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军专利>正文

一种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11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阀门,包括:阀体,阀座,溢流阀芯,螺套,柱塞,弹簧,控制阀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阀门,体积紧凑、结构简单能降低小型液压压机液压回路及电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小型液压压机的阀门。
技术介绍
小型液压压机是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广泛的一种设备,一般用于软管扣压、钢管折弯、电缆线接头扣压、垃圾压缩等。现有小型液压压机,一般是采用由电磁换向阀、溢流阀、压力传感器、液压锁等液压阀组成的液压回路,实现对液压缸前进、加压、后退、保压的控制,液压回路和电控复杂,整体成本较高,且体积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体积紧凑、结构简单能降低小型液压压机液压回路及电控成本的阀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上下贯通的阀体通孔,所述阀体通孔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阀体通孔段、第二阀体通孔段、第三阀体通孔段、第四阀体通孔段、第五阀体通孔段、第六阀体通孔段和第七阀体通孔段,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三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介于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之间,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六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介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与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之间,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第一油口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三阀体通孔段内,所述第二油口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四通孔段内且邻近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上台阶面,所述第三油口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内,所述阀体的侧壁上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上台阶面的通流孔;阀座,所述阀座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下端,所述阀座具有上下贯通的阀座中心通孔,所述阀座中心通孔构成第四油口;溢流阀芯,所述溢流阀芯包括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内的溢流阀芯主体段、位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下面且下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座中心通孔的上开口的溢流阀芯下缩径段、以及位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上面且上端向上伸入所述第四阀套通孔段的溢流阀芯上缩径段,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上具有上下贯通的节流槽,所述节流槽的上开口与所述通流孔的下开口相对,在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内,所述阀座的上表面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的下表面之间限定有控制腔;螺套,所述螺套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上端,所述螺套上具有上下贯通的螺套中心通孔,所述螺套中心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溢流阀芯上缩径段的外径;截面为“┴”字形的柱塞,所述柱塞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阀体通孔内,所述柱塞的竖直肢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螺套中心通孔内;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柱塞的竖直肢上,所述弹簧的上端抵靠所述螺套且所述弹簧的下端抵靠所述柱塞的水平肢,所述弹簧向下常推动所述柱塞以使所述柱塞的下端抵靠所述溢流阀芯上缩径段的上端,从而使所述柱塞向下常推动所述溢流阀芯并使所述溢流阀芯下缩径段的下端常关闭所述阀座中心通孔的上开口;控制阀芯,所述控制阀芯设在所述阀体通孔内并可上下滑动地套接在所述溢流阀芯上缩径段上,所述控制阀芯包括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内的第一滑动段、外径介于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和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之间的连接段、以及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六阀体通孔段内的第二滑动段,所述连接段的下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上开口,所述控制阀芯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滑动段之间,所述控制阀芯上具有连通所述控制阀芯的上端面与所述环形槽的流道,所述流道内设有节流器,当所述连接段的下端关闭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上开口时,所述第二滑动段的下端向下伸入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内并邻近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滑动段的下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油口的内开口之上。有利地,所述阀座中心通孔包括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的上阀座中心通孔段和下阀座中心通孔段,所述溢流阀芯下缩径段的外径介于所述上阀座中心通孔段的孔径和所述下阀座中心通孔段的孔径之间,所述溢流阀芯下缩径段的下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下阀座中心通孔段的上开口。有利地,所述溢流阀芯下缩径段的下端构造成定点向下的圆锥状。有利地,所述柱塞的下表面上具有凹槽,所述溢流阀芯的上端具有与所述凹槽适配的凸榫。有利地,所述控制阀芯的连接段构造成外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的圆台,所述圆台的最小外径小于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且所述圆台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阀门的一种应用场景的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阀门。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阀门,包括:阀体3,阀座1,溢流阀芯2,螺套7,柱塞5,弹簧6,控制阀芯4。具体而言,阀体3具有上下贯通的阀体通孔,所述阀体通孔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阀体通孔段、第二阀体通孔段、第三阀体通孔段、第四阀体通孔段、第五阀体通孔段、第六阀体通孔段和第七阀体通孔段,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三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介于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之间,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六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介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与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之间。阀体3的侧壁上具有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T和第三油口A,第一油口P1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三阀体通孔段内,第二油口T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四通孔段内且邻近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上台阶面,第三油口A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内,阀体3的侧壁上还具有连通第二油口T与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上台阶面的通流孔31。阀座1设在阀体3上以封闭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下端,阀座1具有上下贯通的阀座中心通孔,所述阀座中心通孔构成第四油口P2。