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空调冷热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953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源热泵空调冷热源系统,包括布管结构、新风除湿结构和室内散热结构,布管结构与室内散热结构相连通,室内散热结构与新风除湿单元筒热交换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施工、便于检修、墙壁不会漏出水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源热泵空调冷热源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地源热泵空调冷热源系统。
技术介绍
地球,如同一个巨大的热水瓶,外凉内热,而且是越往里温度越高,人们把蕴藏于地球内部的热能称为地热能。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资源的可再生、无污染的优势,是任何化石燃料所不能替代的。现在地热空调较为常见,但是仍具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具体如下:(1)现在常将地能用于空调循环制冷或制热,通过管道从土壤中吸取热量或冷量,通过泵实现热量或冷量的循环。但是在进行布管时,通常将一根管道焊接好后,在焊接另外一根管道,这样的布管方式效率非常地下,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进行。(2)现在常将地能用于空调循环制冷或制热,通过管道从土壤中吸取热量或冷量,通过泵实现热量或冷量的循环。布管完成后,由于长期使用,深埋在地下的管道容易出现缝隙泄漏,如果要检修,则需要将所有管道重新挖处,然后再一一检修,工作量非常大。(3)在空调中,这种湿润的热风容易造成空调内部滋生各种细菌,从而恶化室内空气重量,容易引发居住者各种病状。虽然,现有的技术中,存在有空调去湿,但是均是用喷头喷淋空气,起到的除湿效果并不好。(4)常见的地热空调在室内安装散热结构是,通常在墙壁中安装许多毛细管,虽然,这种结构散热效果较好,但是当用户需要对室内进行改装时,或者简单钻孔时,一不小心就会将毛细管钻穿,导致漏水。并且由于毛细管的水量非常多,当某个焊接处脱落时,易容易导致漏水上述情况无论哪一种,都非常难以检测及维修,维修时,必须将该处墙壁凿开。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地源热泵空调冷热源系统,比较实用、完美和方便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便于检修、便于施工、便于检修、墙壁不会漏出水迹地源热泵空调冷热源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地源热泵空调冷热源系统,包括布管结构、新风除湿结构和室内散热结构,布管结构与室内散热结构相连通,室内散热结构与新风除湿单元筒热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的布管结构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布管单元,每个布管单元中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纵横管,上层的布管单元和下层的布管单元通过连接管相连通;布管单元和连接管处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连接座呈筒状且内径大小与连接管外径大小相同,连接座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的齿针,齿针包括大端的齿座和小端的针头,所有齿针的针头连线呈圆形且该圆形的直径小于连接座的内径,齿针的针头靠近布管单元而齿座远离布管单元;所述的连接管在靠近端头位置开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设置有易刺破的储料包,储料包中装有粘钢胶;所述的新风除湿结构包括浓溶液腔和稀溶液腔,浓溶液腔和稀溶液腔之间设置有离子膜,稀溶液腔通过管道与蒸发器相连,蒸发器通过管道与浓溶液腔相连;所述的稀溶液腔的底部安装有进气管组,进气管组包括主管、支管A和支管B,主管呈L型,主管水平部分的端头连接有多个支管A和支管B,支管A和支管B均竖直设置且均伸入稀溶液腔中,支管A的上端头位于稀溶液腔的液面上,支管B的上端位于稀溶液腔的液面下,所述的支管B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小孔;稀溶液腔的上部开有出气孔;所述的室内散热结构包括四侧墙壁,四侧墙壁中开有多个凹陷坑,墙壁中的凹陷坑位置处均设置有进水主管和出水主管,凹陷坑中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的散热机构包括有进水集头和出水集头,进水集头通过多个进水分管连接在集合板上,出水集头通过多个出水分管连接在集合板上,所述的集合板中设置有多个毛细管道;所述的集合板远离凹陷坑的一侧设置有均分集热层,均分集热层的外侧设置有墙体密封板;集合板靠近凹陷坑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的布管结构中还设置有监控与维护