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7794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包括待测电芯,其包括裸电芯和壳体,壳体至少包括金属层和绝缘层,绝缘层位于金属层和裸电芯之间;壳体至少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覆盖裸电芯的不同区域,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相互绝缘;测试系统,其包括测试仪、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测试仪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线与待测电芯的正极耳或者负极耳电连接,测试仪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形成测试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难以在保留聚丙烯层破损点的原始状态的同时快速检测破损位置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软包电池的电芯壳体主要采用铝塑膜,铝塑膜从内到外主要分为聚丙烯(PP)层、铝层和尼龙层,层与层之间为粘合层。铝塑膜通过聚丙烯层实现与裸电芯之间的绝缘。然而在软包电芯制造过程中,由于热封工艺异常、异物引入或铝塑膜自身来料不良,可能导致聚丙烯层破损,使电解液与铝层直接接触,引起腐蚀,最终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申请号为20131030892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判定软包锂离子电池铝塑膜绝缘不良的方法,其步骤为:(1)将直流电源两极分别与封边铝塑膜铝层和极耳连接;(2)启动电源400~700V,观察电芯冒烟、漏液或击穿位置,以便确定绝缘不良区域。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使用高电压将电芯绝缘不良位置击穿破坏,甚至引起着火燃烧,无法根据聚丙烯层破损点的原始状态进一步判断绝缘不良的具体原因。不利于技术人员对导致软包电芯绝缘不良的具体原因进行识别及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包括:待测电芯,其包括裸电芯和壳体,壳体至少包括金属层和绝缘层,绝缘层位于金属层和裸电芯之间;壳体至少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覆盖裸电芯的不同区域,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相互绝缘;测试系统,其包括测试仪、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测试仪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线与待测电芯的正极耳或者负极耳电连接,测试仪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形成测试电路。本技术可以检测裸电芯与电芯壳体之间是否绝缘良好,并确定绝缘不良的区域。裸电芯包括正极板、负极板、隔膜和电解液;裸电芯与电芯壳体之间绝缘不良,具体是指由于绝缘层破损,导致裸电芯与金属层处于电接触状态。对于裸电芯与电芯壳体之间绝缘不良的电芯,本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极耳与金属层之间的电阻或者电压,判断绝缘不良的区域,便于查找绝缘层的破损位置;根据绝缘层破损的原始状态可以对绝缘不良的原因进行判断并针对该原因进行改善。利用陶瓷剪刀将电芯壳体裁剪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裁剪之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形成断面,在该断面上金属层和绝缘层暴露于空气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空隙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完全隔开,从而实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绝缘;该断面上的金属层不与电解液接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断面上暴露的金属层可以与第二导线电连接,实现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的电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覆盖裸电芯的不同区域,意味着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覆盖区域没有重叠。测试仪一端通过第一导线与电芯极耳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以形成闭合的测试回路。具体的,如果绝缘层破损,裸电芯中的带电粒子可以通过电解液与金属层电接触;测试仪通过第一导线与电芯极耳电连接,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值得说明的是,即使绝缘层未破损,由于绝缘层可以视为电阻,上述闭合回路依然可以形成。测试过程中,测试极耳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之间的电压值或者电阻值,该电压值或者电阻值与预先设定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上的绝缘层是否破损,从而确定绝缘不良的区域。其中,参考值的具体数值可以通过多次试验得到。对于同一个电芯,参考值大于绝缘层破损时金属层与极耳之间的电阻值,并小于绝缘层完好时金属层与极耳之间的电阻值;或者参考值小于绝缘层破损时金属层与极耳之间的电压值,并大于绝缘层完好时金属层与极耳之间的电压值。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层为铝层,绝缘层为聚丙烯层。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待测电芯为软包电芯,壳体从外向内包括尼龙层、金属层和绝缘层。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层裸露区,第二导线通过金属层裸露区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侧是指壳体上设置尼龙层的一侧;所述金属层裸露区是将壳体最外侧的尼龙层剥离并使金属层裸露于空气之中而形成。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测试仪为绝缘测试仪、电压表或者万用表中的任意一种。测试仪选用绝缘测试仪时,测试仪检测极耳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之间的电阻值;测试仪选用电压表或者万用表时,测试仪检测极耳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之间的电压值。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壳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分别覆盖裸电芯的不同区域,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相互绝缘。电芯的壳体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组成,取裸电芯与电芯壳体之间绝缘不良的电芯,利用测试仪测试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绝缘层是否破损,如果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绝缘层都是完好的,则第三壳体的绝缘层破损。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测试仪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利用陶瓷剪刀将电芯壳体裁剪成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裁剪之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上分别形成断面,在该断面上金属层和绝缘层暴露于空气之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完全隔开,从而实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的绝缘;该断面上的金属层不与电解液接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断面上暴露的金属层可以与第二导线接触,实现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金属层的电连接。测试仪通过第一导线与电芯极耳电连接,并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以形成闭合的测试回路。测试过程中,测试极耳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金属层之间的电压值或者电阻值,该电压值或者电阻值与预先设定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上的绝缘层是否破损,从而确定绝缘不良的区域。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远离测试仪的一端设置有夹持件,第一导线通过夹持件与待测电芯的正极耳或者负极耳电连接。所述夹持件可以为导电夹子。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线远离测试仪的一端设置有探针,第二导线通过探针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测试仪为绝缘测试仪,绝缘测试仪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线与待测电芯的正极耳或者负极耳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形成闭合的测试回路,用以检测电芯的极耳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金属层之间的电阻值。该电阻值与预设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果该电阻值小于预设的参考值,则相应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绝缘层破损;如果该电阻值大于预设的参考值,则相应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绝缘层完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测试仪为电压表或者万用表,测试仪一端通过第一导线与待测电芯的正极耳或者负极耳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形成闭合的测试回路,用以检测电芯的极耳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金属层之间的电压值。该电压值与预设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果该电压值小于预设的参考值,则相应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或者第三壳体的绝缘层完好;如果该电压值大于预设的参考值,则相应的第一壳体、第二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电芯,其包括裸电芯和壳体,壳体至少包括金属层和绝缘层,绝缘层位于金属层和裸电芯之间;壳体至少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覆盖裸电芯的不同区域,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相互绝缘;测试系统,其包括测试仪、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测试仪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线与待测电芯的正极耳或者负极耳电连接,测试仪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形成测试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电芯,其包括裸电芯和壳体,壳体至少包括金属层和绝缘层,绝缘层位于金属层和裸电芯之间;壳体至少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覆盖裸电芯的不同区域,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相互绝缘;测试系统,其包括测试仪、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测试仪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线与待测电芯的正极耳或者负极耳电连接,测试仪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金属层电连接,形成测试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铝层,所述绝缘层为聚丙烯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芯为软包电芯,所述壳体从外向内包括尼龙层、金属层和绝缘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壳体的绝缘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层裸露区,第二导线通过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宇任如意余强国孙笠孔祥峰何焱王常吕统
申请(专利权)人: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