溢流阀芯2包括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内的溢流阀芯主体段、位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下面且下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座中心通孔的上开口的溢流阀芯下缩径段、以及位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上面且上端向上伸入所述第四阀套通孔段的溢流阀芯上缩径段。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上具有上下贯通的节流槽21,节流槽21的上开口与通流孔31的下开口相对,在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内,阀座1的上表面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的下表面之间限定有控制腔1a。有利地,所述阀座中心通孔包括孔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的上阀座中心通孔段和下阀座中心通孔段,所述溢流阀芯下缩径段的外径介于所述上阀座中心通孔段的孔径和所述下阀座中心通孔段的孔径之间,所述溢流阀芯下缩径段的下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下阀座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上下贯通的阀体通孔,所述阀体通孔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阀体通孔段、第二阀体通孔段、第三阀体通孔段、第四阀体通孔段、第五阀体通孔段、第六阀体通孔段和第七阀体通孔段,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三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介于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之间,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六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介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与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之间,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第一油口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三阀体通孔段内,所述第二油口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四通孔段内且邻近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上台阶面,所述第三油口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内,所述阀体的侧壁上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上台阶面的通流孔;阀座,所述阀座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下端,所述阀座具有上下贯通的阀座中心通孔,所述阀座中心通孔构成第四油口;溢流阀芯,所述溢流阀芯包括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内的溢流阀芯主体段、位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下面且下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座中心通孔的上开口的溢流阀芯下缩径段、以及位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上面且上端向上伸入所述第四阀套通孔段的溢流阀芯上缩径段,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上具有上下贯通的节流槽,所述节流槽的上开口与所述通流孔的下开口相对,在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内,所述阀座的上表面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的下表面之间限定有控制腔;螺套,所述螺套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上端,所述螺套上具有上下贯通的螺套中心通孔,所述螺套中心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溢流阀芯上缩径段的外径;截面为“┴”字形的柱塞,所述柱塞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阀体通孔内,所述柱塞的竖直肢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螺套中心通孔内;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柱塞的竖直肢上,所述弹簧的上端抵靠所述螺套且所述弹簧的下端抵靠所述柱塞的水平肢,所述弹簧向下常推动所述柱塞以使所述柱塞的下端抵靠所述溢流阀芯上缩径段的上端,从而使所述柱塞向下常推动所述溢流阀芯并使所述溢流阀芯下缩径段的下端常关闭所述阀座中心通孔的上开口;控制阀芯,所述控制阀芯设在所述阀体通孔内并可上下滑动地套接在所述溢流阀芯上缩径段上,所述控制阀芯包括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内的第一滑动段、外径介于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和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之间的连接段、以及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六阀体通孔段内的第二滑动段,所述连接段的下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上开口,所述控制阀芯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二滑动段之间,所述控制阀芯上具有连通所述控制阀芯的上端面与所述环形槽的流道,所述流道内设有节流器,当所述连接段的下端关闭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上开口时,所述第二滑动段的下端向下伸入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内并邻近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滑动段的下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油口的内开口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上下贯通的阀体通孔,所述阀体通孔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阀体通孔段、第二阀体通孔段、第三阀体通孔段、第四阀体通孔段、第五阀体通孔段、第六阀体通孔段和第七阀体通孔段,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三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介于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之间,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六阀体通孔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介于所述第二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与所述第四阀体通孔段的孔径之间,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第一油口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三阀体通孔段内,所述第二油口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四通孔段内且邻近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的上台阶面,所述第三油口的内开口设在所述第五阀体通孔段内,所述阀体的侧壁上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上台阶面的通流孔;阀座,所述阀座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的下端,所述阀座具有上下贯通的阀座中心通孔,所述阀座中心通孔构成第四油口;溢流阀芯,所述溢流阀芯包括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内的溢流阀芯主体段、位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下面且下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座中心通孔的上开口的溢流阀芯下缩径段、以及位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上面且上端向上伸入所述第四阀套通孔段的溢流阀芯上缩径段,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上具有上下贯通的节流槽,所述节流槽的上开口与所述通流孔的下开口相对,在所述第七阀体通孔段内,所述阀座的上表面与所述溢流阀芯主体段的下表面之间限定有控制腔;螺套,所述螺套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一阀体通孔段的上端,所述螺套上具有上下贯通的螺套中心通孔,所述螺套中心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溢流阀芯上缩径段的外径;截面为“┴”字形的柱塞,所述柱塞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阀体通孔内,所述柱塞的竖直肢可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