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54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导风板组件包括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且所述导风板(1)始终覆盖住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板(1)包括相背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且所述导风板(1)上设置有多个透风孔,所述透风孔以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导风板(1)上,使得出风口的风始终只从所述透风孔(13)出风。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形成持续微风出风,提高室内出风的舒适性,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出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室内机一般都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用来改变风流方向。然而现有导风板工作时一直都处于开口状态,即当导风板转向特定位置时,风流方向不变,人在此状态下会感受到空调吹风,而且,当导风板处于开启状态时,内机风扇的噪音会从出风口传出。例如CN106403045A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风感送风的方法,但是这种空调器导风板是设置在暗槽内,在工作时从暗槽内滑出,实现微风感,该方案不能持续处于遮挡出风口状态,降噪效果差,运动复杂,且完全重合时还有方形孔,不能实现全封闭。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存在出风噪音较大、无法实现持续微风吹风,且灰尘容易进入室内机内部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存在出风噪音较大、无法实现持续微风吹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本技术提供一种导风板组件,其包括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的导风板,且所述导风板始终覆盖住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板包括相背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且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透风孔,所述透风孔以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导风板上,使得出风口的风始终只从所述透风孔出风。优选地,多个所述透风孔在所述导风板上成多行多列的阵列排布。优选地,所述导风板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所述导风板成层叠布置,每个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透风孔,且两个以上的导风板上的多个透风孔能够至少部分相对、以允许风从层叠的两个以上导风板的透风孔处吹出。优选地,所述导风板为两个,包括相对地位于室内机内侧的内导风板和相对位于室内机外侧的外导风板,所述内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内透风孔,所述外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外透风孔,多个所述内透风孔和多个所述外透风孔能够全部重叠、或部分重叠、或全部错开。优选地,所述外导风板固定,所述内导风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导风板产生运动;或者,所述内导风板固定,所述外导风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导风板产生运动;或者,所述内导风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导风板产生运动,同时所述外导风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导风板产生运动。优选地,所述内导风板能够通过滑动和/或转动的方式产生相对运动。优选地,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做运动,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连杆和连接块,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块连接,且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内导风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内导风板运动。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内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导风板始终覆盖住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和背风面的透风孔,使得出风口的风始终从所述透风孔出风,能够将导风板始终封闭住出风口、并且使得出风口的风始终只从透风孔出风,能够形成持续微风出风,提高室内出风的舒适性,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出风噪音;2.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层叠布置的导风板,能够利用各自导风板上设置的透风孔对风进行引出,并且利用不同的导风板之间的透风孔相互重叠或错开,从而实现对出风面积的控制调节作用,达到调节出风量的大小的效果以及控制出风打开或关闭的功能,实现根据室内需要进行智能控制调节的目的;进一步地利用驱动装置、连杆以及连接块驱动内导风板运动以达到控制透风孔是否重叠以进行出风或关闭出风,以及重叠个数的多少达到控制出风量大小的目的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导风板组件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导风板组件的内外导风板透风孔完全错开时的装配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导风板组件的内外导风板透风孔部分错开(或称部分重叠)时的装配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导风板组件的内外导风板透风孔完全重叠时的装配结构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导风板;11、内导风板;12、外导风板;21、内透风孔;22、外透风孔;3、驱动装置;4、连杆;5、连接块;6、室内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导风板组件,其包括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的导风板1,且所述导风板1在工作时始终覆盖住所述出风口(盖住出风口),所述导风板1包括相背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且所述导风板1上设置有多个透风孔,所述透风孔以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导风板1上,使得出风口的风始终只从所述透风孔出风。通过导风板始终覆盖住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和背风面的透风孔,使得出风口的风始终从所述透风孔出风,能够将导风板始终封闭住出风口、并且使得出风口的风始终从透风孔出风,能够形成持续微风出风,提高室内出风的舒适性,并且有效地降低了出风噪音。采用开孔导风板组件,保持导风板持续处于遮风状态,风仅从板体透风孔流出,实现微风感,减小噪音,防止灰尘进入内机,提高舒适性。本技术有效地获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实现微风感;2、实现导风板非开口状态下出风;3、解决噪音大问题;4、解决了灰尘进入内机的问题。优选地,多个所述透风孔在所述导风板1上成多行多列的阵列排布。这是本技术的多个透风孔的具体排布方式,将其设置为多行多列的阵列排布方式,能够从该阵列的多个透风孔进行出风,有效地增大了出风面积,增强了室内吹风均匀性,提高了微风面积,提高了舒适度。优选地,所述导风板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所述导风板成层叠布置,每个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透风孔,且两个以上的导风板上的多个透风孔能够至少部分相对、以允许风从层叠的两个以上导风板的透风孔处吹出。将导风板设置为两个以上、并且层叠布置,能够利用各自导风板上设置的透风孔对风进行引出,并且利用不同的导风板之间的透风孔相互重叠或错开,从而实现对出风面积的控制调节作用,达到调节出风量的大小的效果以及控制出风打开或关闭的功能,实现根据室内需要进行智能控制调节的目的。优选地,所述导风板为两个,包括相对地位于室内机内侧的内导风板11和相对位于室内机外侧的外导风板12,所述内导风板11上设置有多个内透风孔21,所述外导风板12上设置有多个外透风孔22,多个所述内透风孔21和多个所述外透风孔22能够全部重叠、或部分重叠、或全部错开。这是本技术的导风板的进一步的优选数量和结构形式,采用开孔导风板组件,内、外导风板表面贴合,板体厚度方向上开透风孔,板体可上下左右相对运动,在相对运动过程中,导风板处于遮风状态,即导风板与空调器机身不形成开口,另外,内、外导风板上的透风孔交错运动,部分交错时,出风量小,可实现微风感,完全交错时,出风量为零,导风板闭合,完全重叠时,出风量最大、实现最大微风。此技术解决了空调吹风问题,实现了微风感,降低了噪音。图2-4中,内导风板11为左边示出部分,右边示出部分为外导风板12,外导风板12贴合覆盖在内导风板11上面(外侧),因此左边部分看不到外导风板、只能看到内导风板11,左边只能看到内透风孔(即左边的实线孔),而右边部分看到的是外导风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的外导风板(1),且所述导风板(1)始终覆盖住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板(1)包括相背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且所述导风板(1)上设置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以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导风板(1)上,使得出风口的风始终只从所述透风孔(13)出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处的外导风板(1),且所述导风板(1)始终覆盖住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板(1)包括相背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且所述导风板(1)上设置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以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导风板(1)上,使得出风口的风始终只从所述透风孔(13)出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透风孔在所述导风板(1)上成多行多列的阵列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所述导风板成层叠布置,每个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透风孔,且两个以上的导风板上的多个透风孔能够至少部分相对、以允许风从层叠的两个以上导风板的透风孔处吹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为两个,包括相对地位于室内机内侧的内导风板(11)和相对位于室内机外侧的外导风板(12),所述内导风板(11)上设置有多个内透风孔(21),所述外导风板(12)上设置有多个外透风孔(22),多个所述内透风孔(21)和多个所述外透风孔(22)能够全部重叠、或部分重叠、或全部错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华吴肖斌薛琴王春王喜成梁志辉宁向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