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219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构造,包括:一车架、一引擎总成、一后摇臂总成、一第二传动机构、一后轮及一多连杆避震总成。引擎总成固设车架上,后摇臂总成枢设引擎总成上,第二传动机构设置邻近后摇臂总成处,后轮枢设于后摇臂总成,多连杆避震总成包括一第一杆件、一第二杆件及一避震杆件,第一杆件的一端枢接避震杆件与第二杆件至少其一,第一杆件的另一端枢接车架与引擎总成至少其一,第二杆件的一端枢接避震杆件与第一杆件至少其一,第二杆件的另一端枢接后摇臂总成,避震杆件远离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的一端枢接邻近后轮轴心处的后摇臂总成上,由此改善避震性能,提升摩托车运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构造,特别是一种配置有多连杆避震总成的摩托车构造。
技术介绍
现今常用的个人交通工具一般有汽车及摩托车,摩托车形式的交通工具为一种由引擎或马达驱动,主要利用手把操纵方向的二轮、三轮或四轮等的车辆,由于有着操纵简单、行动方便及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常利用的交通工具。一般来说,摩托车上的引擎总成可分为摆动式及固定式,摆动式引擎总成是将引擎总成枢接于车架上,使引擎总成相对于枢接处自由摆动,固定式引擎总成则是将引擎总成固接于车架上,并另外独立设置后摇臂,后摇臂枢接于引擎总成上,且后摇臂可相对于引擎总成枢接处自由摆动,可大幅减轻避震器的荷重,使避震器反应更灵敏,大幅地提升运动性能。然而,一般固定式引擎总成上所使用的避震结构为单件式避震器,无法提供最佳的骑乘舒适性与操控安定性,虽有已知技术利用多连杆后悬吊系统来改善骑乘舒适性与操控安定性,但已知技术中是将多连杆结构配置于引擎总成与后摇臂连结枢轴处,多连杆结构位于避震器的下方,因为此处空间狭窄,多连杆结构可设定的角度及长度等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多连杆结构的优点,且由于多连杆结构位于摩托车底盘的最下方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容易因为地面凸出物、上下斜坡及飞沙走石等状况,致使多连杆结构受损。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基于积极专利技术创作的精神,构思出一种摩托车构造,将多连杆避震总成设置于后摇臂总成的左摇臂上方,在改善避震性能的同时,也保留摩托车置物空间的容量,并利用可调整长度的多连杆避震总成,让骑乘者可以调整整车重心质量向前方或后方移动,提升摩托车运动性能并改善骑乘舒适性及操控安定性,几经研究实验终于完成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构造,利用多连杆避震总成的配置,改善骑乘舒适性及操控安定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包括:一车架、一引擎总成、一后摇臂总成、一第二传动机构、一后轮及一多连杆避震总成。引擎总成固设于车架上,包括一曲柄轴、一第一传动机构及一齿轮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由曲柄轴所驱动,齿轮传动机构的一枢轴由第一传动机构所驱动,后摇臂总成枢设于引擎总成上,并相对于枢轴的轴线可自由转动,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邻近后摇臂总成处,并由枢轴所驱动,后轮枢设于后摇臂总成上,并由第二传动机构所驱动而转动,多连杆避震总成包括一第一杆件、一第二杆件及一避震杆件,第一杆件的一端枢接避震杆件与第二杆件至少其一,第一杆件的另一端枢接车架与引擎总成至少其一,第二杆件的一端枢接避震杆件与第一杆件至少其一,第二杆件的另一端枢接后摇臂总成,避震杆件远离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的一端枢接于邻近后轮轴心处的后摇臂总成上。本技术还可包括一与车架连接的前轮,前轮及后轮所形成的轴距中心与摩托车构造所形成的车身中心交会于一中心点,以中心点为基准,多连杆避震总成可位于中心点的左后方。上述后摇臂总成可包括一左摇臂及一右摇臂,第二传动机构邻近设置于左摇臂,后轮可枢设于左摇臂及右摇臂之间。上述第二传动机构邻近引擎总成的一端可配置于左摇臂的外侧,第二传动机构远离引擎总成的一端可配置于左摇臂的内侧。上述左摇臂还可包括一邻近设置于后轮轴心处的第一连接座,避震杆件可枢设于第一连接座上。上述左摇臂还可包括一设置于引擎总成与后轮之间的第二连接座,第二杆件可枢设于第二连接座上。上述枢轴的轴心及后轮的轴心形成一轴心连接线,多连杆避震总成可位于轴心连接线的上方。上述第一杆件还可包括一可调整长度的螺固结构或凸轮结构。上述齿轮传动机构可为一减速齿轮组,其包括枢轴、一驱动轴、一驱动齿轮、一减速齿轮及一从动齿轮,驱动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减速齿轮由驱动齿轮所驱动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致使枢轴转动。上述避震杆件包括一阻尼器及一弹簧部,阻尼器穿设弹簧部。