端头布置的第一外边缘上,和/或第一铸机板和第二铸机板的第一外边缘上。同样地,第二侧面板可布置在铸机端头布置的第二外边缘上,和/或第一铸机板和第二铸机板的第二外边缘上。其中,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可以连接第一铸机板和第二铸机板。此外,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可配置和/或布置成分别在铸机端头布置的第一侧面上和铸机端头布置的第二侧面上密封引导隔室。入口可以指和/或包括形成在第一铸机板与第二铸机板之间的入口开口,其中,入口开口可配置成例如从连铸机的流浆箱和/或中间包接纳熔化物。具体地,入口可布置在铸机端头布置的前边缘上。出口可以指和/或包括形成在第一铸机板与第二铸机板之间的出口开口,其中,出口开口可配置成用于在排出方向上将熔化物排出和/或供应至连铸机的其它部件。具体地,出口可在排出方向上布置在铸机端头布置的后边缘上,铸机端头布置的后边缘布置成与铸机端头布置的前边缘相对。相对于入口,出口可布置在通过铸机端头布置和/或通过引导隔室的熔化物的流动方向的下游,其中流动方向可基本上平行于排出方向。此外,出口的长度可限定铸造宽度,熔化物可在所述铸造宽度上排出。其中,可基本上平行于铸机端头布置的前边缘和/或后边缘来测量出口的长度和/或铸造宽度。相应地,出口的长度和/或铸造宽度可在横向于和/或垂直于排出方向的方向上测量。此外,基本上平行于前边缘和/或后边缘测量的出口的长度可大于入口的长度。相应地,出口的截面面积、直径、外周和/或周长可大于入口的截面面积、直径、外周和/或周长。一般而言,排出方向可基本上平行于铸机端头布置的横向延伸方向和/或侧向延伸方向,该横向延伸方向可横向于和/或垂直于铸机端头布置的前边缘和/或后边缘。举例来说,排出方向可通过将入口的中点与出口的中点连接的线限定。此外,铸机端头布置的纵向延伸方向可基本上横向于和/或垂直于铸机端头布置的横向延伸方向。此外,术语“引导隔室”可以指用于将熔化物从入口引导至出口的通道和/或通路。引导隔室可形成在第一铸机板与第二铸机板之间,并且可选地,形成在第一侧面板与第二侧面板之间。其中,引导隔室可连接铸机端头布置的入口和出口。从入口朝向出口(例如,沿着排出方向和/或沿着铸机端头布置的横向延伸方向),可至少在引导隔室的一部分中增加引导隔室的直径、截面面积和/或周长,使得引导隔室的至少所述部分在纵向延伸方向上叉开地形成和/或叉开。换言之,位于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引导隔室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横向于排出方向的纵向延伸方向叉开。借助于所述至少部分叉开形成的引导隔室,熔化物可从入口向铸机端头布置的第一侧向边界区域和第二侧向边界区域散布。其中,熔化物可以在铸机端头布置的铸造宽度的至少一部分上和/或遍布铸机端头布置的铸造宽度的至少一部分散布和/或分布。第一侧向边界区域可以指铸机端头布置和/或引导隔室的第一外区域。第一侧向边界区域可以沿着和/或基本上平行于铸机端头布置的纵向延伸方向从铸机端头布置的第一外边缘和/或第一侧面延伸。同样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可以指铸机端头布置和/或引导隔室的第二外区域。第二侧向边界区域可以沿着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连铸机(100)的铸机端头布置(10),用于从具有熔融金属的熔化物(101)铸造物体(103),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包括:第一铸机板(12);第二铸机板(14),布置成与所述第一铸机板(12)相对;入口(18),用于接纳具有熔融金属的熔化物(101);出口(20),用于在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排出方向(22)上排出所述熔化物(101);以及至少一个加热设备(42),用于加热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至少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铸机板(12)和所述第二铸机板(14)彼此间隔开,以形成引导隔室(16),所述引导隔室(16)用于将所述熔化物(101)从所述入口(18)引导至所述出口(20);其中,所述引导隔室(16)的至少部分(30)从所述入口(18)朝向所述出口(20)叉开地形成,使得所述引导隔室(16)从所述入口(18)延伸至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其中,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布置成在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纵向延伸方向(29)上与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相对,所述纵向延伸方向(29)横向于所述排出方向(22);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设备(42)配置成在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中的至少一个中局部地加热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4 EP 17176119.01.用于连铸机(100)的铸机端头布置(10),用于从具有熔融金属的熔化物(101)铸造物体(103),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包括:第一铸机板(12);第二铸机板(14),布置成与所述第一铸机板(12)相对;入口(18),用于接纳具有熔融金属的熔化物(101);出口(20),用于在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排出方向(22)上排出所述熔化物(101);以及至少一个加热设备(42),用于加热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至少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铸机板(12)和所述第二铸机板(14)彼此间隔开,以形成引导隔室(16),所述引导隔室(16)用于将所述熔化物(101)从所述入口(18)引导至所述出口(20);其中,所述引导隔室(16)的至少部分(30)从所述入口(18)朝向所述出口(20)叉开地形成,使得所述引导隔室(16)从所述入口(18)延伸至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其中,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布置成在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纵向延伸方向(29)上与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相对,所述纵向延伸方向(29)横向于所述排出方向(22);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设备(42)配置成在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中的至少一个中局部地加热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其中,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在所述纵向延伸方向(29)上从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第一外边缘(35)最大延伸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总长度(28)的35%;和/或其中,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在所述纵向延伸方向(29)上从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第二外边缘(37)最大延伸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总长度(28)的35%。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其中,所述加热设备(42)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中,将所述熔融金属加热至高于所述熔化物(101)中所包含的所述熔融金属的熔融温度约1℃至60℃的熔化温度;和/或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设备(42)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中,将熔融金属加热至高于所述熔化物的液相线温度约1℃至60℃的温度。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其中,所述加热设备(42)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铸机板(12)与所述第二铸机板(14)之间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和/或其中,所述加热设备(42)包括用于电阻式地加热所述铸机端头布置(10)的所述第一侧向边界区域(34)和所述第二侧向边界区域(36)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部分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其中,所述加热设备(42)包括耐火片(44)和布置在所述耐火片(44)的表面(48)上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和/或其中,所述加热设备(42)包括耐火片(44),所述耐火片(44)包括亚硝酸硅材料、氧化铝材料和二氧化硅材料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和所述耐火片(44)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引导隔室(16)中;和/或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布置在所述耐火片(44)与所述第一铸机板(12)和所述第二铸机板(14)中的一个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铸机端头布置(1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元件(46)包括至少一个导电金属元件(50),所述至少一个导电金属元件(50)布置在所述耐火片(44)的表面(48)上,以用于电阻式地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夫冈·穆勒安德里亚斯·巴克霍尔兹马克·巴多夫斯基克里斯蒂安·维尔纳·施密特斯蒂芬·因斯通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鲁铝业钢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