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16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撞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与后视镜本体转动连接的后视镜托架、设置于所述后视镜托架上并延伸入后视镜本体内部的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底座、弧形限位装置、与底座连接的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连接的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可压紧限位块的弹性部件;所述弧形限位装置设置于底座上,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的限位孔;或,所述弧形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的限位槽,当后视镜本体转动时,带动限位块绕第一连接轴进行转动至限位孔或限位槽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时,弹性部件压紧限位块形成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撞后视镜具有较好的防撞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后视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摩托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电车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是一种代步工具,其体积小,占地空间小,停放方便,因此很快的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摩托车在使用时需要用到后视镜,驾驶员可以通过后视镜观测到后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而更具后方车辆的行驶做出相应的调整,则保证自身的安全。目前,摩托车上使用的后视镜都是仅能调整镜面角度,便于观察。但由于摩托车本身的结构,后视镜相对车体突出较多,容易发生碰撞。并且因为摩托车的轻便性,行驶或放置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车体倾倒,使得后视镜损坏,造成财产损失。现有的摩托车后视镜(参考图1),镜体和连接部之间还会有一个较长的连接杆3,用于将镜体延长,便于观察。然后再连接部设置转动机构,使得镜体可以绕转动机构转动,但还是难以避免碰撞时镜体的损坏,并且连接杆3为突出杆体,在车子倾翻时,容易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安全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撞效果较好的防撞后视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撞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与后视镜本体转动连接的后视镜托架、设置于所述后视镜托架上并延伸入后视镜本体内部的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底座、弧形限位装置、与底座连接的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连接的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可压紧限位块的弹性部件;所述弧形限位装置设置于底座上,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的限位孔;或,所述弧形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的限位槽,当后视镜本体转动时,带动限位块绕第一连接轴进行转动至限位孔或限位槽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时,弹性部件压紧限位块形成限位。优选地,所述弧形限位装置包括球体和用于固定球体的固定槽,所述球体2/4/-3/4露出固定槽外。优选地,所述弧形限位装置包括半球体和用于固定半球体的固定面,所述半球体为球体的2/4/-3/4。优选地,所述弧形限位装置和与其配合的限位孔或限位槽的数量为2-5个。优选地,所述弧形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弧形限位装置、第二弧形限位装置和第三弧形限位装置。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一连接轴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可压紧限位块,另一端设有防止弹簧弹出的卡簧。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安装限位槽。优选地,所述后视镜本体包括将第一连接轴和限位块藏于内部的壳体、镜面、将镜面固定的镜面托架、连接镜面托架和壳体的连接组件、与制镜面托架连接并控制镜面托架转动的第二转动机构,所述镜面托架上设有弧形凸起,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弧形槽和第二连接轴,所述弧形槽与弧形凸起配合,所述第二连接轴依次贯穿弧形凸起、弧形槽和第二转动机构。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露出壳体外的灯槽,所述弧形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与灯槽相背的第一连接件平面、相对第一连接件平面突出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凸台,所述凸台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平面形成90°-130°的第一夹角。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与壳体连接的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与壳体连接的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六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第三固定部、第四固定部和五固定部配合的壳体第二支撑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撞后视镜具有较好的防撞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图1为现有技术的后视镜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后视镜的第一转动机构与后视镜本体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后视结构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镜面托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与镜面托架配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与第二转动机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4的防撞后视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考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撞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10、与后视镜本体10转动连接的后视镜托架20、设置于后视镜托架20上并延伸入后视镜本体10内部的第一转动机构2,第一转动机构2包括底座21、弧形限位装置22、与底座21连接的第一连接轴23、与第一连接轴23连接的限位块24,第一连接轴23上设有可压紧限位块24的弹性部件25。弧形限位装置22设置于底座21上,限位块24上设置有与弧形限位装置22配合的限位孔241;或,弧形限位装置22设置于限位块24上,底座21上设有与弧形限位装置22配合的限位槽。本实施例中底座21可以是把后视镜托架20的一个面作为底座21,或是另外设置一个可固定于后视镜托架20上的底座21。本实施例的的弧形限位装置22中与限位孔241或限位槽配合的部分为弧形面,较为圆滑,转动效果较好。当受到碰撞时,限位孔241或限位槽滑出弧形限位装置22,后视镜本体10进行转动,带动限位块24绕第一连接轴23进行转动,当限位块24转到下一个弧形限位装置22和限位孔241或限位槽配合位置时,限位孔241或限位槽套住弧形限位装置22,并且弹性部件25压紧限位块24,形成限位作用。本实施例中后视镜本体10和后视镜托架20之间不需要设置连接杆3,在摩托车碰撞或者倾倒后,能够较好的避免对人员的二次伤害,安全性能更好。在优选实施例中,弧形限位装置22和与其配合的限位孔241或限位槽为2-5个。使后视镜具有多种转动限位效果。当转动后的后视镜再经二次碰撞时,限位孔241或限位槽再次滑出弧形限位装置22,转到下一个弧形限位装置22位置时,又一次形成限定。保证车子在短时间内受到多次碰撞时,还能具有较好的防撞效果。参考图3,在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中,弧形限位装置22包括第一弧形限位装置221、第二弧形限位装置222和第三弧形限位装置223。在没有发生碰撞时,限位孔241或限位槽在第二弧形限位装置222处限位。当碰撞使后视镜本体10相对车子前进方向向前转动时,限位孔241或限位槽滑动至第一弧形限位装置221处形成限位;当碰撞使后视镜本体10相对车子前进方向向后转动时,限位孔241或限位槽滑动至第三弧形限位装置223处形成限位。使后视镜相对车身本体具有前后两个方向的转动。参考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弧形限位装置22包括球体和用于固定球体的固定槽,可以采用在底座21或者限位块24上设置一个弧形固定槽,再将球体(如钢珠)固定于固定槽中,球体2/4/-3/4露出固定槽外。或者,在弧形限位装置22包括半球体和用于固定半球体的固定面,固定面可设置于底座21或者限位块24上,半球体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安装固定面上的平面,半球体为球体的2/4/-3/4。本实施例中这两种弧形限位装置22,安装操作简单,并且转动效果好。参考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弹性部件25为第一连接轴23上套有弹簧251,弹簧251一端可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本体、与后视镜本体转动连接的后视镜托架、设置于所述后视镜托架上并延伸入后视镜本体内部的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底座、弧形限位装置、与底座连接的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连接的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可压紧限位块的弹性部件;所述弧形限位装置设置于底座上,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的限位孔;或,所述弧形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的限位槽,当后视镜本体转动时,带动限位块绕第一连接轴转动至限位孔或限位槽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时,弹性部件压紧限位块形成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本体、与后视镜本体转动连接的后视镜托架、设置于所述后视镜托架上并延伸入后视镜本体内部的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底座、弧形限位装置、与底座连接的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连接的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可压紧限位块的弹性部件;所述弧形限位装置设置于底座上,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的限位孔;或,所述弧形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的限位槽,当后视镜本体转动时,带动限位块绕第一连接轴转动至限位孔或限位槽与弧形限位装置配合时,弹性部件压紧限位块形成限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限位装置包括球体和用于固定球体的固定槽,所述球体2/4/-3/4露出固定槽外;或,所述弧形限位装置包括半球体和用于固定半球体的固定面,所述半球体为球体的2/4/-3/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限位装置和与其配合的限位孔或限位槽的数量为2-5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弧形限位装置、第二弧形限位装置和第三弧形限位装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一连接轴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可压紧限位块,另一端设有防止弹簧弹出的卡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雷利诺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