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及其上下路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36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及其上下路沿方法。市场上的轮椅难以满足使用者上下路沿、上下公交汽车的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包括驱动机构、安装架、横移机构和座椅。驱动机构包括基座板、驱动架、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行进组件。行进组件包括动力转轴、第一电机、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横移机构包括滑轨、滑块、丝杠和横移电机。座椅包括靠背板、坐垫板、扶手和脚架组件。脚架组件包括第四电动推杆、组合支架、车轮杆、辅助车轮和辅助驱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辅助残疾人上下路沿,具有较强的地形通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及其上下路沿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助残
,具体涉及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及其上下路沿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还未完善,譬如公交车系统还未为残疾人设置专用的上、下公交设备,很多公共场合尚未为残疾人设置专用通道,导致了很多残疾人出门上路沿、上公交和斜坡都非常不方便。对于残疾人来说,轮椅显得尤为重要。调研发现市场上的轮椅难以满足使用者上下路沿、上下公交汽车的需求,价格也偏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出行和生活的要求,设计一款多功能智能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及其上下路沿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包括驱动机构、安装架、横移机构和座椅;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基座板、驱动架、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行进组件;所述基座板的底面与驱动架的顶部固定。所述的行进组件包括动力转轴、第一电机、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动力转轴支承在驱动架上;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均与动力转轴构成转动副;第一支撑杆的底端支承有第一轮轴;第一车轮固定在第一轮轴上;第二支撑杆的底端支承有第二轮轴;第二车轮固定在第二轮轴上;第一电机固定在驱动架上;两个第一链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动力转轴分别固定;两个第二链轮与第一轮轴、动力转轴分别固定;两个第三链轮与第二轮轴、动力转轴分别固定;两个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两个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两个第三链轮通过第三链条连接。所述的行进组件共有两个。两个行进组件分别设置在驱动架的两侧;两个行进组件的动力转轴同轴设置;两个行进组件内第一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铰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两个行进组件内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二铰轴的两端分别固定;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外壳均与驱动架底部铰接,推出杆与第一铰轴、第二铰轴分别构成转动副;安装架的底部与基座板的顶面固定。所述的横移机构包括滑轨、滑块、丝杠和横移电机。所述的滑轨固定在安装架的顶部;所述的丝杠支承在安装架的顶部;滑块与滑轨构成滑动副;固定在滑块上的螺母与丝杠构成螺旋副;丝杠由横移电机驱动。所述的座椅包括靠背板、坐垫板、扶手和脚架组件。所述的靠背板与横移机构内滑块固定;靠背板与坐垫板固定。两个扶手分别固定在坐垫板的两侧。所述的脚架组件包括第四电动推杆、组合支架、车轮杆、辅助车轮和辅助驱动件。所述的组合支架包括滑管和搁脚板;间隔设置的两根滑管内端均与坐垫板固定;两块搁脚板与两根滑管的外端分别固定。两个车轮杆的内端与两根滑管的内壁分别构成滑动副;两个车轮杆的外端通过连接杆固定在一起,且均支承有辅助车轮;车轮杆由辅助驱动件驱动。进一步地,所述的辅助驱动件包括齿轮和脚架伸缩电机;所述的脚架伸缩电机固定在组合支架上;脚架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固定;所述的车轮杆呈齿条状;所述的齿轮与其中一根车轮杆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轴及第二轮轴的轴线均与动力转轴的轴线平行;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的轴线到动力转轴的轴线的距离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的横移电机固定在安装架内升降台架的顶部;横移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一端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组合支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与两根滑管的中部分别固定。