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03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43
在车辆侧连接器(VC)中,具备:壳体(20),其设置有端子收纳室(30);止动体(50),其覆盖壳体(20)的后表面开口部(40A)而安装;嵌合筒部(53),其以能与壳体(20)的后表面开口部(40A)内具有间隙地嵌合的方式设置在止动体(50)的前表面;以及密封环(70),其安装于嵌合筒部(53)的外周面,且在与后表面开口部(40A)的内周面之间弹性压缩,在密封环(70)的后表面突出形成有防脱部(75),防脱部(75)在顶端具有卡止头部(76),并且在止动体(50)的周缘部设置有能贯穿防脱部(75)的卡止孔(62),且在卡止孔(62)的孔缘部从后方卡止有卡止头部(7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适用于充电的车辆侧连接器等连接器中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在充电时与充电用连接器嵌合的车辆侧连接器的一个例子,已知如下连接器。该连接器是具备如下的结构:端子零件,其具有连接有电线末端的电线连接部;壳体,其设置有端子零件从后方插入的端子收纳室;以及止动体,其以覆盖该壳体的后表面开口部的方式安装,起到防止端子零件脱离的作用。这样的车辆侧连接器记载于例如日本特开2011-249039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在这种车辆侧连接器中,需要采取壳体中的止动体的安装部分的防水对策,以往,作为比较简单的结构的连接器而提出如下连接器:在止动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嵌合筒部,该嵌合筒部能与壳体的后表面开口部内具有间隙地嵌合,在该嵌合筒部的外周面安装有在其与壳体的后表面开口部的内周面之间弹性压缩的密封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90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采用如上述的防水结构的连接器中,密封环以与止动体的嵌合筒部预先嵌合的形态被搬送到连接器的组装现场等,但是密封环可以说仅通过摩擦卡合来进行保持,所以有可能密封环由于搬送时的振动等而发生错位。当在没有看出密封环的错位的情况下仍然将止动体安装于壳体时,有时不能期待适当的密封性能。特别是在错位微小的情况下,通过目视难以确认,所以结果有在止动体安装后必须设置有无泄漏的检查工序的问题。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可将密封环牢固地保持于正规位置、且能通过目视容易地判别保持状态适当与否。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设置有端子收纳室;止动体,其覆盖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开口部而安装;嵌合筒部,其以能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后表面开口部内具有间隙地嵌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止动体的前表面;以及密封环,其安装于所述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且在所述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后表面开口部的内周面之间弹性压缩,在所述密封环的后表面突出形成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在顶端具有卡止头部,并且在所述止动体的周缘部设置有能贯穿所述防脱部的卡止孔,且所述卡止头部从后方卡止于所述卡止孔的孔缘部。密封环一边将防脱部的卡止头部压入到卡止孔一边与止动体的嵌合筒部的外周面嵌合,在嵌合正规量时防脱部的卡止头部通过卡止孔,通过卡止头部从后方卡止于卡止孔的孔缘部,从而密封环以防脱的方式安装在嵌合筒部的外周面的正规位置上。当以这样预先安装有密封环的状态将止动体覆盖于壳体的后表面开口部时,密封环在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与后表面开口部的内周面之间弹性压缩并紧贴,从而止动体与壳体之间被密封。通过具备密封环的防脱功能,从而可防止在搬送时等密封环发生错位,在将止动体安装于壳体时能得到可靠的密封功能。另外,通过目视设置于密封环的防脱部的卡止头部向卡止孔的里侧通过,从而能判别密封环安装于正规位置,进而可担保在止动体安装时发挥正规的密封功能。因此,不必设置检查有无泄漏的大规模的检查工序,能实现连接器的组装工序的简化。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1)所述防脱部呈板状,所述卡止头部以从所述防脱部的两侧缘向侧方伸出的方式形成。如果想要提高防脱部的防脱力,期望将卡止头部的后缘以与轴线呈直角的方式形成,但是该卡止头部需要从成型模具的模孔强制拔出,在该关系上,使卡止头部的后缘接近于直角存在界限。因此,因为形成为使防脱部为板状且以从该防脱部的两侧缘向侧方伸出的方式设置有卡止头部的形状,所以即使将卡止头部的后缘以与轴线呈直角的方式形成,但通过将与模孔的孔缘卡合的卡合面积抑制得小,也能够强制拔出。结果是能得到较高的防脱力。(2)在所述密封环的外周面遍及全周地形成有唇,所述唇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后表面开口部的内周面紧贴,并且在所述密封环的内周面中的与所述唇的内侧对应的位置遍及全周地形成有切入槽。通过在密封环的内周面中的与唇的内侧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入槽,从而密封环的厚度在轴方向上为大致恒定。密封环相对于止动体的嵌合筒部的外周面受到摩擦阻力地滑接并且安装,但是通过如上所述使厚度为大致恒定,从而可避免在安装时压弯,进而能更顺利地进行密封环的安装。