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30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把手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与第一锥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的内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轴承,且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一固定板的左右两侧面。该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通过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螺纹柱、螺纹筒、第一支撑板和伸缩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铸造模具安装更加简单,给工作人员带来方便,减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模具
,具体为一种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铸造模具在进行注模前都要先进行安装,大部分铸造模具在安装时都是通过螺帽和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因此必须要借助外物转动螺栓和螺帽,这种方式非常麻烦,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解决了大部分铸造模具在安装时都是通过螺帽和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因此必须要借助外物转动螺栓和螺帽,这种方式非常麻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把手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与第一锥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轴承,且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一固定板的左右两侧面,且两个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均U形板的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螺纹柱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螺纹柱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卡接在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U形板的上表面,且两个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两个伸缩杆与U形板的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位于U形板下表面的四角处。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面卡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表面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右端与限位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左端与第一模具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滑槽内,且两个第二滑槽分别开设在箱体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箱体的右侧面与U形板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两个螺纹柱的长度相等,且两个螺纹柱的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为T形滑块,所述第一滑槽为T型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重量相等。。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圆形,且两个第一固定板的形状为矩形。(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通过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螺纹柱、螺纹筒、第一支撑板和伸缩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安装铸造模具时,通过工作人员转动把手,把手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二转轴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转动带动螺纹筒相对运动,螺纹筒移动带动第一支撑板相对运动,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板带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互靠近并接触,从而使得铸造模具安装更加简单,给工作人员带来方便,减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该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使得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左右移动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槽左右移动更加稳定。(3)、该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通过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转轴在第一轴承内转动的更加稳定,使得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在第二轴承内转动的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第二转轴带动螺纹柱转动的更加稳定,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伸缩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滑槽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U形板、2第一轴承、3第一转轴、4把手、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第二转轴、8第二轴承、9第一固定板、10螺纹柱、11螺纹筒、12第一支撑板、13第一滑块、14第一滑槽、15第一模具、16第二模具、17伸缩杆、171箱体、172滑套、173滑杆、174限位板、175第二滑块、176第二滑槽、18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包括U形板1,所述U形板1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3,通过设置第一转轴3和第一轴承2,使得第一转轴3在第一轴承2内转动的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第一转轴3带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的更稳定,所述第一转轴3的底端与把手4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把手4,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所述第一转轴3的顶端与第一锥齿轮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5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6的内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的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轴承8,通过设置第二转轴7和第二轴承8,从而使得第二转轴7在第二轴承8内转动的更加稳定,从而使得第二转轴7带动螺纹柱10转动的更加稳定,且两个第二轴承8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一固定板9的左右两侧面,把手4的形状为圆形,且两个第一固定板9的形状为矩形,且两个第一固定板9的下表面均U形板1的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螺纹柱10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螺纹柱10的长度相等,且两个螺纹柱10的螺纹方向相反,通过设置两个螺纹柱10的螺纹方向相反,使得两个螺纹筒11分别在两个螺纹柱10的螺纹连接作用下能够相对运动,且两个螺纹柱10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1,所述螺纹筒11卡接在第一支撑板12的右侧面,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12,从而防止螺纹筒11跟随螺纹柱10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了螺纹筒11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3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4内,第一滑块13为T形滑块,所述第一滑槽14为T型滑槽,通过设置第一滑块13和第一滑槽14,使得两个第一滑块13在第一滑槽14内左右移动的更加平稳,从而使得螺纹筒11不会跟随螺纹柱10转动,所述第一滑槽14开设在U形板1的上表面,且两个第一支撑板12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模具15和第二模具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模具15和第二模具16的形状相同,第一模具15和第二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包括U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1)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底端与把手(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的顶端与第一锥齿轮(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5)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6)的内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的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轴承(8),且两个第二轴承(8)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一固定板(9)的左右两侧面,且两个第一固定板(9)的下表面均U形板(1)的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螺纹柱(10)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螺纹柱(10)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1),所述螺纹筒(11)卡接在第一支撑板(12)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3)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4)内,所述第一滑槽(14)开设在U形板(1)内壁的下表面,且两个第一支撑板(12)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模具(15)和第二模具(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模具(15)和第二模具(16)的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两个伸缩杆(17)与U形板(1)的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腿(18),且支撑腿(18)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18)分别位于U形板(1)下表面的四角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安装的铸造模具,包括U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1)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表面套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底端与把手(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的顶端与第一锥齿轮(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5)与第二锥齿轮(6)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6)的内表面卡接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的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轴承(8),且两个第二轴承(8)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一固定板(9)的左右两侧面,且两个第一固定板(9)的下表面均U形板(1)的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螺纹柱(10)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螺纹柱(10)的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1),所述螺纹筒(11)卡接在第一支撑板(12)的右侧面,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3)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4)内,所述第一滑槽(14)开设在U形板(1)内壁的下表面,且两个第一支撑板(12)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模具(15)和第二模具(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模具(15)和第二模具(16)的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两个伸缩杆(17)与U形板(1)的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腿(18),且支撑腿(18)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昌袁昌荣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钜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