上述第二传动机构可为一链条传动机构,其包括一驱动链轮、一从动链轮及一链条,链条由驱动链轮所驱动,并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性与优点能更浅显易懂,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的多连杆避震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的第四实施例的多连杆避震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车架;12—引擎总成;121—曲柄轴;122—第一传动机构;1221—驱动皮带轮;1222—从动皮带轮;1223—皮带;123—齿轮传动机构;1231—枢轴;1232—驱动轴;1233—驱动齿轮;1234—减速齿轮;1235—从动齿轮;124—活塞;13—后摇臂总成;131—左摇臂;1311—第一连接座;1312—第二连接座;132—右摇臂;14—第二传动机构;141—驱动链轮;142—从动链轮;143—链条;15—后轮;16、16A—多连杆避震总成;161、161a、161b—第一杆件;1611a—螺固结构;1611b—凸轮结构;162、162a—第二杆件;1621—枢接部;163—避震杆件;1631—阻尼器;1632—弹簧部;17—前轮;18—置物箱;C—中心点;C1、C2—轴心;L—轴心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4,其分别为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另一结构示意图、多连杆避震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及俯视示意图。本技术的摩托车构造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车架11、一引擎总成12、一后摇臂总成13、一第二传动机构14、一后轮15、一多连杆避震总成16、一前轮17及一置物箱18。引擎总成12固设于车架11上,包括一曲柄轴121、一第一传动机构122、一齿轮传动机构123及二个活塞124,曲柄轴121由二个活塞124所驱动而转动,第一传动机构122由曲柄轴121所驱动,包括一驱动皮带轮1221、一从动皮带轮1222及一皮带1223,驱动皮带轮1221由曲柄轴121所驱动而转动,带动皮带1223转动从动皮带轮1222。齿轮传动机构123为一减速齿轮组,其包括一枢轴1231、一驱动轴1232、一驱动齿轮1233、一减速齿轮1234及一从动齿轮1235,驱动轴1232受从动皮带轮1222驱动而带动驱动齿轮1233转动,减速齿轮1234由驱动齿轮1233所驱动并带动从动齿轮1235转动,致使枢轴1231转动。后摇臂总成13枢设于引擎总成12上,并相对于枢轴1231的轴线可自由转动,包括一左摇臂131及一右摇臂132,左摇臂131包括一第一连接座1311及一第二连接座1312,第一连接座1311邻近设置于后轮15轴心处,第二连接座1312设置于引擎总成12与后轮15之间。第二传动机构14邻近设置于左摇臂131,并由枢轴1231所驱动,第二传动机构14为一链条传动机构,其包括一驱动链轮141、一从动链轮142及一链条143,链条143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架;一引擎总成,固设于该车架上,包括一曲柄轴、一第一传动机构及一齿轮传动机构,该第一传动机构由该曲柄轴所驱动,该齿轮传动机构的一枢轴由该第一传动机构所驱动;一后摇臂总成,枢设于该引擎总成上,并相对于该枢轴的轴线可自由转动;一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邻近该后摇臂总成处,并由该枢轴所驱动;一后轮,枢设于该后摇臂总成上,并由该第二传动机构所驱动而转动;以及一多连杆避震总成,包括一第一杆件、一第二杆件及一避震杆件,该第一杆件的一端枢接该避震杆件与该第二杆件至少其一,该第一杆件的另一端枢接该车架与该引擎总成至少其一,该第二杆件的一端枢接该避震杆件与该第一杆件至少其一,该第二杆件的另一端枢接该后摇臂总成,该避震杆件远离该第一杆件及该第二杆件的一端枢接于邻近该后轮轴心处的该后摇臂总成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架;一引擎总成,固设于该车架上,包括一曲柄轴、一第一传动机构及一齿轮传动机构,该第一传动机构由该曲柄轴所驱动,该齿轮传动机构的一枢轴由该第一传动机构所驱动;一后摇臂总成,枢设于该引擎总成上,并相对于该枢轴的轴线可自由转动;一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邻近该后摇臂总成处,并由该枢轴所驱动;一后轮,枢设于该后摇臂总成上,并由该第二传动机构所驱动而转动;以及一多连杆避震总成,包括一第一杆件、一第二杆件及一避震杆件,该第一杆件的一端枢接该避震杆件与该第二杆件至少其一,该第一杆件的另一端枢接该车架与该引擎总成至少其一,该第二杆件的一端枢接该避震杆件与该第一杆件至少其一,该第二杆件的另一端枢接该后摇臂总成,该避震杆件远离该第一杆件及该第二杆件的一端枢接于邻近该后轮轴心处的该后摇臂总成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后摇臂总成包括一左摇臂及一右摇臂,该第二传动机构邻近设置于该左摇臂,该后轮枢设于该左摇臂及该右摇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机构邻近该引擎总成的一端配置于该左摇臂的外侧,该第二传动机构远离该引擎总成的一端配置于该左摇臂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兴罗允成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