进一步地,两块搁脚板均位于滑管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该上下路沿轮椅的上下路沿方法包括上路沿方法和下路沿方法:下路沿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驱动机构行进至路沿上侧地面的边缘处。步骤二、第一电动推杆及第二电动推杆同步缩回,使得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均向远离驱动架的方向翻转。横移电机正转,座椅向前移动。之后,辅助驱动件运动,使得辅助车轮降低至与路沿下侧的地面接触。步骤三、两个第一电机同步正转,驱动机构向前行进,使得两个第一车轮悬空且到达路沿下侧地面的上方,两个第二车轮依旧与路沿上侧的地面接触。步骤四、第一电动推杆推出,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向靠近驱动架的方向翻转,使得两个第一车轮与路沿下侧的地面接触。步骤五、两个第一电机同步正转,驱动机构向前行进,使得两个第二车轮悬空且到达路沿下侧地面的上方。步骤六、第二电动推杆推出,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向靠近驱动架的方向翻转,使得两个第二车轮与路沿下侧的地面接触。步骤七、横移电机反转,滑块带动座椅复位。之后,辅助驱动件运动,使得辅助车轮悬空。上路沿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驱动机构行进至路沿下侧地面的边缘处。步骤二、第一电动推杆及第二电动推杆同步缩回,使得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均向远离驱动架的方向翻转。横移电机正转,座椅向前移动。之后,辅助驱动件运动,使得辅助车轮与路沿上侧的地面接触。步骤三、第二电动推杆推出,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向靠近驱动架的方向翻转,使得两个第一车轮升高至高于路沿上侧的地面。步骤四、两个第一电机同步正转,驱动机构向前行进,使得两个第二车轮路沿下侧地面的边缘处。步骤五、第一电动推杆推出,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向靠近驱动架的方向翻转,使得两个第一车轮与路沿上侧的地面接触,并使第二车轮悬空。步骤六、两个第一电机同步正转,驱动机构向前行进,使得第一车轮及第二车轮均与路沿上侧地面接触。步骤七、横移电机反转,滑块带动座椅复位。之后,辅助驱动件运动,使得辅助车轮悬空。进一步地,上路沿方法的步骤三至六及下路沿上路沿方法的步骤三至六中,辅助驱动件根据基座板的空间位置运动,使得基座板保持水平状态。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能够辅助残疾人上下路沿及公交车,具有较强的地形通过能力。2、本专利技术的辅助车轮能够在遇到较复杂路况时,作为的辅助支撑,增强轮椅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的四个车轮均为动力轮,增强了轮椅的通过能力,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电机差速转动,能实现轮椅的原理转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辅助残疾人平躺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座椅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在下路沿方法步骤一执行后的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在下路沿方法步骤二执行后的状态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在下路沿方法步骤三执行后的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在下路沿方法步骤四执行后的状态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在下路沿方法步骤五执行后的状态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在下路沿方法步骤六执行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和3所示,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包括驱动机构1、安装架2、横移机构3和座椅4。驱动机构1包括基座板1-1、驱动架1-2、第一电动推杆1-4、第二电动推杆1-5和行进组件。基座板1-1的底面与驱动架1-2的顶部固定。行进组件包括动力转轴1-3、第一电机1-6、第一车轮1-7、第二车轮1-8、第一支撑杆1-9、第二支撑杆1-10、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第一链轮1-11、第二链轮1-12和第三链轮1-13。动力转轴1-3支承在驱动架1-2的中部。第一支撑杆1-9及第二支撑杆1-10均与动力转轴1-3构成转动副。第一支撑杆1-9的底端支承有第一轮轴。第一车轮1-7固定在第一轮轴上。第二支撑杆1-10的底端支承有第二轮轴。第二车轮1-8固定在第二轮轴上。第一轮轴及第二轮轴的轴线均与动力转轴1-3的轴线平行。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的轴线到动力转轴1-3的轴线的距离相等。