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03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制造成超薄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信号针;电介质,与所述信号针结合;第一主体,与所述信号针的一侧电连接的连接器结合;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延伸形成,并与所述信号针的另一侧电连接的连接器结合;以及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固定所述电介质的固定部,所述电介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对应的被固定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同轴电缆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传统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电缆结合主体1、连接器结合主体2、结合有连接导体3的电介质4。结合有连接导体3的电介质4安置于连接器结合主体2,将电缆结合主体1折叠并与连接器结合主体2结合,由此形成同轴电缆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认识到上述传统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多种问题,才着眼于本专利技术并进行具体化,传统电缆连接器存在如下问题点。第一、传统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将电介质4固定到连接器结合主体2上,从而导致连接器结合主体2的高度增加,由此同轴电缆连接器的高度也会增加,因此存在很难实现超薄型连接器的缺点。第二、传统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存在电介质4的固定力弱的缺点。第三、由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暴露在外,因此存在会受到外部信号的干扰的缺点。第四、将电介质4安置在连接器结合主体2,或将电缆结合主体1折叠后与连接器结合主体2结合的情况下,因结合精密度低,从而存在产生不良品的缺点。上述
技术介绍
中说明的事项仅仅是为了增进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不应被解释为该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该同轴电缆连接器可制造成超薄型、可改善固定力、可屏蔽外部信号,并且可改善结合精密度。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信号针;电介质,与所述信号针结合;第一主体,与所述信号针的一侧电连接的连接器结合;以及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延伸形成,并与所述信号针的另一侧电连接的连接器结合;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固定所述电介质的固定部,所述电介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对应的被固定部。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形成为另一侧开放的环状;以及第一延伸部,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另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本体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对应;以及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所述另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对应,所述电介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所述第二本体部对应形成,所述电介质包括:第三本体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所述第二本体部所形成的空间;以及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及所述第二延伸部对应,所述第三延伸部从所述第三本体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延伸部,包括:连接托架,从所述第三本体部的外周面凸出形成;第三托架,从所述连接托架延伸形成,所述第三托架支撑所述信号针的另一侧;以及盖,以能够向所述信号针的另一侧方向折叠,与所述第三托架结合的方式从所述连接托架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延伸平面部,从所述第二本体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一对第二托架,从所述延伸平面部的两侧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以及一对主固定片,从一对所述第二托架的一端延伸形成,所述主固定片对所述盖进行加压。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第一托架,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另一侧延伸形成;以及舌片部,从所述第一托架延伸形成,并位于所述盖及所述主固定片之间,所述舌片部对所述盖的平面进行加压。所述舌片部位于一对面对的所述主固定片之间,以屏蔽外部信号。所述舌片部沿宽度方向形成有加压部。所述第三托架还包括一对垂直导轨,所述垂直导轨从所述第三托架两侧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以引导所述盖与所述第三托架的结合。所述固定部及所述被固定部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及所述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延伸平面部,从所述第二本体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以及一对第二托架,从所述延伸平面部的两侧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延伸部,包括:连接托架,从所述第三本体部的外周面凸出形成;以及第三托架,从所述连接托架延伸形成,所述第三托架支撑所述信号针的另一侧,所述固定部及被固定部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托架及所述第三托架。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槽;所述被固定部,包括被固定突起。所述被固定部,包括被固定突起;所述固定部,包括向所述被固定突起方向凸出形成的固定突起。所述第三延伸部,包括:连接托架,从所述第三本体部的外周面凸出形成,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第一托架,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所述另一侧延伸形成,所述连接托架凸出形成有插入突起,在所述第一本体部及所述第一托架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插入突起插入的插入孔。所述插入突起的一侧面倾斜地形成。导向突起,形成于所述第三本体部的外周面,所述第二本体部,包括:平面部;垂直法兰,从所述平面部的两侧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以及止挡部,从所述垂直法兰的一端向所述平面部内侧方向折曲形成,使得所述导向突起卡住。所述导向突起,包括:第一导向突起,限制所述电介质向所述第二主体的一侧方向移动;以及第二导向突起,限制所述电介质向所述第二主体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本体部下端形成有可插入所述导向突起的导向槽。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如下列所述的多种多样效果。第一、存在能够将同轴电缆连接器制造成超薄型的优点。第二、存在能够使电介质更为容易地结合的优点。第三、存在能够改善同轴电缆的固定力及电连接的优点。第四、存在能够屏蔽外部信号的优点。第五、存在能够改善结合精密度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传统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结合状态的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的(a)及图5的(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固定部及被固定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俯视图。图7的(a)及图7的(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加压部的图。图8的(a)及图8的(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加压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相关的详细说明及实施例,将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定的优点及新的特征等。应当留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在对各附图的构成要素附加附图标记之际,即便表示在不同的图上,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尽可能地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多种构成要素,但是上述构成要素不应被上述术语限定。上述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个构成要素。此外,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如果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使本专利技术的要旨变得模糊时,将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信号针P、电介质300、第一主体100、第二主体200。第一主体100与连接器结合,第二主体200与电缆C(参考图7的(b)及图8的(b))结合。第一主体100及第二主体200相结合,在其内部形成能够收容电介质300的空间。信号针P结合于电介质300,信号针P的一侧与连接器电连接,信号针P的另一侧与电缆C(参考图7的(b)及图8的(b)电连接。第二主体200上形成有用于固定电介质的固定部224a,电介质300上形成有与固定部224a对应的被固定部324a。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制造如下,即,将电介质300放置于第二主体200,固定部224a结合于被固定部324a而被固定后,将第一主体100折叠后与第二主体200相结合。在结合电缆C(参考图7的(b)及图8的(b))的第二主体200形成有固定部224a,在电介质300形成被固定部324a,由此将电介质300固定于第二主体200,从而第一主体100的高度,尤其是第一本体部110的高度降低,从而可以实现超薄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第一主体100可包括第一本体部110和第一延伸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包括:信号针;电介质,与所述信号针相结合;第一主体,与所述信号针的一侧电连接的连接器结合;以及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延伸形成,并与所述信号针的另一侧电连接的电缆结合;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固定所述电介质的固定部,所述电介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对应的被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04 KR 10-2016-0055311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包括:信号针;电介质,与所述信号针相结合;第一主体,与所述信号针的一侧电连接的连接器结合;以及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延伸形成,并与所述信号针的另一侧电连接的电缆结合;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固定所述电介质的固定部,所述电介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对应的被固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形成为另一侧开放的环状;以及第一延伸部,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另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本体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对应;以及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另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对应,所述电介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所述第二本体部对应形成,所述电介质包括:第三本体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所述第二本体部所形成的空间;以及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及所述第二延伸部对应,所述第三延伸部从所述第三本体部延伸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延伸部,包括:连接托架,从所述第三本体部的外周面凸出形成;第三托架,从所述连接托架延伸形成,所述第三托架支撑所述信号针的另一侧;以及盖,以能够向所述信号针的另一侧方向折叠,与所述第三托架结合的方式从所述连接托架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延伸平面部,从所述第二本体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一对第二托架,从所述延伸平面部的两侧沿垂直方向延伸形成;以及一对主固定片,从一对所述第二托架的一端延伸形成,所述主固定片对所述盖进行加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第一托架,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另一侧延伸形成;以及舌片部,从所述第一托架延伸形成,并位于所述盖及所述主固定片之间,所述舌片部对所述盖的平面进行加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舌片部位于一对面对的所述主固定片之间,以屏蔽外部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中,所述舌片部沿宽度方向形成有加压部。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镇旭徐相民李状默金善泰丘璜燮金铉济郑熙锡
申请(专利权)人:吉佳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