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套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20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套电机,属于机电领域。包括机壳、前端盖、后端盖、转轴、轴承、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风叶、钻套、风罩、散热鳍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莫氏锥钻套,使用时可换钻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采用通过风叶与散热鳍片联合散热,正常运行过程中,以风叶散热为主,在电机堵转时,主要靠散热鳍片散热,保证电机内部热量也能快速散发,多处采用螺栓和键连接方式螺,使得电机便于拆装,减少组装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增加防水圈,避免水进入电机而造成电机损坏,同时电机还具有结构简单、牢固、散热效果理想、经济实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套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套电机,属于机电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的电机结构复杂,安装较为麻烦,装配效率较低,导致人工成本高,缺少市场竞争力,同时,端盖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震动容易松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防水效果不理想,雨水容易从电机端盖流入到电机内部造成转子组件或者定子组件损坏,严重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而且更换成本更高。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机为了增加其整体的散热效果大多会是在电机轴上设置风叶,此种结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日常的散热需要,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散热不良的现象,从而直接导致整个电机过热损坏的现象,而且,一旦电机出现堵转现象,风叶则会失去散热功能,造成电机内部热量无法散出,损坏电机。目前在车床钻孔的过程中,通常是主轴旋转,钻套和钻子不转,这样只能钻中心孔,而复杂一些的孔则必须使用钻床,不方便,并且钻孔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堵转的情况,对电机造成损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车床用的钻孔电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机,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采用风叶和散热鳍片联合散热,散热效果好,克服了电机在堵转过程中,电机内部热量难以散发的问题,采用莫氏锥钻套,使钻头安装更加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套电机,包括机壳、前端盖、后端盖、转轴、轴承、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风叶、钻套、风罩、散热鳍片;所述的机壳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前端盖,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后端盖,后端盖上开设有通风孔,转轴通过轴承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匹配连接,机壳内壁固定安装有定子组件,转轴上安装有转子组件,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风叶,另一端通过键连接设置有钻套,后端盖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护风叶的风罩,所述的机壳上设置有散热鳍片。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钻套采用莫氏锥度。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前端盖与机壳之间、机壳与后端盖之间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圈。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鳍片为倒V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莫氏锥钻套,使用时可换钻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采用通过风叶与散热鳍片联合散热,正常运行过程中,以风叶散热为主,在电机堵转时,主要靠散热鳍片散热,保证电机内部热量也能快速散发,多处采用螺栓和键连接方式螺,使得电机便于拆装,减少组装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增加防水圈,避免水进入电机而造成电机损坏,同时电机还具有结构简单、牢固、散热效果理想、经济实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鳍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前端盖、3-后端盖、4-转轴、5-轴承、6-定子组件、7-转子组件、8-风叶、9-钻套、10-风罩、11-散热鳍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钻套电机,包括机壳1、前端盖2、后端盖3、转轴4、轴承5、定子组件6、转子组件7、风叶8、钻套9、风罩10、散热鳍片11;所述的机壳1前端设置有前端盖2,后端设置有后端盖3,后端盖3上开设有通风孔,转轴4通过轴承5与前端盖2和后端盖3匹配连接,机壳1内壁固定安装有定子组件6,转轴4上安装有转子组件7,转轴4的一端通过键连接设置有钻套9,键连接安装方式可保证钻套9拆装方便,而且钻套9采用莫氏锥度,可以便于钻头的安转与拆卸,由于锥度很小,利用摩擦力的原理,可以传递一定的扭矩,又因为是锥度配合,所以可以方便的拆卸。在同一锥度的一定范围内,钻头可以自由的拆装,同时在工作时又不会影响到使用效果。转轴4的另一端设置有风叶8,后端盖3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护风叶8的风罩10,风罩10可减少粉尘包裹在风叶8上,同时也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避免风叶8旋转过程中伤及工作人员。所述的机壳1上设置有散热鳍片11,散热鳍片1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通过风叶8和散热鳍片11联合散热,散热快且效果好,正常运转过程中,主要靠风叶8旋转加速空气对流,实现散热,如果出现电机堵转,则风叶8会随之停转,此时则由散热鳍片11导热散热,可保证电机堵转时,电机内部的热量也能够快速的散发出去,有效避免电机因温度过高而受损,而且,由于两者配合使用散热效果好,因此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此外,所述的散热鳍片11为倒V型结构,可有效增加散热面积,增强散热鳍片11的散热效果。本技术多处采用键连接和螺栓连接,整体可实现拆卸,而且组装方便,使得电机组装时间大大减少,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优选地,所述的前端盖2与机壳1之间、机壳1与后端盖3之间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圈,避免水从连接缝隙处进入电机内,损坏电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电机组装时,通过螺栓将前端盖2与机壳1、机壳1与后端盖3固定连接,并安装好风叶8和钻套9。电机正常转动时,通过风叶8旋转加快空气对流,实现散热,同时散热鳍片11也进行导热散热,电机堵转时,风叶8会随之转动,此时则由散热鳍片11进行散热。本技术采用莫氏锥钻套,使用时可换钻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采用通过风叶与散热鳍片联合散热,正常运行过程中,以风叶散热为主,在电机堵转时,主要靠散热鳍片散热,保证电机内部热量也能快速散发,多处采用螺栓和键连接方式螺,使得电机便于拆装,减少组装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增加防水圈,避免水进入电机而造成电机损坏,同时电机还具有结构简单、牢固、散热效果理想、经济实用的特点。最后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改变,都应归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套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前端盖、后端盖、转轴、轴承、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风叶、钻套、风罩、散热鳍片;所述的机壳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前端盖,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后端盖,后端盖上开设有通风孔,转轴通过轴承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匹配连接,机壳内壁固定安装有定子组件,转轴上安装有转子组件,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风叶,另一端通过键连接设置有钻套,后端盖外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护风叶的风罩,所述的机壳上设置有散热鳍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套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前端盖、后端盖、转轴、轴承、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风叶、钻套、风罩、散热鳍片;所述的机壳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前端盖,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后端盖,后端盖上开设有通风孔,转轴通过轴承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匹配连接,机壳内壁固定安装有定子组件,转轴上安装有转子组件,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风叶,另一端通过键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楠钱俊兵彭用新阚立峰孙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