第一电机1-6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包括驱动机构、安装架、横移机构和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基座板、驱动架、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行进组件;所述基座板的底面与驱动架的顶部固定;所述的行进组件包括动力转轴、第一电机、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动力转轴支承在驱动架上;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均与动力转轴构成转动副;第一支撑杆的底端支承有第一轮轴;第一车轮固定在第一轮轴上;第二支撑杆的底端支承有第二轮轴;第二车轮固定在第二轮轴上;第一电机固定在驱动架上;两个第一链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动力转轴分别固定;两个第二链轮与第一轮轴、动力转轴分别固定;两个第三链轮与第二轮轴、动力转轴分别固定;两个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两个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两个第三链轮通过第三链条连接;所述的行进组件共有两个;两个行进组件分别设置在驱动架的两侧;两个行进组件的动力转轴同轴设置;两个行进组件内第一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铰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两个行进组件内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二铰轴的两端分别固定;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外壳均与驱动架底部铰接,推出杆与第一铰轴、第二铰轴分别构成转动副;安装架的底部与基座板的顶面固定;所述的横移机构包括滑轨、滑块、丝杠和横移电机;所述的滑轨固定在安装架的顶部;所述的丝杠支承在安装架的顶部;滑块与滑轨构成滑动副;固定在滑块上的螺母与丝杠构成螺旋副;丝杠由横移电机驱动;所述的座椅包括靠背板、坐垫板、扶手和脚架组件;所述的靠背板与横移机构内滑块固定;靠背板与坐垫板固定;两个扶手分别固定在坐垫板的两侧;所述的脚架组件包括第四电动推杆、组合支架、车轮杆、辅助车轮和辅助驱动件;所述的组合支架包括滑管和搁脚板;间隔设置的两根滑管内端均与坐垫板固定;两块搁脚板与两根滑管的外端分别固定;两个车轮杆的内端与两根滑管的内壁分别构成滑动副;两个车轮杆的外端通过连接杆固定在一起,且均支承有辅助车轮;车轮杆由辅助驱动件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包括驱动机构、安装架、横移机构和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基座板、驱动架、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行进组件;所述基座板的底面与驱动架的顶部固定;所述的行进组件包括动力转轴、第一电机、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动力转轴支承在驱动架上;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均与动力转轴构成转动副;第一支撑杆的底端支承有第一轮轴;第一车轮固定在第一轮轴上;第二支撑杆的底端支承有第二轮轴;第二车轮固定在第二轮轴上;第一电机固定在驱动架上;两个第一链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动力转轴分别固定;两个第二链轮与第一轮轴、动力转轴分别固定;两个第三链轮与第二轮轴、动力转轴分别固定;两个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两个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连接;两个第三链轮通过第三链条连接;所述的行进组件共有两个;两个行进组件分别设置在驱动架的两侧;两个行进组件的动力转轴同轴设置;两个行进组件内第一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铰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两个行进组件内第二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二铰轴的两端分别固定;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外壳均与驱动架底部铰接,推出杆与第一铰轴、第二铰轴分别构成转动副;安装架的底部与基座板的顶面固定;所述的横移机构包括滑轨、滑块、丝杠和横移电机;所述的滑轨固定在安装架的顶部;所述的丝杠支承在安装架的顶部;滑块与滑轨构成滑动副;固定在滑块上的螺母与丝杠构成螺旋副;丝杠由横移电机驱动;所述的座椅包括靠背板、坐垫板、扶手和脚架组件;所述的靠背板与横移机构内滑块固定;靠背板与坐垫板固定;两个扶手分别固定在坐垫板的两侧;所述的脚架组件包括第四电动推杆、组合支架、车轮杆、辅助车轮和辅助驱动件;所述的组合支架包括滑管和搁脚板;间隔设置的两根滑管内端均与坐垫板固定;两块搁脚板与两根滑管的外端分别固定;两个车轮杆的内端与两根滑管的内壁分别构成滑动副;两个车轮杆的外端通过连接杆固定在一起,且均支承有辅助车轮;车轮杆由辅助驱动件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驱动件包括齿轮和脚架伸缩电机;所述的脚架伸缩电机固定在组合支架上;脚架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固定;所述的车轮杆呈齿条状;所述的齿轮与其中一根车轮杆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路沿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轴及第二轮轴的轴线均与动力转轴的轴线平行;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的轴线到动力转轴的轴线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建忠汪杰王柯利汪泽鑫陈森辉朱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