机构,监控与维护机构包括辅助C型管和深井,上下相邻的连接管之间设置有辅助C型管,辅助C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与上下相邻的连接管连接;所述的布管单元均埋在地层中,在布管单元的侧部开有深井,辅助C型管上相对于两个管口的另一端为底部,该底部漏处在深井中;所述的辅助C型管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水平管、中部竖直管、下部水平管,上部水平管和下部水平管中均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开有L型孔A,移动块的孔口的一端处可转动地连接有螺纹转动柱,螺纹转动柱中同样开有L型孔B,L型孔A与L型孔B相连通,L型孔B与中部竖直管相连通,螺纹转动柱的另一端伸出辅助C型管外且该端头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的布管单元上均安装有压力检测器,压力检测器与控制中心相连。所述的L型孔A远离L型孔B的孔口朝上;移动块与辅助C型管适配安装,当螺旋转动柱旋转时,移动块始终与螺旋转动柱连接在一起;深井的壁上安装有攀爬梯。所述的主管中设置有空气泵,所述的支管A中设置有开关阀;浓溶液腔和稀溶液腔中均装满易吸水分的溶液;离子膜只允许溶液浓度高的一侧向溶液浓度低的一侧流动。所述的集合板、均分集热层的周向边缘设置有环形管,该环形管与出水分管相连通;进水集头和出水集头均分为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固定部分固定在墙壁的凹陷坑内,活动的部分对应地与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固定连接,且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为插扣连接;墙壁的凹陷坑内散热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通过引水管道引至厕所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便于施工、便于检修、墙壁不会漏出水迹。附图说明图1为布管单元和监控与维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座的剖视图;图3为连接座的仰视图;图4为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辅助C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新风除湿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室内散热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布管单元,2—连接管,3—连接座,4—齿针,5—储料包,6—接水盘,7—浓溶液腔,8—稀溶液腔,9—离子膜,10—蒸发器,11—主管,12—支管A,13—支管B,14—进水集头,15—出水集头,16—进水分管,17—集合板,18—出水分管,19—均分集热层,20—墙体密封层,21—隔热层,22—辅助C型管,23—深井,24—移动块,25—螺栓转动柱,26—把手,27—空气泵,28—环形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7所示,地源热泵空调冷热源系统,包括布管结构、新风除湿结构和室内散热结构,布管结构与室内散热结构相连通,室内散热结构与新风除湿单元筒热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的布管结构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布管单元1,每个布管单元1中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纵横管,上层的布管单元1和下层的布管单元1通过连接管2相连通;布管单元1和连接管2处设置有连接座3;所述的连接座3呈筒状且内径大小与连接管2外径大小相同,连接座3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的齿针4,齿针4包括大端的齿座和小端的针头,所有齿针4的针头连线呈圆形且该圆形的直径小于连接座3的内径,齿针4的针头靠近布管单元1而齿座远离布管单元1;所述的连接管2在靠近端头位置开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设置有易刺破的储料包5,储料包5中装有粘钢胶;所述的新风除湿结构包括浓溶液腔7和稀溶液腔8,浓溶液腔7和稀溶液腔8之间设置有离子膜9,稀溶液腔8通过管道与蒸发器10相连,蒸发器10通过管道与浓溶液腔7相连;所述的稀溶液腔8的底部安装有进气管组,进气管组包括主管11、支管A12和支管B13,主管11呈L型,主管11水平部分的端头连接有多个支管A12和支管B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源热泵空调冷热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管结构、新风除湿结构和室内散热结构,布管结构与室内散热结构相连通,室内散热结构与新风除湿单元筒热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的布