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新国专利>正文

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65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包括工作台、下盒支架、气缸、第一分盒器、第二分盒器以及联动组件,所述工作台设有下盒口,所述下盒支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并位于所述下盒口的一侧,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分盒器和所述第二分盒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效下盒装置通过一个气缸带动第一分盒器和第二分盒器同步运动将包装盒分离,避免了两个气缸驱动时动作不同步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分盒的精度和效率。此外,本装置不需要额外设置包装盒定位机构,通过第二分盒器即可实现包装盒的定位,简化了设备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食品包装机械中所使用的包装盒下盒装置,一般通过两个气缸分别带动一分盒杆进行同步往复运动来实现包装盒的分离。由于气缸并不是一种精密驱动部件,气缸在运行时受力的情况很复杂,除了受气缸内外气体的压力差和装在其中的各零部件的重量等静载荷外,还要承受高压气体对静止部分的反作用力,以及各种连接管道冷热状态下对气缸的作用力,在这些力的相互作用下,气缸易发生塑性变形,从而造成气体泄漏。一旦两个气缸出现不同程度的气体泄漏,就会导致两分盒杆的动作不同步,进而无法完成包装盒分离工作,甚至会损坏包装盒,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如果两个气缸连接同一气源,还会存在气体压力分配不均匀的情况,这也会导致两个气缸的动作无法同步。但出于设备结构和生产成本方面的考虑,使用气缸驱动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如何在使用气缸的基础上改进下盒装置的结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现有下盒装置需要在设备的出口处设置专门的包装盒定位机构,以保证在下盒过程中包装盒不会发生跑偏或错位,因此结构也相对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下盒装置结构复杂以及采用双气缸驱动所存在的下盒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包括工作台、下盒支架、气缸、第一分盒器、第二分盒器以及联动组件,所述工作台设有下盒口,所述下盒支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并位于所述下盒口的一侧,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分盒器和所述第二分盒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传动杆以及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分盒器和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分盒器连接,所述第一分盒器与所述第二分盒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分别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杆外壁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传动杆外壁位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盒器为具有一尖部以及一楔面的板状或块状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分盒器为具有一尖部的柱状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盒器与所述第二分盒器沿同一垂直面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分盒器和所述第二分盒器的尖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具有距离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盒口四周设有多个下盒挡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盒挡板通过调节块以及螺栓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调节块上设有调节槽,所述螺栓通过所述调节槽与所述工作台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上与每一个下盒挡板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多个定位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高效下盒装置通过一个气缸带动第一分盒器和第二分盒器同步运动将包装盒分离,避免了两个气缸驱动时动作不同步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分盒的精度和效率。此外,本装置不需要额外设置包装盒定位机构,通过第二分盒器即可实现包装盒的定位,简化了设备的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工作台;11-下盒口;12-下盒挡板;13-调节块;131-调节槽;14-螺栓;15-定位槽;2-下盒支架;3-气缸;31-活塞杆;4-第一分盒器;41-第一尖部;42-楔面;5-第二分盒器;51-第二尖部;6-联动组件;61-第一连接杆;62-第二连接杆;63-第一传动杆;64-第二传动杆;65-第一滑块;66-第二滑块;67-第一复位弹簧;68-第二复位弹簧;7-支撑板;8-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包括工作台1、下盒支架2、气缸3、第一分盒器4、第二分盒器5以及联动组件6。工作台1设有下盒口11,下盒支架2通过支撑板7设置在工作台1上方并位于下盒口11的一侧。若干包装盒沿下盒支架2依次堆叠摆放,并从下盒口11中穿过;为了便于说明,图中只示出了其中几个包装盒的位置。下盒支架2的结构和设置方式并不仅限于图中所示,下盒支架2既可以是直线结构,也可以是弧形结构;既可以垂直设置在工作台1上,也可以倾斜地设置在工作台1上。气缸3通过连接块8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下方,并通过联动组件6与第一分盒器4和第二分盒器5连接。结合图2所示,联动组件6包括第一连接杆61、第二连接杆62、第一传动杆63以及第二传动杆64。第一连接杆61两侧分别与第一分盒器4和气缸3的活塞杆31连接,第二连接杆62与第二分盒器5连接,并且第一分盒器4与第二分盒器5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杆61和第二连接杆62的一端通过第一传动杆63连接,第一连接杆61和第二连接杆6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杆64连接,第一连接杆61、第二连接杆62、第一传动杆63以及第二传动杆64构成一矩形框架结构。第一传动杆61通过第一滑块65活动设置在工作台1下方,第二传动杆62通过第二滑块66活动设置在工作台1下方。第一传动杆61的外壁位于第一滑块65两侧的位置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67,第二传动杆62的外壁位于第二滑块66两侧的位置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68。气缸3动作时,带动第一分盒器4和第二分盒器5同步运动,避免了两个气缸驱动时动作不同步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分盒的精度和效率。结合图3所示,第一分盒器4为具有第一尖部41以及楔面42的板状或块状结构,例如可以是三角形结构。第二分盒器5为具有第二尖部51的柱状结构,例如可以是端部为圆锥形的圆杆。第一分盒器4与第二分盒器5沿同一垂直面设置,并且第一尖部41和第二尖部51在水平方向具有间距差L,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高度差H,且第一尖部41高于第二尖部51设置;间距差L和高度差H的实际大小根据包装盒的尺寸而定。初始状态下,包装盒堆叠在第二分盒器5上,盒体与盒盖的连接处刚好落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包括工作台、下盒支架、气缸、第一分盒器、第二分盒器以及联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设有下盒口,所述下盒支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并位于所述下盒口的一侧,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分盒器和所述第二分盒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包括工作台、下盒支架、气缸、第一分盒器、第二分盒器以及联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设有下盒口,所述下盒支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并位于所述下盒口的一侧,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分盒器和所述第二分盒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传动杆以及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分盒器和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分盒器连接,所述第一分盒器与所述第二分盒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分别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机的高效下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外壁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套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蔡新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