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715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0:5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形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异形导光板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出光面,相对两侧面为侧入光面,且其下表面上形成有光入射结构,光入射结构突出下表面设置,光入射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背入光面,每个背入光面对应一个灯条。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能够使大尺寸小厚度导光板中部的亮度下降得到补偿,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是涉及一种异形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基于导光板的侧入式背光源采用上下双侧进光设计,详见图1,分别位于导光板1两个相对侧面的两个灯条3发光,光线2经过位于导光板侧面的侧入光面耦合进入导光板内部,并经过导光板1的反射、折射等传播方式后,从导光板1的出光面均匀导出。这种方法在导光板小尺寸时出光效果尚好,但随着导光板(面板)尺寸上升,效果急剧恶化。尺寸增大到70寸以上时,易发生中部变暗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增加导光板厚度,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模组重量剧增,生产成本增高;现有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抛弃侧入式结构而采用直下式背光源,但是这种方法会使得模组厚度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形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补偿大尺寸侧入式背光源中导光板中部的亮度下降,从而提高显示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异形导光板,该异形导光板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出光面,相对两侧面为侧入光面,且其下表面上形成有光入射结构,光入射结构突出下表面设置,光入射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背入光面,每个背入光面对应一个灯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侧入光源、背入光源以及任一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异形导光板,侧入光源对应侧入光面设置,背入光源对应光入射结构的背入光面设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又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异形导光板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出光面,相对两侧面为侧入光面,且其下表面上形成有光入射结构,光入射结构突出下表面设置,光入射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背入光面,每个背入光面对应一个灯条,如此,可在异形导光板的下表面引入灯条,灯条发射的光经过下表面的光入射结构耦合进入异形导光板内部后,可以补偿大尺寸小厚度导光板中部的亮度下降,从而提高显示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侧入式背光源中导光板的光路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异形导光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异形导光板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异形导光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异形导光板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图4中异形导光板中光入射结构的光路分析图;图7是本申请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简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异形导光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异形导光板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异形导光板10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出光面11,相对两侧面为侧入光面12,且其下表面13上形成有光入射结构14,光入射结构14突出下表面13设置,光入射结构14具有至少一个背入光面141,每个背入光面141对应一个灯条。为满足人们对大尺寸侧入式背光源的需求,将侧入式背光源中的导光板尺寸增大,易发生中部变暗的问题,从而导致显示画面的显示质量下降,甚至不能正常显示。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异形导光板在其出光面的相对一侧上设置有光入射结构,入射光经过光入射结构折射后耦合到异形导光板内部,能够使大尺寸小厚度导光板中部的亮度下降得到补偿,从而提高显示质量。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异形导光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异形导光板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异形导光板20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出光面21,相对两侧面为侧入光面22,且其下表面23上形成有光入射结构24。光入射结构24突出下表面23设置,光入射结构24具有至少一个背入光面2411,每个背入光面2411对应一个灯条,且光入射结构24设置于两个侧入光面22之间,平行于侧入光面22,与两个侧入光面22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光入射结构24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入射结构24将异形导光板20的下表面23对应地分成二等份或比二等份更多的等份,以满足对导光板更大尺寸的需求,并确保导光板出光面亮度的均匀性。在本实施例中,上表面21在对应光入射结构24的位置设置有减光片25。减光片25会对其覆盖区域的透射光线进行一定比例的衰减,以防止异形导光板20的出光面21因局部过亮而产生亮斑。优选地,减光片25在所述上表面21上的覆盖面积不小于光入射结构24在下表面23上的投影面积。本实施例中,优选减光片25采用中性灰减光片,中性灰减光片不会改变光线色温。可选地,光入射结构24的长度与侧入光面22的长度相等。可选地,光入射结构24包括凸起部241以及聚光部242,凸起部241由异形导光板20的下表面23延伸形成,其中,凸起部241延伸出的端部平面为背入光面2411,聚光部242设置于凸起部241的背入光面2411上,聚光部242的中间厚度大于其边缘厚度,聚光部242为凸面聚光结构。聚光部242的中间部位凸起,周边部位逐渐向凸起部241靠拢,直至其表面与凸起部241的表面重叠。进一步地,聚光部242设置有多个,相互之间贴靠设置,排布于凸起部241上。可选地,凸起部241设置有两个,相互贴靠设置,且由所述下表面23延伸出的距离越长,相互之间的间隔越大。其中,本实施例优选两个凸起部241呈镜面对称设置,每个凸起部241的背入光面2411对应一个灯条。具体地,灯条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导光板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出光面,相对两侧面为侧入光面,且其下表面上形成有光入射结构,所述光入射结构突出所述下表面设置,所述光入射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背入光面,每个所述背入光面对应一个灯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导光板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出光面,相对两侧面为侧入光面,且其下表面上形成有光入射结构,所述光入射结构突出所述下表面设置,所述光入射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背入光面,每个所述背入光面对应一个灯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入射结构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入光面之间,平行于所述侧入光面,且与两个所述侧入光面之间的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在对应所述光入射结构的位置设置有减光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光片在所述上表面上的覆盖面积不小于所述光入射结构在所述下表面上的投影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入射结构包括凸起部以及聚光部,所述凸起部由所述异形导光板的所述下表面延伸形成,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昌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