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87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包括设置在接头处的连接器和设置在电缆的前端的第二螺母,所述的连接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接触插针、连接壳体和第一螺母,所述的第一螺母底端和所述的第二螺母的前端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通过所述的螺纹结构将电缆与连接器紧密相连,具有很高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子线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的高速增长,所经历的自然环境的多变性不断增加,对车体的安全性、车厢内的舒适性等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整个车身内的电子部件的稳定性、抗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插拔方式连接,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包括收到列车在运行中震动的影响,该插拔连接口容易出现松动。而且目前使用在高速列车上的线缆越来越多的采用具有多根单根电线的多芯复合线缆,频繁的插拔容易导致线缆与连接端口出现松动。因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采用螺纹连接方式的轨道线束的接头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包括设置在接头处的连接器和设置在电缆的前端的第二螺母,所述的连接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接触插针、连接壳体和第一螺母,所述的第一螺母底端和所述的第二螺母的前端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通过所述的螺纹结构将电缆与连接器紧密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螺母和所述的第二螺母具有相匹配的外侧面;所述的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设置在第一螺母底端的内侧和第二螺母前端的外侧,或者设置在第一螺母底端的外侧和第二螺母前端的内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壳体包括前后相连的圆柱体和圆台体,所述的圆柱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一螺母的高度,所述的第一螺母固定在圆柱体的前端面,在所述的圆柱体和所述的第二螺母上的对应位置上还设有相互配合的螺丝固定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台体的长度小于所述的第二螺母的端面到所连接的电缆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橡胶密封圈,所述的橡胶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螺母与连接壳体的接触面和所述的第二螺母与电缆的接触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螺母或第二螺母采用的是锌基合金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壳体采用的是耐高温大于℃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所述的接触插针采用的是铜镀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设计的采用螺纹方式连接的轨道线速,不会受到外界环境长时间震动或其它情况的影响,保持轨道线束连接的稳定性并提高了其抗震性能,同时在该接头连接器的两端还设置了密封圈,提供了线束的防水性,最终提高了线束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机构的示意图;其中:1-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接触插针,4-连接壳体,401-圆柱体,402-圆台体,5-螺丝固定位,6-橡胶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用于交通轨道线束的接头机构,包括设置在接头处的连接器和设置在电缆的前端的第二螺母2,所述的连接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接触插针3、连接壳体4和第一螺母1,所述的第一螺母1底端和所述的第二螺母2的前端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通过所述的螺纹结构将电缆与连接器紧密相连。所述的第一螺母1和第二螺母2的最外层直径大小相配合,所述的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包括两种连接方式,第一种实施例为设置在第一螺母1底端的内侧和第二螺母2前端的外侧,第二种实施例为设置在第一螺母1底端的外侧和第二螺母2前端的内侧。所述的连接壳体4包括前后相连的圆柱体401和圆台体402。所述的圆柱体401用作固定第一螺母1和第二螺母2的固定区,所述的圆柱体401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一螺母1的高度,所述的第一螺母1固定在圆柱体401的前端面,在所述的圆柱体401和所述的第二螺母2上的对应位置上还设有相互配合的螺丝固定位5,进一步固定稳定接头。所述的圆台体402的长度小于所述的第二螺母2的端面到所连接的电缆的端面之间的距离,由于前端连有第二螺母2的内径大于位于第二螺母2内侧剥皮后的电缆的直径,因此所述的圆台体402在电缆连接时即起到引导作用,且对位于第二螺母2内的电缆起到固定作用。通过以上的螺纹连接,以及与螺纹连接的方式从而从最大的程度实现了线束连接处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缆的稳定性,在电缆连接处的两端还设置了橡胶密封圈6,所述的橡胶密封圈6设置在电缆连接器的前后两端,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一螺母1与连接壳体4的接触面和所述的第二螺母2与电缆的接触面。所述的橡胶密封圈6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本技术中,制作接头的材料为结构稳定,不易变形以及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腐蚀性的材料。例如,所述的第一螺母1或第二螺母2采用的是锌基合金制作而成。所述的连接壳体4采用的是耐高温大于260℃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所述的接触插针3采用的是铜镀金。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接头处的连接器和设置在电缆的前端的第二螺母(2),所述的连接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接触插针(3)、连接壳体(4)和第一螺母(1),所述的第一螺母(1)底端和所述的第二螺母(2)的前端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通过所述的螺纹结构将电缆与连接器紧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接头处的连接器和设置在电缆的前端的第二螺母(2),所述的连接器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接触插针(3)、连接壳体(4)和第一螺母(1),所述的第一螺母(1)底端和所述的第二螺母(2)的前端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通过所述的螺纹结构将电缆与连接器紧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母(1)和所述的第二螺母(2)具有相匹配的外侧面;所述的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设置在第一螺母(1)底端的内侧和第二螺母(2)前端的外侧,或者设置在第一螺母(1)底端的外侧和第二螺母(2)前端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交通轨道线束连接稳定性的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壳体(4)包括前后相连的圆柱体(401)和圆台体(402),所述的圆柱体(401)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第一螺母(1)的高度,所述的第一螺母(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明缪志洪施斌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爱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