(3)所述防脱部的所述卡止头部形成为尖细形状。将防脱部的卡止头部压入到卡止孔的动作变得容易,进而密封环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可将密封环牢固地保持于正规位置,且能通过目视容易地判别保持状态适当与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侧连接器的主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辆侧连接器的侧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车辆侧连接器的后视图。图4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线放大剖视图。图6是图3的c-c线放大剖视图。图7是安装有密封环的止动体的立体图。图8是止动体的主视图。图9是止动体的俯视图。图10是止动体的后视图。图11是图8的d-d线剖视图。图12是图10的e-e线放大剖视图。图13是图10的f-f线放大剖视图。图14是密封环的后视图。图15是密封环的俯视图。图16是密封环的主视图。图17是图14的g-g线剖视图。图18是图16的h-h线放大剖视图。图19是图16的i向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基于图1至图19说明适用于车辆侧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侧连接器VC与搭载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池(未图示)连接,在对该电池充电时与充电用连接器(未图示)嵌合连接。车辆侧连接器VC是5极连接器,如图1至图4所示,具备:插口壳体20(以下为壳体20),其收纳未图示的端子零件,安装于车辆的车身;以及止动体50,其为了防止端子零件脱离而安装于该壳体20的后表面侧。虽然未作图示,但是端子零件由两根电源端子、一根接地端子以及两根信号用端子构成,有时根据种类使直径尺寸等不同,但是基本的结构同样。以下采用接地端子为例进行说明。端子零件在整体上形成为圆棒状的锻造品,从前侧依次设置有小径的端子连接部、凸缘部、以及大径的电线连接部。端子连接部的顶端侧能与对方的充电侧端子(未图示)连接,在该端子连接部的顶端嵌合有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盖子(未图示)。在电线连接部的后部侧形成有在后表面开口的压接孔(未图示)。未图示的电线被实施绝缘包覆层的末端被切除(剥皮)预定长度的末端处理,通过露出的芯线的末端插入并压接于上述的压接孔,从而电线的末端与端子零件中的电线连接部电连接。壳体2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及图4所示,具备:装配板21,其固定于构成车辆的车身的面板;端子收纳部25,其形成有收纳端子零件的端子收纳室30,在前后方向贯穿装配板21而设置;以及周壁40,其从装配板21的背面以围在端子收纳部25的外周的方式突出形成。装配板21形成为方形,在四角开设有装配孔22。在端子收纳部25的外周形成有罩部26,端子收纳部25的前端侧与罩部26一起以突出预定尺寸的形态一体形成于装配板21的前表面。在端子收纳部25形成有五个端子收纳室30,以图1所示的配置来形成。端子收纳室30有时根据收纳的端子零件的种类而使长度尺寸等不同,但是基本的结构同样。图4中示出收纳接地端子的端子收纳室30。端子收纳室30由大致在前后两面开口的圆形孔形成,隔着中间壁32的前侧成为前部收纳室,后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其设置有端子收纳室;止动体,其覆盖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开口部而安装;嵌合筒部,其以能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后表面开口部内具有间隙地嵌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止动体的前表面;以及密封环,其安装于所述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且在所述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后表面开口部的内周面之间弹性压缩,在所述密封环的后表面突出形成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在顶端具有卡止头部,并且在所述止动体的周缘部设置有能贯穿所述防脱部的卡止孔,且所述卡止头部从后方卡止于所述卡止孔的孔缘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12 JP 2016-0794741.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其设置有端子收纳室;止动体,其覆盖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开口部而安装;嵌合筒部,其以能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后表面开口部内具有间隙地嵌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止动体的前表面;以及密封环,其安装于所述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且在所述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后表面开口部的内周面之间弹性压缩,在所述密封环的后表面突出形成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在顶端具有卡止头部,并且在所述止动体的周缘部设置有能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健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