管结构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布管单元(1),每个布管单元(1)中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纵横管,上层的布管单元(1)和下层的布管单元(1)通过连接管(2)相连通;布管单元(1)和连接管(2)处设置有连接座(3);所述的连接座(3)呈筒状且内径大小与连接管(2)外径大小相同,连接座(3)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的齿针(4),齿针(4)包括大端的齿座和小端的针头,所有齿针(4)的针头连线呈圆形且该圆形的直径小于连接座(3)的内径,齿针(4)的针头靠近布管单元(1)而齿座远离布管单元(1);所述的连接管(2)在靠近端头位置开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设置有易刺破的储料包(5),储料包(5)中装有粘钢胶;所述的新风除湿结构包括浓溶液腔(7)和稀溶液腔(8),浓溶液腔(7)和稀溶液腔(8)之间设置有离子膜(9),稀溶液腔(8)通过管道与蒸发器(10)相连,蒸发器(10)通过管道与浓溶液腔(7)相连;所述的稀溶液腔(8)的底部安装有进气管组,进气管组包括主管(11)、支管A(12)和支管B(13),主管(11)呈L型,主管(11)水平部分的端头连接有多个支管A(12)和支管B(13),支管A(12)和支管B(13)均竖直设置且均伸入稀溶液腔(8)中,支管A(12)的上端头位于稀溶液腔(8)的液面上,支管B(13)的上端位于稀溶液腔(8)的液面下,所述的支管B(13)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小孔;稀溶液腔(8)的上部开有出气孔;所述的室内散热结构包括四侧墙壁,四侧墙壁中开有多个凹陷坑,墙壁中的凹陷坑位置处均设置有进水主管和出水主管,凹陷坑中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的散热机构包括有进水集头(14)和出水集头(15),进水集头(14)通过多个进水分管(16)连接在集合板(17)上,出水集头(15)通过多个出水分管(18)连接在集合板(17)上,所述的集合板(17)中设置有多个毛细管道;所述的集合板(17)远离凹陷坑的一侧设置有均分集热层(19),均分集热层(19)的外侧设置有墙体密封板(20);集合板(17)靠近凹陷坑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21)。...

【技术特征摘要】
1.地源热泵空调冷热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管结构、新风除湿结构和室内散热结构,布管结构与室内散热结构相连通,室内散热结构与新风除湿单元筒热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的布管结构包括多个上下设置的布管单元(1),每个布管单元(1)中设置有多个相连通的纵横管,上层的布管单元(1)和下层的布管单元(1)通过连接管(2)相连通;布管单元(1)和连接管(2)处设置有连接座(3);所述的连接座(3)呈筒状且内径大小与连接管(2)外径大小相同,连接座(3)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可伸缩的齿针(4),齿针(4)包括大端的齿座和小端的针头,所有齿针(4)的针头连线呈圆形且该圆形的直径小于连接座(3)的内径,齿针(4)的针头靠近布管单元(1)而齿座远离布管单元(1);所述的连接管(2)在靠近端头位置开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中设置有易刺破的储料包(5),储料包(5)中装有粘钢胶;所述的新风除湿结构包括浓溶液腔(7)和稀溶液腔(8),浓溶液腔(7)和稀溶液腔(8)之间设置有离子膜(9),稀溶液腔(8)通过管道与蒸发器(10)相连,蒸发器(10)通过管道与浓溶液腔(7)相连;所述的稀溶液腔(8)的底部安装有进气管组,进气管组包括主管(11)、支管A(12)和支管B(13),主管(11)呈L型,主管(11)水平部分的端头连接有多个支管A(12)和支管B(13),支管A(12)和支管B(13)均竖直设置且均伸入稀溶液腔(8)中,支管A(12)的上端头位于稀溶液腔(8)的液面上,支管B(13)的上端位于稀溶液腔(8)的液面下,所述的支管B(13)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小孔;稀溶液腔(8)的上部开有出气孔;所述的室内散热结构包括四侧墙壁,四侧墙壁中开有多个凹陷坑,墙壁中的凹陷坑位置处均设置有进水主管和出水主管,凹陷坑中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的散热机构包括有进水集头(14)和出水集头(15),进水集头(14)通过多个进水分管(16)连接在集合板(17)上,出水集头(15)通过多个出水分管(18)连接在集合板(17)上,所述的集合板(17)中设置有多个毛细管道;所述的集合板(17)远离凹陷坑的一侧设置有均分集热层(19),均分集热层(19)的外侧设置有墙体密封板(20);集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吉高波陈红林徐龙于佳佳张红乔振勇巫朝敏黄渝兰李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